APP下载

推拿配合牵引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5例疗效观察

2013-12-29周勇汤玉梅曾科学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4期

摘 要:目的:探讨推拿联合牵引、中频电理疗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推拿组和推拿理疗组(推拿联合牵引、中频电治疗),每组各75例,进行疗效评价和症状体征评分比较。结果:2组经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前增高(P<0.05),治疗后推拿理疗组评分明显高于推拿组(P<0.01),有效率高于推拿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牵引、中频电理疗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牵引;中频电理疗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44-02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出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1]。笔者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间对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推拿联合牵引、中频电治疗进行治疗,同时与单纯推拿治疗进行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0例均为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康复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推拿组和推拿理疗组各7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3 治疗方法 推拿理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牵引机中频电治疗。首先进行牵引:采用坐位颌枕牵引,牵引重量6kg~12kg,枕小关节紊乱以及神经根压迫明显者,牵引角度前屈位15°~25°;椎间隙狭窄明显者,采用中立位及头正位;颈椎生理弯曲消失者,后伸位及头后伸15°,每次牵引时间为20min。牵引治疗后休息5min之后进行推拿手法,治疗原则是理筋整复,疏筋活血;采用按、揉、拿、拔伸、拔伸旋转、拿搓、擦等手法。先于颈项及肩部调节颈椎前曲后伸,左右旋转等活动,选取头部百会、印堂、风池、风府等太阳经穴位用拇指按揉各穴5~10次,作颈项部拔伸并对症选用座位颈椎定点旋转扳法或卧位仰头摇正法。用五指抓头顶,扫散法扫散颞部各3~5遍。采用北京A-2000B高级电脑中频电疗机,采用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用3~150Hz的正弦波作为调制电流,200-5000Hz中频正弦波为载波,选用8cm×4cm电极板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20~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 ±s )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考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3],进行症状和体征评分,其中症状10分,体征5分。分数越低表示病情越重。疗效判定:痊愈:临床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能参加各种劳动和运动。显效:临床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能参加正常工作,剧烈运动偶有症状反复。有效:临床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能勉强从事原工作或轻工作。无效: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改善。

2.2 治疗结果

2.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推拿理疗组总有效率高于推拿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推拿理疗组疗效优于推拿组。见表2。

2.3 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是由于各种急慢性外伤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等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使脊柱稳定性下降,促使颈椎发生代偿性增生,增生物直接或间接压迫血管而导致。颈椎退行性改变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也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长期颈部劳累、颈部损伤以及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是引起发病的外在因素。

本研究结果提示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前增高(P<0.05),表明2组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较好效果,组间对比,推拿联合理疗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方面疗效更好,原因可能在于推拿手法可增大颈椎椎间隙和椎间孔,松解粘连,调节及恢复颈部的动力平衡,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使椎动脉所受的压迫得以缓和,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也得以伸展,改善脑部供血,缓解颈部不适。颈椎牵引能纠正颈椎失稳、颈椎骨关节移位、颈椎间隙及椎间孔狭窄,解除颈部肌肉紧张或痉挛,平衡颈部肌应力,康复颈部神经血管。中频电刺激局部感受器[4],通过神经、体液等途径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神经根周围的炎症、肿胀吸收,同时兴奋粗纤维阻断冲动,能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肌或血管痉挛,电热同步治疗使皮肤温度升高,小动脉血管扩张,使组织张力下降,从而恢复颈椎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平衡。

综上所述,推拿手法能调整椎间关节紊乱,扩大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中配合牵引、中频电理疗法使效果更加巩固和完善,效果满意。参考文献:

[1]尔钰晨,刘显,韩小雨.电针、中频理疗联合治疗颈椎病12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1(19):199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3]徐静,屈万玲,甘元雄.Maitland手法联合推拿、牵引、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9(23):2915~2916.

[4]付泉英.局部理疗加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5(下):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