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体验,把感受、创新艺术地放飞

2013-12-29王爱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4期

蓝调是一种精神,一种风尚,透过形式直达思想的深处。蓝调不是虚无的,它真实地在实践中存在;蓝调不是缥缈的,它渗透在思维里生长。本期解码,我们就以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观看教育蓝调细节的力量。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注重行动,在行动中尝试与调整;另一种是注重设计,用心设计筹划、推进技术学习。

我奉行的精神就是“行动”。或许目标不一定太容易达到,但是总会有收获,受益,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果实。行动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著名的方法,在行动中向着一个大目标去进发,在过程中挑战险滩礁石、磨炼毅力,在不断调整中百转千回接近完美。

2012年12月27日晚,飘雪,雪被路灯映得晶莹透亮。雪中太极,轻柔舒展,思想也从入定中飞行出窍。在高中教师给小学送课行动中,我荣幸成为其中一员。第二天,踏着厚雪历经半个小时步行到达西苑小学,穿过文化味十足的走廊,进入卡通味超强的计算机教室。热心的教师们已经在等待,帮助协调班级、调试机器。陈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原来计划让班里一部分学生上课,以免拥挤,结果学生都很愿意来,怎么办呢?我爽快回答,那就都要来,不能冷落了其他学生啊,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邓校长来了,他谈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综合实践定位,谈到科普教育的意义,谈到环境育人的影响力,并要求我介绍一下青州一中,给学生渗透去一中读书的观念。

● 交流发现动漫人物的造型特征

告诉不如发现,而发现需要有一个过程,白开水式的看到现象较之通过观察、比较等发现规律不可同日而语。孩子有发现的眼睛,我们只需要提供给他们开阔的平台。

我:今天我一进你们教室就震惊了,墙上的漫画多漂亮,还有标语“动漫让梦想更精彩”!大家都喜欢看动画片吧?(喜欢!)谁说说自己看过哪些动画片呢?

学生举手如云,这是在高中无法出现的景观。学生争相回答,从国产到国外,不一而足。

我:同学们,后面还有好多问题呢,不要害怕没有机会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欣赏、创作动漫,体验动漫人物的勇敢、坚强、机智吧。现在,马上开启我们的动漫之旅。

◇第1站:欣赏高水平的动画片,发现人物特征。

我:这两部动画片谁看过?

一小女生抢先回答:老师,我看过,右边是玩具总动员。

我:左边的呢,有谁看过?没有吧,这个动画叫《浪漫鼠德佩罗》,是关于一只非常可爱而勇敢的大耳老鼠的故事。

我:欣赏另一个动画片段,请仔细观察与你看的其他动画片有何不同,或者人物有何特点。

学生全部沉醉在“小叮当”美妙动画、动听音乐之中。片段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

我:同学们请随便找个不同点告诉大家吧。

大家沉默片刻,我感觉这问题有些笼统,刚要改变。那个经常举手的女生又举起手来,侃侃而谈:画面很美丽,人物很漂亮,很多奇妙的动画。

我:哪些奇妙呢?

女生想了想又说:有仙子采花粉,还有各种小动物。

我:好,这位同学看得真仔细。

一个男生举手。他说:人物很小。

我窃喜:你怎么看出很小来的?

他笑了:她比大雁的鼻子还小呢。

我大力表扬:观察得太仔细了,还有什么特点呢?

他继续说:会飞。

我继续问:为什么会飞?

他刚要说,大家一起喊起来:有小翅膀。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学生举起手来。

大家情绪高涨,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表述需求,我又提了两个问题,但因为时间有限必须到下一站了。

◇第2站:观看大师的动漫形象设计,同步模仿绘制。

我:请用笔在纸上跟着绘制,体验仙子、恶魔的不同特征。画得可以不一样,但要快噢!

大家紧张地画起来。有的学生很认真。也有的学生很夸张,让仙子更胖、恶魔更瘦。

视频播完,不少学生感觉画得不够好。我定格在最后部分,让他们对照修改。一会儿就好了,学生们长长地舒了口气。

我:同学们,让我们停下来,继续讨论吧。想一想,你在绘制的过程中,手有什么感觉?大脑有什么感觉?看看这两个人物有什么不同?

又是那个女生先举手了:仙子很可爱,恶魔很凶。

嗯,这位同学在表情上观察得很准。

我看大家对这个问题有难度,开个玩笑:大家看,我更像左边这个精灵,还是右边这个恶魔?

学生开心地一起答:左边的。

我:不一定啊,老师虽然圆圆的、胖胖的,大部分时间也挺和蔼的,可是有时也有恶魔的特征呢。就这样,我故意做出另一个表情。

我让每排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举起来展示给大家。我随机点评:这个恶魔怎么这么瘦,饿的吧?天使怎么这么胖?这个是独臂恶魔!这一排的作品真不错,大家给点掌声。

大家在轻松、开心中相互交流了作品,气氛融洽。

我又提出问题:在绘制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呢?

两个男生抢先站起来,一个学生说:画仙子的线条多是圆圆的,画恶魔的却是尖尖的。

我:说得非常好。

另一个学生说:仙子挺圆滑,恶魔很多棱。

更多的学生也想回答了,但我看回答得也差不多,就说:请大家过一会儿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在作品中吧。

● 学生的设计出人意料、精彩纷呈

预设可能会成为限制,自由却能放飞梦想。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因为喜欢所以爱,因为爱所以富有梦想,让学生爱上技术、就是爱上梦想。

我:同学们,请用画图软件画出你心中的动漫形象。

说实话,课前在讨论时,有老师提出矛盾的两点,一是如果直接在电脑上绘制,可能会影响效果;如果不用电脑绘制可能就与信息技术课离得太远。于是,我定位在用纸绘草图,是学习构思与造型;用电脑绘作品,是自由创意造型。

学生开始创作,我耐心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发现学生越来越有感觉。

我与几个学生随意交流:你这个真不错啊,怎么猪肚子里有一个小熊呢?(老师,我这是小熊驾着猪形装甲战车去抓恶魔。)太好了,还有故事呢!

我:你这个不错啊,叫“流浪的天使”。他腿这么细,是流浪累的吗?(哈,对啊,对啊!)

我心慢慢升温,高兴、愉悦、兴奋、激动,孩子们创意真是不可小瞧!多一些时间,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机会,孩子就会展现出让我们惊奇的力量。我随机挑选作品,让作者站起来对话、交流。

生:这是土豆、茄子比拼。

我:比什么?比炒菜吗?炒什么菜呢?

生:红烧茄子、土豆丝吧。

生:我画的是变态天使。

我:变态?怎么变态呢?

生:因为它的胳膊变态成了树叶。

我:记得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作品,叫芭蕾仙子,谁创作的?

生:我。

我:对,就是这个!还有一个站姿的你删除了吗?真可惜!大家看,这动作,这个造型真是很有动感啊!你会跳芭蕾吗?

生:会一点。

众学生:老师,她跳得很好!

我:原来如此,多才多艺。

我:大家的作品都很好。比如,还有的同学用复制功能做了双胞胎仙子。请大家把纸的作品、电子的作品都让老师收藏好吗?

生:好。

我:快存盘吧。(在陈老师的提醒下,学生提交上传作业到教师机中)。

下课了。

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创作,我好好收藏,这是一个约定,等你们到一中去读书的时候记得找我啊,我找出你的作品来一同欣赏。

● 反思课堂,是行动激发了教学艺术

精神的载体不需要太多,需要恰当才能直达心底,与思维合拍,与心灵共鸣。行动的目的或者不是有形,把感受凝聚成创新会震撼人一生的理想。

课后,我又跟教师们一起讨论这节课,反思一些问题。教师们普遍感觉效果出乎意料,没想到最后电脑创作会出这么多好的作品,大家又沉浸在对学生作品的赏析中。

其实,这节课我没有太多的课堂预设,没有给学生限定绘制主题,也没有布置什么具体的任务。一切都是在与学生一起的观察、讨论、行动中去发现与实践,慢慢寻找到了教育艺术的突破。正是这样的行动,在教育过程中产生了更多艺术火花和精彩创意。这样做的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以思想打底,即自然、个性教育的底层思想。这样的思想无疑是蓝调的,因为它不苛求形式完美,不苛求作品规范,不苛求步骤完善,只求直达动漫绘制的基本素养,直达人物特征的基本认识,直达形象设计的意识感觉,直达认识事物、表现自我的思维活动,这些都是符合初学者良好心理诉求的,我们应该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