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童书重复出版说“不”

2013-12-29海飞

出版参考 2013年11期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出版,大国崛起。中国的童书出版,得天独厚,繁荣发展,也大踏步地跨进了“大国时代”,跨进了“黄金时代”。

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520多家出版童书的参与度,年产4万多种童书的出版规模,3.67亿未成年人的巨大图书市场,8万多种动销图书,80亿人民币的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店的图书销量,先后10年两位数增长的成长性和出版“领涨”力量,图画书、网游图书、数字图书等新型态童书的涌现,占全国20%以上的国际版权贸易份额,稳居中国畅销书排行榜和中国作家财富排行榜前列的自然霸气……童书出版的强势表现,都昭示着童书出版的“热度”和“火暴”。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服务的童书出版,是光荣的、神圣的。在童书出版“黄金”的背后、“火暴”的背后,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童书出版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童书出版中严重存在而又普遍存在、长期存在的“重复出版”,就是其中之一。

童书重复出版,名目多多,表现种种。

一是名著重复。名著出版成了摇钱树,你出我出大家出。如世界名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全国有上百个品种。

二是经典重复。一些传统文化经典,成了重复出版的抢手货。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唐诗”“宋词”“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随心演绎,五花八门,一出再出。

三是公版重复。过了版权保护期的畅销公版图书,也是重复出版的重要目标。如遍布各大超市、商场的大量的世界童话故事图书。

四是盗版重复。一见国内外的重点图书、品牌童书、畅销图书,利令智昏,铤而走险,违纪违法,盗版出版,非法出版。

五是跟风重复。什么好销、什么畅销,立马跟风。校园小说好销,就出校园小说。“十万个为什么”好销,就出“十万个为什么”。连书名、封面设计、版式设计都“步步紧跟”。

六是编凑重复。整一个工作室,以低幼图书和教辅图书为主,七拼八凑,东编一段,西凑一截,粗制滥造,编凑成书。有的甚至一年编凑上百册,重复出版。

七是名家重复。有的作家、作者,成名之后,把自己的作品“七十二变”,过度开发。有的一稿多投,一书几出,版权混乱,有的玩儿“变形金刚”,把文字版变插图版,变“桥梁书”版,变拼音版,变双语版等等。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事实证明,重复出版,是童书出版的垃圾,是童书繁荣发展的绊脚石。既扰乱了图书市场,又败坏了出版声誉既浪费了出版资源,又破坏了社会和谐;既损害了读者利益,损害了作者利益,又损害了出版者的利益。重复出版,有百害,无一利。

从童书出版大国迈向童书出版强国,是我国童书出版界的历史使命。现在,是到了向童书重复出版说“不”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做好童书出版的“减法”,坚决减去重复出版。

(作者系中国版协少读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