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消费者很好欺负嘛

2013-12-29罗世宏

南都周刊 2013年34期

两年多前在台湾创业、至今已在海峡两岸三地开设二十多家分店的“パン(胖)达人手感烘焙”面包店,日前被香港网民踢爆偷偷使用人工香精,把这家标榜“掀起面包革命”、保证使用“天然酵母、无添加人工香精”的健康面包,立马打回原形。

冒充东洋味的胖达人面包价格相当昂贵,但因为标榜材料天然、制程严谨,加上又有艺人小S广告代言加持,迅速建立品牌形象,征服了许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每开一家店,排队抢购人潮蔓延数公里长。但在这桩有违企业诚信、蓄意欺骗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胖达人却死不认错,甚至悍然发表声明,公开否认含有人工香精,并严重警告网民勿再“传谣”,否则提告。

事后,台湾政府介入调查,证明网友爆料内容属实,胖达人面包确实含有超量的人工香精,对人体健康有害。这时胖达人才坦然认错,但仍不愿对消费者提供赔偿。小S的丈夫许雅钧被爆是该公司的股东,逼得长期为胖达人面包质量背书的小S公开鞠躬道歉,但她除了表示不知面包含有人工香精之外,还说自己家人每周也吃一次。一些消费者相当愤怒,表示自己是“冲着小S才去买的”,没想到竟遭蒙骗。艺人为不实广告代言,并且间接从中获利,事后又撇清责任装无辜,实在有违社会责任。

暂停营业三天后,这家年营业额上亿元台币的面包店重新开张,但只同意消费者凭发票退款,并加赠相当于消费金额25%的礼券,或是凭发票直接换取相当于发票金额1.5倍的面包产品。电视上再度出现大排长龙的消费者,其中不少拿着发票准备前去退费的消费者,到了现场却难以抗拒香味四溢的面包,个个捧着一大袋面包走出店外。面对媒体采访,有消费者表示愿意再给胖达人一次机会,甚至有未曾买过胖达人面包的消费者慕“名”而来,加入抢购的人潮。极其讽刺的是,一场违反企业诚信的消费风波,就在重新开张后迅速被抢购一空的情况下结束。

同一时间,消费者保护单位征求消费者参加集体诉讼,准备以司法手段求偿。按照规定,这项集体诉讼将由政府负担所有诉讼费用,受害消费者也无须亲自出庭作证,只需提供个人资料和消费凭据。不过,法院受理集体诉讼的最低门坎需要至少20位受害消费者参加。对照胖达人重新开张的抢购盛况,至今只有18位受害消费者报名参加集体诉讼;或许再等几天,消费者集体诉讼可能凑足人数,但其中显现的巨大反差已让人感到失望。

这一方面说明台湾的消费者耐受力极强,或是应该说他们实在太善良、太好骗;另一方面又充分解释了何以无良黑心企业得以在台湾继续大行其道。对照日本雪印牛奶工厂、不二家等业界违反诚信、蓄意欺骗消费者的事件,往往导致品牌破产、公司倒闭的严重后果,更是完全说明了台湾消费者懵然不知应该集体善用手上的消费力,将无良的黑心企业打入地狱,为其欺骗消费者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日本企业之所以自觉维护商誉,将消费者当作神一般对待,那是因为它们知道一旦犯规,丧失消费者的信任,很可能会被消费者判死刑。但台湾企业一错再错,却经常只受到微不足道的惩罚,甚至逍遥法外,根本原因是台湾消费者太过温驯和健忘,经常对无良黑心企业网开一面,迅即不计前嫌。

这样的发展态势实在令人感到无限唏嘘。回首台湾民主化过程,1980年兴起的消费者运动曾经写下最重要的第一页,为公民社会的开展提供了最厚实的铺垫。它曾带来消费意识的集体觉醒和抗争,既教育了公民消费者,也教训过不习惯接受问责的权力。当时的威权当局无法用政治手段抹黑消费者的抗争行动,使得消费者运动成为唤醒台湾民间社会的一股巨大力量。

没想到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消费者意识在台湾还是未能提升到应有的高度,仍然轻易被名人表演和华丽包装所欺骗,仍然自动放弃伸张应该享有的消费者权利。这次的胖达人事件意味着台湾消费者运动的挫败,也说明了台湾的消费者运动尚未成功,同是消费者的每一个公民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