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材中“调查与研究”栏目的使用与开发
2013-12-29罗文侠
摘要:分析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调查与研究”栏目的内容特点及使用现状,在明确栏目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该栏目教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化学教材;调查与研究;教育功能;开发措施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1–000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调查与研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栏目,但其教育功能一直被大家所忽视,有名无实。事实上,该栏目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化学学科价值的体现、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就该栏目的特点、使用现状及教育功能开发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调查与研究”栏目内容及教育功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共安排了30个“调查与研究”栏目,其中上册14个,下册16个。栏目内容紧扣教材,穿插于相应的课题之中。
1.1 内容选择紧扣生活和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在“调查与研究”栏目内容选择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该栏目精心选取了与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许多焦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例如,对于PM2.5的相关信息的了解,能有效启发学生去思考PM2.5产生的原因,它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怎样去防止PM2.5的产生?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无形中将会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栏目拓展并延伸课本知识,促进三维目标达成
“调查与研究”栏目的实施可以有效拓展并延伸课本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形成积极的态度、丰富的情感和有意义的价值观,从而有效促进了三维目标的达成。例如,通过对洗涤用品的种类、洗涤剂中含有的物质是否会对水造成污染、如何选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洗涤用品等的调查研究,学生会学到一些与洗涤用品有关的化学知识。如含磷洗衣粉中含有磷元素,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罪魁祸首”,对人体健康也存在一定威胁,生活中应该减少使用含磷洗衣粉,推广无磷洗涤用品。
1.3 栏目实施过程方法灵活多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调查与研究”栏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又要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反思和评价,得出调查和研究成果,最后将成果展示出来,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不但熟悉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逐步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栏目中就“温室效应”的影响及防止其增强应采取的措施,要求学生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收集资料,制作黑板报、宣传栏或小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这种有实际意义的调查研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并养成“低碳生活”的理念。
2 “调查与研究”栏目的使用现状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合理或充分应用教材上的“调查与研究”栏目开展教学,降低甚至忽略其教育价值,具体原因为:
2.1 低估了“调查与研究”栏目的教育功能
教师应该深刻领会“调查与研究”栏目的内涵和意图,理清栏目所承载的三维目标,积极开发和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而事实恰恰相反,许多教师过于重视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淡化了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认为调查与研究是学生自己的事,对教学起不到什么作用。最后,“调查与研究”栏目在教材中成了摆设。
2.2 认为“调查与研究”栏目操作难度过大
“调查与研究”栏目要求在课外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师由活动的“导演”变成了“观众”。而学生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出现了计划不周密、目的不明确、方法运用不当等问题。在活动中学生也是“信马由缰”,各自为政,从而使得调查与研究的成果大打折扣。最后消耗了精力,浪费了时间,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因此,教师认为“调查与研究”栏目操作难度过大,不得已而将其舍弃。
2.3 认为“调查与研究”栏目部分主题和化学联系不紧密
有些教师认为,“调查与研究”栏目中存在一些与化学关系不紧密的主题,对于化学而言,没有开展的实际意义。例如,“调查历史上发生过的由病虫害引发的农业灾荒”,到底是化学还是生物问题?由于分不清属于哪种学科的问题,有些教师便轻易将这部分内容放弃了。
3 “调查与研究”栏目功能的开发
调查与研究,顾名思义,需要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而在实施过程中,涉及组建研究小组、调控实施过程、组织展示活动等过程。此外,为强化对“调查与研究”栏目的重视程度,还可设计针对性的试题。
3.1 组建研究小组
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组建研究小组是实施“调查与研究”栏目的最佳方式,在以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能力、性别、性格、业余爱好等为依据,在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的基础上,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6~8人,并且选出一名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对组内的活动进行组织、分工和协调。争取做到组内成员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干,发挥出组员的特长,形成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集体责任感,争取活动效果的最大化。在活动实施期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及其他情况对各小组内成员进行个别调整。
例如,在学习“空气”课题时,结合教材安排的“调查与研究”栏目内容,笔者提出了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进行分工。比如有人负责收集PM2.5的相关信息和当地的空气质量日报,以及污染空气的现象;有人负责对收集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有人负责对这些空气污染的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并提出改进空气质量的建议。
3.2 调控实施过程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了“讲授式”的教学,学生也习惯了“接受式”的学习,对于“调查与研究”栏目的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都没有足够的经验,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刚开始,有些学生对参与活动有强烈的愿望与兴趣,往往情绪高涨,比较兴奋,使活动成为了漫无目的的玩。也存在一部分学生因大部分任务被少数成员完成了,从而无所事事,在活动中滥竽充数,因此,教师对活动的调控显得十分必要。在实施“调查与研究”栏目时,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制定了严格的活动纪律,限制了少数学习积极性较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二,设计专门的活动流程,即:组内制定活动计划→教师审核→组内计划修正→计划实施过程→成果汇报与交流→反思与评价。可以着重就学生的活动计划的审核,计划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保证活动进行的正确方向,活动过程的科学合理。第三,加强对活动的检查和评价,做到有布置就有检查,有检查就有评价。在评价的同时,可以将不同组的活动成果进行对比,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及时的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同时要求其他组向优秀小组学习。第四,重视活动后的反思。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有收获也有遗憾,让他们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对下一次的活动起到帮助作用。
3.3 组织展示活动
为了保证活动的效率和结果,对于学生得到的活动成果,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给予他们展示活动成果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热情。教学实践中,我校的黑板报、橱窗、宣传栏、学习园地,成为了学生们展示活动成果的平台。同时,由教师作为主持人,我们还定期开展化学知识辩论赛、兴趣小组活动汇报课等多种活动,将学生的成果在全班交流,评比。
例如,在学习了“爱护水资源”课题后,结合“调查与研究”栏目,笔者要求学生对我县的洮河水质情况和污染源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提出治理建议,完成一篇调查报告。按照活动流程,各小组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利用周末时间在洮河沿岸进行了调查。他们走访了我县的洮河沿岸一些村庄和工业开发区的当归加工厂、淀粉加工厂、制药厂,提取了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水样,找到了洮河水的一些污染源,如工厂污水、生活废水和垃圾、采沙场等,将这些情况做了记录,同时还进行了拍照等各种资料收集工作。最后各组完成了一篇调查报告。为了充分展示这些成果,提高活动的价值,笔者设计了一个“模拟法庭”的活动,由一些同学扮演被告,其中包含有工厂法人代表、采沙场厂长、村民,一些扮演原告,一些扮演法庭工作人员,其他同学扮演旁听人员,模拟了法庭辩论,最后由法庭作出裁决,对污染洮河水的有关人员进行了罚款,有关工厂责令限期整顿。活动中污染水的“不法分子”强词夺理、百般抵赖,最后由原告方出示了收集到的证据,如工厂排污口的废水水样、照片等,终于使他们认罪,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通过组织这种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了学生能力,又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4 编制相关试题
以“调查与研究” 栏目中涉及的内容为素材,设计一系列联系性试题,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栏目的实施效果,体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水的净化”课题后,结合研究小组同学对我县的部分河流的水质情况、河水的污染源、污染物等的调查结果,可设计如下试题:
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对我县的洮河水的水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请你完成下面他们的活动过程:
(1)近几年,由于洮河边随意采沙的情况十分严重,造成河水非常浑浊,除去河水中的难溶性物质的方法是 _______(填字母):
A.结晶 B.过滤 C.蒸发
(2)为了保护洮河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随意在河中采沙
(3)调查中发现,许多工厂排放的废水有各种颜色,同时还散发出恶臭味,要除去水的颜色和异味,应在水中加入 (物质名称),原因_______。
(4)洮河两岸村民将生活污水和垃圾倒入河中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针对这种情况,请你设计一条保护洮河水质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 。
总之,“调查与研究”栏目是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教材栏目作用,发挥栏目特色,认真组织和开展栏目所包含的各种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栏目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陆光海.如何发挥“化学·技术·社会”栏目的教育功能[J].化学教学,2012,(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