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冠心1号方治疗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绞痛27例
2013-12-29杨秀仙
关键词:冠心1号方;心血瘀阻;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36-0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因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冠状动脉循环的一种心脏病。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冠心1号方治疗阳心虚衰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7例病例全部来源于2006年~2012年门诊病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67岁;男18例,女9例;稳定型心绞痛25例,难治性心绞痛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例;规律服用阿斯匹林、他汀类药23例,4例未进行药物干预治疗。
1.2 临床表现 27例病例中全部均有反复突发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持续数秒~10余min,休息及用硝酸脂制剂后可缓解的典型发作特点,其中:14例心电图检查有ST-T的改变,6例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有发作时的ST段水平型下移>0.5mv。另外7例只有典型的发作特点,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没有发现异常。
1.3 诊断标准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内科学》第6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根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或24h动态心电图连续监测呈阳性,或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冠心1号方治疗,处方: 黄芪20 g,党参20 g,白术15 g,桂枝15 g,炙甘草10 g,香附15 g,红花15 g,川芎15 g,丹参20 g,赤芍15 g,元胡15 g。 加减:胸闷明显者加瓜蒌壳;兼有阴虚者加麦冬 五味子;苔腻者加半夏 白芥子燥湿化痰。每日1剂,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心电图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间歇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主要症状及心电图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27例病例中,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9%
4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为多。本病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有3种主要学说,即:脂质浸润、血栓形成,血管壁损伤。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的胸痹、心痛范畴。从发病机制来看,本病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由于久病,加之人到中老年以后,正气渐衰。因此,本病的病机是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是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其中以心气虚、心阳虚最常见。标实是气滞、血瘀、痰浊、寒凝。是由于心之气阳虚衰,不能推动、温煦血液,使血行滞缓,胸阳不展而导致了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的产生。方中黄芪益气固本,能增强免疫力,是一种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党参、炙甘草补益心气,能增加心脏的血流量,并且助黄芪而无刚燥之弊。桂枝温通心阳。香附调畅气机。丹参、红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能促进冠脉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脏功能。且丹参能抗氧化并有Ca2+拮抗作用。元胡化瘀止痛,缓解和防止心绞痛症状。全方补益心气,振奋心阳,化瘀通络止痛,因而对心阳虚衰型冠心病心绞痛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