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聪明媳妇都会爱婆婆

2013-12-29翁虹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3年3期

我与先生刘冠延相识4个月后就闪婚了,没有告知双方父母。

先生比较了解他的父母,说:“如果告诉他们,咱们就不知道何年何月能结上婚。结婚是我们自己的事。等结完后,我们再来搞定爸妈。”

当时我很疑惑:这样做合适吗?儿女结婚自己却 不知情,任何一个父母都无法允许吧。加上我有演艺圈的工作背景,公公婆婆是否会更不乐意接受这样的儿媳呢?

虽然心里有一丝忐忑和不安,可先生的执著和坚持让我感动,于是我们选择共同携手面对。

直到我怀孕4个月后,先生才将婚讯告诉公公婆婆。

如我所料,婆婆勃然大怒。因为先生是家中长子,可结婚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告知家人!当时婆婆在气头上,所以我只好冷静观察,看先生如何处理。

先生思维缜密,而且在家里说话很有分量。在婆婆面前,他有理有据地讲述了我们的种种。婆婆或多或少听进去一些。

因为公公是广东人,我们用粤语在电话里交流得很顺畅,感觉很亲切。所以公公先接纳了我,他说:“我相信我儿子的判断。”公公觉得我知书达理,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有了先生的前期铺垫,加上公公做坚强后盾,我对与婆婆相处很有信心。

我们的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婆婆过来共度春节。在举家团圆之时,融洽的氛围之中,彼此都会善意客气的,适宜初次见面。

我和婆婆一起下厨,为全家烹制年夜饭。我为婆婆打下手,也主动做了几个擅长的菜。因为这一顿饭,婆婆对我印象大有改观,她觉得我没有演艺圈的浮躁和架子,相反很勤快、能干,必定能照顾好生活能力差的先生。

公公婆婆常年在台湾居住。每当台湾有台风、地震之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问候;每逢母亲节、妇女节、婆婆的生日,我一定不忘打电话祝福;每次见面时,我也一定会准备一些礼物,并不昂贵但是我的一份心意。

虽然没有和公公婆婆同住,但小叔曾跟我们一起生活了3年。期间,我承担起大嫂的职责,将小叔夫妇照顾得无微不至。有闲余时间,我就会亲自下厨,不忘为小叔做他们喜欢的辣菜。连饭后水果,我也都切好,送到他们的房间。

我相信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我做得越多,婆婆对我越认可,渐渐地,我们真的亲如母女。有时,先生都会假装嫉妒地说:“我怎么感觉你俩是一伙的,专门来管我的呢。”他还真说对了。婆婆确实会教我一些招数来应对先生。因为我和先生都是急性子,难免呛腔。婆婆就做和事佬,将她这么多年的经验传授给我:“冠延爱着急,如果他讲错话了,你别和他吵,不理他就行。放心吧,过不了多久,他反过来会哄你的。”这一招很管用。如今,我和先生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少。

每一位婆婆,都希望儿子过得幸福。其实,婆婆和儿媳爱着同一个男人,只是她们的位置、角色不一样。如果婆媳有争执,就会让这个男人左右为难,他哪里还有幸福可言?我很庆幸,遇到如此开明的公公婆婆。

当然,我对婆婆的诚意和尊敬,也是百分之百的。去年圣诞节,婆婆组织了一个家族聚会。正赶上我在上海赶新戏的杀青,忙得无法分身。婆婆很理解:“你工作忙,不回来也没关系的。”但我向她保证一定要参加。为此,我没日没夜地赶拍,终于腾出两天时间来。结果,护照落在北京的家里。于是,我先从上海飞北京,又从北京飞台湾,路上就花了一天时间。第二天,和全家人吃了一顿饭,我又赶着飞回上海。因为我的出现,让大家庭更完整。亲戚朋友们都觉得我很有诚意,婆婆也觉得我重视这个家,很感动、很开心。

虽然在工作上我是“拼命三郎”,但我信奉“工作中再大的事,比起家里的事都是小事;家中再小的事,比起工作都是大事”。

人与人相处,一定是以心交心、用情换情。对公公婆婆更是如此,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真切地关心他们,真的把他们当成亲人去对待。而且,当你对先生的父母用心时,他对你的父母也一定不会差。这就是爱的良性互动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