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学生思维 呈现学习过程
2013-12-29陈舒恩
在实际课堂中,电子白板最受数学和英语老师的欢迎,而语文老师却更依赖于PPT。为此,我想探寻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发挥它最大的优势—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 利用克隆、缩放功能,教会学生质疑解疑
在执教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乞巧》一诗时,我发现古诗中有不少词语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在质疑环节,将一个“问号”属性设置为“无限克隆”(如图1)。当学生对某个字、词、句不理解时,就可以请学生上台来拖拉问号至古诗中不懂得地方。
而在解疑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将讲解内容缩小,同时摆放在主页面,并根据学生的需要,置于顶层,放大便可,非常灵活便捷。
通过这些资料的随机缩放呈现,学生总结出读懂一首古诗可以通过找注释、阅读资料袋、查字典、请教、上网搜索等方法。
● 利用“翻板”、“移动”等功能,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白板的书写笔、“翻板”工具模板、对象移动等功能,将操作的权利交给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在预习检查环节,我先出示第一组三个词语:琉璃瓦、画舫、横槛,指名学生朗读,并用电子白板笔,在汉字“舫”、“槛”上标调,以正音。
下拉遮盖,在提示模板中显示和词语对应的图片。指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用图形笔给词语和图片连线,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最后,利用翻板功能,点击图片显示正确答案,朗读巩固(如图2)。
又如,在初读课文后,为了检测字词,同时反馈学生是否能够发现作者的游览顺序,我在白板课件中出示颐和园的景点名称,但打乱了先后顺序。利用电子白板词条可随意拖动的功能,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移动词条,整理各景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汇报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
● 利用“配对”“排序”,检测学习成效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Notebook软件中,附带多种活动模板,便于教师设计游戏、活动或练习。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复习巩固练习中,我利用配对活动模板设计了一个词语和词义配对的游戏。学生可以将右边的词条,如“浩浩荡荡”拖到左边的空白中,并与相应的解释配对。最后,电脑会进行批改,显示正确答案。
为了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我还利用“排序”活动模板,设计了句子排序。让学生整理顺序颠倒的句子。
多媒体的使用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其使用的价值在于顺应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更有效地促进本学科的教与学。交互式电子白板较PPT,能更好地凸显教学的交互性、随机性、生成性,清晰呈现学生思维、学习过程,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次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