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痛
2013-12-29整理_陈佐伊
杨照:青春最有趣的地方,但也是青春最可怕的地方是,你每一天过得都不知道这一天究竟是重要的一天还是无所谓的一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青春最值得珍惜的地方因为它还没有答案。你现在给自己任何的答案,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到我这个岁数的时候,都不会是这么一回事。干吗急着给自己答案,或者干吗急着别人给你答案呢?林奕华的《三国》,要告诉你们的不是答案,是很多问题。
林奕华:在做《三国》的时候,我觉得不能用“三国”来谈《三国》。有点像刚才杨照说的,其实我不是给大家答案。我做了这么做戏下来,发现好像都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在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何才可以做到我这个人可以做到的事?
我生活中有这么多年轻人,加上我自己的没有完全成熟的部分,我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一种切肤之痛。并不是说我来把这些答案告诉大家,而是因为我还是经历着这些青春之痛。“改变”这个事情真的不是用说的,只能用感受。因为它需要过程。很少人通过失去的经验肯定自己,其实失去的经验才真是过程。过程是在现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最不受重视的,甚至是最被忽略的一件事情,所以这个青春期只会不断地延长。
杨照:越痛的事情才越有力量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你到底是谁?你老是用你的快乐或者至少你能够承担的这些比较平庸、平凡的感觉,定义自己是谁,这种定义永远是错的。直到有一天你有这个幸运或者勇气,终于能够碰触到你跟别人真正最不同的地方,那是你最痛的事,痛到你不愿意去记忆,你不要以为你把它忘记了就没有事。最后才真正决定,你到底是谁。当我们知道了这种理论,你在回想或者感受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我相信会非常有意义。
林奕华:是的。否定比起承认真的是容易很多,因为我们都是用否定来逃避我们害怕的东西,比如说痛。如果我一直用“不”、“不喜欢”、“不知道”、“为什么”,我其实是拒绝了很多我可以去被攻击、被打击,甚至所谓的被伤害的机会。我想说人生下来就是被伤害的,你怎么可能逃避这个事情呢。伤害是艺术。如果没有出麻疹,没有长智齿,我还是一个人吗?这些不舒服的经验是为了让你将来得到更强大的免疫力,所以你一定要去经历它的。
我们用成功做一个借口,让我们做很多我们想逃避不敢面对,其实都是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没有勇气的事。如果你真的是有勇气,那些成功的所谓的标准不应该是我们看在眼里的,那样太简单了。
如果成功真的是别人定的,而不是你自己定,你其实不是真的在找自己。做《三国》这样一个戏,也很难说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戏,我在往下做。大部分人追求的新还是能够量化的,而并不是说他能够感受得到的。我觉得感受比成功重要很多,如果因为别人所谓的成功,我们付出了或者是牺牲了我们的感受,我觉得这也是蛮可惜的。
杨照:名著已经被很多自以为很了解名著的人给绑死了。像《三国》、《红楼梦》、《水浒》被放了很多固定的答案。可是这些小说真的是这样吗?几件事情我从来都不同意,例如说《三国》是谈正统。三国后来的结局是什么,谁赢了?西晋之前是曹魏,输得最惨的蜀汉。这里面如果我要讲一个三国互相竞争的故事为什么选一个输得最惨的主角来作为叙述的重点?因为蜀汉是正统,所以只能而且应该用蜀汉来做叙述,这是胡说八道。如果真的进入到这个小说里,你会觉得这个小说最迷人的地方,正是因为它是从一个弱者的角度写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冲动,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本能。如果一个一定会输的弱者赢了,我们会很兴奋。
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方式好好地读《三国》,用传统的印象来读的话,这些东西我们都会读不到。如果你要改编《三国》,你必须把这些传统给我们莫名其妙的东西剥开来。只有做到把这些东西剥开来,这个名著才是值得用这种方式改编的。林奕华用的这种方式,当然在某些人眼中就是把《三国》毁掉了。
林奕华的《三国》,不再让你感觉到你能够掌握的《三国》里的任何一个人物就是这样,他把每一个人物变成了一个问题。只不过林奕华问的问题,都是申论题。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答是非题,《三国》就是邀请你到这个剧场里面,看着这些人一一地问,12场就是12个申论题。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哪一题答出来,真正重要的是哪些题是你答不出来的,哪些题答到你会哭、答到你会痛,哪些题你不知道答案,但是你又知道这个问题你绕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