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刨冰
2013-12-29韩良忆
初移居鹿特丹就留意到,每逢夏季艳阳高照的日子,露天市集和移民聚集的唐人街一带,就会出现卖冰的流动摊贩,小贩一律肤色黧黑,并非荷兰血统,身前的小推车上必有一大块冰,还有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盛着不同口味的糖浆,告示牌写着schaaf ijs。我好奇旁观,看见小贩拿着一把内侧有尖齿的椭圆形工具,一下又一下地刮着冰,刮好一坨,盛在塑料杯里,淋上糖浆,随即递给客人。哎呀,这不就是我从小吃到大的的刨冰。
我也买了一杯,选了石榴口味,舀一匙入口,一股凉意顿时从上颚直冲脑门,大口咽下,那凉意又顺着喉咙直落胃袋,真是冰得彻底,凉得畅快。美味吗?老实讲,很普通,人工香料能有多好吃?可是这杯粉红色的“荷兰刨冰”,却让我联想起儿时常吃的“清冰”(即刨冰淋糖水和梅汁),相同的口感,类似的色泽,我已多年没吃到了。
其实,说得精确一点,我吃的并非荷式冰品,而是原名荷属圭亚那的苏里南的消暑良品。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苏里南,原是荷兰的殖民地,在1975年方独立。独立前后,大批苏里南人移民荷兰,带来殖民地的文化和饮食,也把刨冰引进荷兰。
我当时就在纳闷,苏里南的刨冰会不会学自中国。中国人用冰、吃冰的历史最悠久,史籍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朝廷便会在冬日命人采冰、藏冰,到了夏日,除供皇室使用外,还会赐冰给大臣。可以想见,在没有冰箱的时代,每逢三伏之日,能得到皇帝赏赐一块冰,会是多大的殊荣。史家认为,当时的冰块并非直接食用,而是用于冰镇饮品或食物;至于把冰当零食点心吃,或是唐宋以后的事。唐代人三伏天吃的蜜冰,据说就是刨冰的前身。
我的怀疑基于简单的逻辑:中国人既然首开食刨冰之先河,那么苏里南的schaaf ijs会不会就是华人的刨冰?荷兰人自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从印度尼西亚引进不少华工到苏里南,是不是这些华工把刨冰带到那里?
后来,我开始上荷文课,认识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度的朋友,这才发觉,荷兰或苏里南刨冰不见得和华人有直接关系,可能是间接相关,因为荷兰当时也安排了更多印度劳工到苏里南,而印度人亦吃刨冰,他们管它叫gola gunda。
再跟别国朋友聊同一话题,进一步得知,不只苏里南,中南美洲和亚洲气候炎热的国家都有同样的冰品,做法大同小异,多半将削或刨好的碎冰,配上糖浆或本地水果。名称呢,依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好比说,巴西人称之为raspadinha,厄瓜多人叫它 granizado,到了印度尼西亚,刨冰叫做es serut,听起来不一样,但意译成中文,则都是简单明了的“削冰”或“刨冰”。
我还发现一件事:美洲人也好,亚洲人也好,讲到老家的刨冰都滔滔不绝,讲啊讲的,眼睛却都变得水水的,有点泫然欲泣的意思。这些如今定居温带国家的人,大概被刨冰勾起了乡愁,想起热带的故土,思及青春往事,而那在故乡炙热的阳光下大口吃冰的岁月,毕竟一去不复返了。
我暗自检讨,自己直觉以为刨冰肯定来自古老中国,搞不好是落入文化沙文主义的迷思而不自知。说实在的,热带国家四季如夏,酷暑时分亟需清凉的事物来安抚无边的燥热,这时,人们手边要是有一大块冰,应无需太多想象力,便会自然而然地运用简单的工具,将之削或刨成易于入口的碎冰,再将这无味的冰粒掺上香甜的糖水一起吃。
也罢,休管荷兰刨冰源自何处,三伏天吃刨冰,就是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