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生女儿?
2013-12-29石悦
日本3·11大地震的两年半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公共卫生教授卡特雷诺(Ralph Catalano)发表了他的统计发现:距离震中最近的地区,女孩的出生率有所上升,男孩的出生率相应降低了2.2%,离震中相对较远的省份则没有明显变化。这项基于2006-2011年间日本的人口出生数据的研究,刊载于今年7月的《美国人类生物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Biology)上。
灾难过后的婴儿潮已经是老生常谈,但性别比例波动的案例也并不鲜见:9·11事件、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国,1991年柏林墙倒塌之后的东德,以及2009年拉奎拉地震后的意大利,都有类似的发现。
自然情况下,男女出生率之比约为107:100。卡特雷诺介绍说,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男性婴儿更容易早产,或者出生时体重偏轻。因此当外界环境压力增大时,母亲会倾向于生下女儿。
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太清楚,压力究竟是导致更多的男胎流产,还是使得他们受孕几率降低。如果男婴出生率在地震之后立刻下降,可能是由于夭折比例升高;而若九个月之后才观察到这一趋势,就说明是受孕几率出了问题。
在卡特雷诺的发现中,两种情况是并存的。根据他提出的一种可能的机理,胎儿能够产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保护他们免受母亲的免疫系统伤害。男性胎儿分泌这种激素较少,因此母亲更容易通过自身激素,将外界压力传递给他们。
伦敦大学学院的詹姆士(William James)博士认为,父亲的睾丸酮水平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外界压力增大时,男性分泌睾丸酮减少,产生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也会减少。与之对应的是,强势的母亲更容易生男孩,是因为她们体内的睾丸酮水平更高,使得带有Y精子更容易与卵细胞结合。
对个体来说,外界压力也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男孩女孩的概率出现差异。牛津大学的派珀博士(Cecilia Pyper)2011年与美国政府科研部门合作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第一次将日常压力、荷尔蒙水平与生男生女的概率联系起来。
338名英国备孕期妇女参与了这项研究,她们被要求详细地记录日常生活及性生活情况,以及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她们受孕之前几个月的荷尔蒙水平,包括皮质醇,也被测定并记录。
共有58名男婴和72名女婴在研究期间出生。根据最终分析结果,皮质醇水平最高的女性,比起最低的那一组,生男孩的概率低了75%。当人们长期遭受来自工作或者生活的压力时,皮质醇水平会明显升高,结果就是生女孩概率增加。
至于皮质醇水平的升高为何会降低生男孩的概率,派珀还不太清楚。由于样本数量不够充足,这个结论也有待商榷。但是,高水平的皮质醇确实不利于孕妇和婴儿,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早产、流产、孕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2013年埃默里大学的一项针对美国少数族裔和低收入孕妇的研究显示,这些人群早产率较高,正是与此相关。在派珀之前的研究中,过大的压力也被证明和更长的生产时间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