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逻辑
2013-12-29王宏宇
作为身处大时代的屌丝,过日子首先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我已经两年没有在家做排骨吃了,但从上礼拜开始,我坚持每天早上热一块蒸排骨,中午红烧,晚上煲汤。
这就是对“猪周期”这个改革开放以来最坚挺的定律,最好的尊重。《人民日报》前两天有评论提到猪肉价格的这个“怪圈”,对此的定义是,一年涨,一年平,一年跌。基本上三到四年一个周期,从未失手过。类似的情况在农产品中很常见,比如还有“牛周期”、“鸡周期”。
涨跌本是市场规律,但这类“周期”之所以招骂,还是价格变化太离谱。涨则涨到白领也吃不起,跌就跌到养殖户不仅赔钱,而且赔大钱。比如最近这次,饲料涨价,猪肉跌价,一头猪平均赔100多元,“猪粮比”达到警戒线,以至于发改委不得不出手收储平抑价格——正如以往8次大的“猪周期”中所做的那样。
一般到国家出手,媒体关于涨价或者跌价的抱怨也就暂告一段落,好像一切又归于正常了。但居家过日子千万不能依据这个。中国一年生产5000万吨猪肉,位居全球第一,国家地方一次出手也就是几万吨,现在各种周期这么多,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收储,更别说现在储备库里还有9万吨冷冻肉需要出库。要是管用,以往就不会动辄涨价50%了。
另一点不可不知的是猪肉价格和CPI的关系。一般来说,食品类在CPI中的比重约为30%,猪肉在食品类中占约10%,在CPI中的比重为3%,基本上,猪肉价格每上涨20%,就会影响CPI约0.6个百分点,反之也类似。所以猪肉还和CPI整体走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这次猪肉降价,今年一季度的CPI涨幅就回落了1个多百分点。
“猪周期”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按照 《人民日报》的分析,原因有三个,一是中国养殖户分散,二是调控越调越乱,三是没有生猪期货交易。
这三点分析应该说是非常准确的,也是中国猪肉市场与国外最典型的三个不同。规模养殖对科学养猪和规避风险都有明显效果,调控事倍功半也很常见,期货对农产品的指导性就更勿庸置疑了——芝加哥交易所的成功经验就摆在那里,养殖企业根据未来的需求,避免盲目增产减产,自然也就避免了肉价的暴涨暴跌。
可问题在于,这三个特点究竟是与生俱来的中国特色,还是有因有果,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散户众多虽然风险较大,但同时资金风险也不大,价格低迷时多养些日子,价格高企时迅速变现,如果有规模化的需求,自然而然即可结社甚至成立公司,这部分并不需要过虑。国家收储和调控本身量不大,灵活度也较高,如果作为市场的一种补充,也不会对价格形成太大伤害。所以,事实上,前两个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
最关键的变量,来自千呼万唤出不来的生猪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4年前就准备好了生猪期货的调研和实施细则,虽然检疫、运输、交割等环节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有芝加哥交易所的经验在前,也并不是完全摸着石头过河。当时未能及时推出,主要是出于“维稳”的考虑,怕出大疫情,怕出大质量问题,怕出大的资金问题。
但现在这几个问题都有了质的变化,“非典”后中国在疫情控制方面已形成完善的层层汇报机制,而规模养殖程度其实也在“非典”后获得了非常大的成果,至于金融方面,钢老板、煤老板、酒老板甚至互联网老板加入养猪行列,带来了非常成熟的资本运作经验,其他行业交易所的纷纷成立,也证明猪肉期货的监管并不是一个具有特殊困难的领域。
现在的问题在于,对生猪期货来说,有利的因素在增多,不利的因素也在增多。例如生猪的跨地区流通,不仅未放松,反而越收越紧。再比如屠宰准入,相对养殖业,屠宰场本已高度集中,现在又要进一步缩减到3000家,形成过于强大的议价能力和权力寻租的空间。
我的意思是,考虑到中国早有"猪周期"和"养猪不如宰猪"的情况,政府可以出于稳定的继续考虑生猪期货的问题,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继续收储,但除此之外的动作,要么不做,要做的话,原则也只应该有一个:让发改委的归发改委,市场的归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