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3-12-29李仁秋
摘 要:目的:探讨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施保利通。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免疫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1)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79/82),86.5%(64/74),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血清免疫球蛋白IgA(0.96,1.39)、IgG(9.1,11.3)、IgM(1.02,1.15)水平方面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施保利通;利巴韦林;免疫功能;疗效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21-02
反复呼吸道感染(repeated respiratory infection)为小儿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此病多发于年龄在2~5岁的儿童,发病率在20%左右[1]。遗传因素、免疫力低下、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不正规的喂养方式、居住环境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如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系统治疗,会导致此病常年发作,且病程较长,临床症状较重,严重者甚至会诱发哮喘、心肌炎以及肾炎等疾病,严重影响到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进程及身心健康。因此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且不良影响较严重,其治疗方法引起了临床上的广泛关注[2]。
利巴韦林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3],但是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应用较少。施保利通是由天然药物侧柏叶、紫锥菊根、赝靛根的提取物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病毒作用,同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本组研究旨在应用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4]。其中,男83例,女73例。年龄3~12岁,平均(7.2±0.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等症状。肺部检查纹理增粗可闻及干湿啰音。其中哮喘25例,肺炎43例,支气管扩张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例和对照组74例。排除标准:入组治疗前3个月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等药物,造血系统疾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平喘、止咳、化痰、退热、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对症支持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生产厂家:武汉神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1203)15 mg/(kg·d),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施保利通(生产厂家:德国夏菩天然药物制药公司生产;批号:20091221),<3 岁每次300 mg,3~5岁每次450 mg,>5 岁每次600 mg,每天3 次。2组均以4 周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临床症状、病原学和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和实验室检查均显著改善,治疗后病情明显减轻,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临床症状、体征、病原学和实验室检查均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2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用药72 h临床症状、病原学和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选用其它治疗方案。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2)症状消失时间: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咳痰、白细胞升高;(3)免疫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轶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2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组别n痊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7435(47.3)17(23.0)12(16.2)10(13.5)86.5观察组8255(67.1)18(22.0)6(7.3)3(3.6) 96.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在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咳痰、白细胞升高消失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
组别n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咳痰白细胞升高对照组743.6±0.55.5±0.95.2±0.65.0±0.85.7±0.9观察组822.5±0.3*3.9±0.7*4.6±0.7*3.7±0.6*4.6±0.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表3 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 ±s )
组别nIgA(g/L)IgG(g/L)IgM(g/L)对照组740.96±0.59.1±0.91.02±0.6观察组82 1.39±0.3* 11.3±0.7* 1.15±0.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小儿的鼻腔呼吸道黏膜发育不完善,膜壁分泌物不足,毛细血管分布较为丰富,黏膜纤毛运动差,与成人相比清除呼吸道微生物的作用较差。较成人而言更易出现分泌物易堵塞,呼吸道感染[5]。5岁内儿童最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机率降低[6]。剖腹产、早产、非母乳喂养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均为诱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7~8],早产儿肺部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同时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低下[9],及微量元素缺乏关系密切有关[10~11]。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肺功能改变等症状,同时还伴有面色蜡黄、食欲不振、盗汗及体重不增等[12]。利巴韦林是核苷类抗病毒药,主要适用于各种病毒感染的呼吸道类疾病。其可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复制,减少毒素的释放,可以有效降低体温,缓解不良呼吸道症状。在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疗效确切,退热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少[13~15]。
呼吸道反复感染与患儿的免疫能力低下有关,研究表明[16]此类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低下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增加,表明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IgG,IgA、IgM 均明显减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17~18]。本组研究的患儿在治疗前,IgG,IgA、IgM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水平。施保利通是由天然药物侧柏叶、紫锥菊根、赝靛根的提取物组成,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枝梢及叶提取后入药[19],具有凉血止血、镇咳、平喘、祛痰、镇静作用,同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卡地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20]。紫锥菊根为狭叶紫锥菊的提取物,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激活和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效[21]。赝靛根是酸性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具有激活和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功效。三药联合组成施保利通,可以辅助T淋巴细胞,向B淋巴细胞传送已被巨噬细胞吞噬的病源体的信息,产生特异抗体,从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本组研究应用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有效改善临床表现对于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咳痰、白细胞升高等均具有显著改善,同时提高患儿免疫能力,有效改善IgG,IgA、IgM水平。但是本组研究没有进行长期临床随访,同时对于免疫球蛋白也只进了初步的研究,对于相关的亚类球蛋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的研究,也需下一步研究探讨。参考文献:
[1]陈巍.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l(1):71~73.
[2]庄艳,万云平.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失败护理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06~209.
[3]魏曙峰.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价[J].安徽职业卫生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55~56.
[4]江载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3:20.
[5]李海峰.病毒性皮肤病[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15(1):554~556.
[6]黄文瑞.多种微量元素佐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及免疫学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2):152.
[7]Black RE.Zinc deficiency,infectious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J Nutr,2003,133(5 Suppl 1):14855~14895.
[8]曾凡诺,卢宏柱.补锌对4,JL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其机制[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43~144.
[9]曾钦凤,蔡志军,江月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微量元素含量分析[J].河北医学,2008,14(5):514~517.
[10]邹艳,金洪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微量元素的Meta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0,15(2):362~365.
[11]杨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58~359.
[12]常香云,乔石钰,邹积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病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7):68~71.
[13]叶作文,许必勇,罗勇,等.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09,1(6):75~76.
[14]唐桂荣.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一舟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1,24(2):21.
[15]张淑仪.炎琥宁合并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56例疗效分析[J].社区医疗杂志,2008,6(20):15.
[16]朱晓萍,尹文艳,蒋红雨,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亚类及细胞免疫水平[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2):135~137.
[17]周小燕,余华,邓朝霓.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8):77.
[18]刘军,胡英惠.血清IgG亚类测定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5098~5099.
[19]周月朋,谢同炳,王其斌,等.施保利通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体液免疫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28(6):525~526.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第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49.
[21]陶崇斌,吴家丹.几种炭药研究概要[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6):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