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集日
2013-12-29韩良忆
喝完最后一口已冷掉的牛奶咖啡,随手洗了杯子,阳光这时已透过白色窗纱照进屋内,在原木地板上留下斜长方形的金黄色印子。丈夫收拾好他的相机镜头,我拎起购物袋,一道上菜场去。
难得大晴天,打算到莫贝广场(Place Maubert)市集逛逛,这个露天市集并不很大,但货色齐全,加上广场周边还有乳品店、肉贩、鱼店、杂货店和酒铺什么的,各色生鲜农产和精品食材一应俱全,走一趟便可买足所有材料。因此,尽管离居游期间租住的公寓有十来分钟脚程,夫妇俩安步当车,边走边浏览巴黎左岸风情,倒也惬意。
按惯例,到了目的地,先进广场边的小咖啡馆,再喝一杯咖啡,我要只加了一点点牛奶的café noisette(直译:榛实咖啡,因色如榛实),约柏照样喝他的café noir,也就是浓缩黑咖啡。这家咖啡馆一早就营业,在市集日的上午,光顾的多是附近居民和买菜的人。我也曾在下午来过,那就是游客的天下了,这也难怪,莫贝广场毕竟在观光客络绎不绝的拉丁区。
不论是在故乡台北、侨居的鹿特丹还是居游的城镇乡村,我都爱逛市集,尤其是传统的菜场,爱那淳朴真实的生活气味与缤纷热闹的市井风情。我在上菜场前不喜欢拟定采购计划,偏好在各摊位间游走,看什么菜当令新鲜价钱又平,就买什么。这些年来,越来越服膺老祖母时代敬天惜物的智慧,尽量少吃含有太多奇奇怪怪化学成分的加工食物,尽量依节气时令采买食材,一来守护自己的荷包,二来为保育大地环境略尽棉薄之力。
这一天,买了无花果、葡萄、甜瓜、奶油莴苣、西红柿和黄瓜,都是法国当季农产,还切了点火腿、里昂香肠,买了一小块猪肉酱和“陈”味很重的Saint-Nectaire奶酪,又顺手拿了瓶隆河的红酒。原想就此罢手,经过鱼摊前,看舌鳎挺新鲜,忍不住买了两条,晚餐不上馆子了,鱼用黄油两面煎香,食用时洒点盐花,再挤上少许的柠檬汁,鲜而美味。
午餐呢,不打算在家吃。阳光如此温煦,恰是野餐的好时光,待在屋内可就辜负了大好晴日,决定去卢森堡公园晒太阳。
每回到巴黎,只要天气不太凉,我们一定会安排至少一次野餐。多次选择租居第六区圣洁曼教堂附近,除了喜欢这一带的优雅古老风味外,附近野餐地点选择多亦是重要理由。这里坐落在塞纳河左岸,区内有花木扶疏的卢森堡公园,再远一点还有罗丹博物馆的庭园,都是野餐的好地方。
当中最常去的,要属卢森堡公园,它占地宽广,不但散落着气势磅礡的雕塑,还有好几处园林,四季风情特别分明而显著。我们秋天看黄叶,冬天赏雪景,春天时喜见枝头新绿,花蕊初绽,夏天时则爱到池塘边,看孩子们在水上放小船。不论什么季节,卢森堡公园总是风情万种。
我们从租居慢慢晃悠至公园,在树荫处找了个好地方,摊开防水布,将在家简单做好的餐点一字排开,开胃菜是猪肉酱佐西红柿黄瓜,主菜有甜瓜佐风干火腿和香肠,配上昨天在普瓦兰(Poilâne)买的酸种面包抹黄油和盐花,餐后点心是奶酪和葡萄。瞧,这一顿野餐不算马虎吧,可是准备起来要不了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