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剧、美剧看中国影视剧“走出去”战略
2013-12-29马薪蕊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并推动其不断发展,促进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中国电视剧近年来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生产和消费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连续数年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出口方面困难重重,真正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佳作凤毛麟角,因此需要我们树立跨文化传播的全球意识。
【关键词】中国影视剧 韩国电视剧 美国电视剧 “走出去”战略
影视剧跨文化传播需要全球意识
世界是平坦的—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网络体系。文化全球化通过其开放性和包容性承载着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推动多元文化进步与发展。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环境中,使其自身得到发展与更新,并更有利于其他民族接受与欣赏。影视剧作为当今文化传播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态,作为九大艺术门类中的重要类别,在向人们提供精神审美和娱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传递着民族文化与精神。
影视剧是一个民族文化品味和精神价值的最佳体现。影视剧在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有着特殊地位与贡献,特别是电视剧的出现,它早已成为伴随13亿中国人朝夕相处的精神伴侣和文化食粮。在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影视剧等大众文化对价值观念的负载早已成为世界性现象,它的文化价值和传播功效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海外影视剧市场,中国电视剧一贯被打上“皇帝”、“后宫”、“辫子”、“功夫”等烙印。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历代帝王的宫廷故事及李小龙等功夫打斗题材,始终占据中国出口电视剧8成以上份额,并主要集中于华语圈内。中国电视剧必须努力谋求国际影响力,不仅包含经济利益的诉求,还包括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愿望。如何创作既在本国受到欢迎,又在国际范围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剧,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韩国和美国的电视剧创作会有一些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韩国电视剧的成长历程
韩国电视剧在国内的崛起与壮大。早在1993年,中国大陆就开始引进韩国电视剧(以下简称韩剧),直到2005年,韩剧《大长今》的引进掀起全民收视狂潮,带动其电视剧相关文化产品,包括旅游业和韩国产品等大量出口。几十部韩剧的对外输出,使之一跃成为继法国之后又一个与美国好莱坞媲美的影视大国,韩剧中穿插的流行音乐更是悦耳,影视业的不断繁荣也带动其影视音乐的扩散幅度。
韩剧背后所承载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价值。在韩剧中我们不难发现,儒家教导深深影响着韩国人,使韩国成为崇尚礼仪、遵守道德的国家。它的传播和运用,早已融入到韩国民众血脉之中,并在实际生活中起着调节社会与家庭和睦的积极作用。从中表现出的重视亲情、尊重师506eZVflJTGjFqZEj4Xz3smG2AKLW/qWCH0RANEKJ+Y=长、孝敬父母等道德观念也正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喜欢看韩剧原因在于:享受它所表现的那种和谐的家庭气氛与相似的文化背景。虽然韩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无处不受到西方文化侵入,但儒家传统文化却依旧在他们心目中根深蒂固,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且愈发充满旺盛生命力。一些专家学者表示,韩国电视剧的唯美精致是由内而外层层透露的儒家文化,是忠孝诚信礼仪廉耻为背景的和谐美。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认为,韩国电视剧成功的秘密是它挖掘出儒教文化的精髓,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融入到现代生活当中,“韩国是把我们的文化精髓卖给我们,相当于使用者向发明者收取版权费。”
韩剧在文化传承中所表达的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韩剧中所表现出那种世界性气质不仅是运用现代意识的表现手法,更是在于它运用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并且容纳和丰富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主题的深层次剖析。道德、家庭伦理、忠诚度、伦理、人性、爱情等等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永恒话题。关注人类命运和生存状态,通过对道德的肯定,来揭露时代弊病,安抚受伤心灵,站在历史舞台的高度去审视和观察事物,去关注人类的时代精神,发现美的东西,鞭挞臭恶现象。纵观受欢迎的韩剧人物,不难发现,爱看韩剧的原因是因为,剧中人物折射出的传统美德与现代气质交相辉映而形成的人格魅力与价值理念。例如:《人鱼小姐》里的雅莉瑛,原本以复仇心态出场,却以极大的包容心和爱心饶恕这不该发生的悲剧;《大长今》里的长今,对于伤害过她的人也依然会伸出援助之手;《我叫金三顺》里的金三顺,幽默发傻、自言自语又极富自信的性格更是得到一致亲睐。韩剧体现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观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再创造,也就是“传承经典,与时俱进”的理念;另一方面是弘扬人类现在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使得处于转型期焦躁不安的社会,对于生存与发展提出新要求。
最大限度满足都市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享受“慢生活”。韩剧的剧集长、战线长,不会影响忙碌的人们偶尔几天错过收看而导致剧情中断,或许如此慢的剧情才真正是生活的正常节奏,让受众放下身心,不觉疲惫来细细体会家长里短。这种收看方式更体现出电视剧的伴随性和随意收看性,更符合当下“慢生活”的生活理念。曾有人比喻,看韩剧就好比是在别人家里偷放了一台摄影机,原汁原味的展现着每一天的各个环节。
韩剧通过世界舞台展示民族文化魅力。传承民族文化是韩剧的立剧之本,它向全世界展现其独特文化魅力,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决定其必会走出国门的趋势。在席卷整个亚洲市场后,推向世界,迈向国际舞台。
美国影视剧的发展历程
美国影视剧(以下简称美剧)在中国的影响力。笔者在查阅众多资料后发现,自2006年以来,美剧不再是中国引进剧目的重点,然而美剧依然通过互联网传播,在中国部分年轻人群中保持强大吸引力,这部分小众人群一般具有较高学历,习惯上网并乐于字幕形式收看,年龄集中在14~42岁,英语听力较好者占有相当比重。美剧在小众心目中的魅力显然远远超出编剧独具匠心、拍摄制作视听震撼等表面范畴。同步观看美剧,大有将其定义为时尚文化和精英消遣发展的新趋势。在教育界,它也成为中国广受欢迎的英语教材,精彩对白更成为口语练习的必备段落。提起美剧,中国的年轻群体便会随意说出,《越狱》、《迷失》、《绝望主妇》、《欲望都市》等,可见美剧在中国的影响力。
美剧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电视剧具有最高的国际影响力并占据最广泛的国际市场,他们拥有一整套商业营销方法和文化扩张策略,并长期占有广泛国际电视节目市场。数据统计,美国控制了世界上75010个电视节目和60个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每年向其他国家发行的电视节目总时长量达到30万个小时。例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或地区都是美剧的主要进口国家。据研究人员分析,美剧中包含着强烈的美国价值观,也具有共同人性和普遍的道德观念,而后者是它得以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
美剧独特的“演播季”。美国电视业因电视网体制与商业模式的独特性,所产生的播出制度、编排方式、生产机制、产业运作模式与国内相比有本质性区别。①如美剧推行一年一个“演播季”的播出概念、每周一集的播出方式、工业化流水线式的制作生产方式,边播边拍反应机制,合理制作方利益分配模式等。对比现在国内电视台在编播流程上难以实现的“完全演播季”与“绝对周播”方式,美剧在生产与营销上的成功对中国电视剧发展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美国主流电视剧如何讲故事。美国当代主流电视剧强调以人类普遍道德价值为表现内容,它们主要表现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爱国、人性尊严、生命可贵、友情、亲情等。这些主题具有普世性,是全人类都能够接受的共同人性。以此为主题,可以使美剧绕过比较敏感的政治意识形态,轻松进入世界相当多数国家的电视播出领域,挣得大笔经济利润同时还能最终宣传美国价值观,达到美国文化输出的战略目的。即使是带有明显政治意识形态内容的,美剧创作者也会将其置于普世主题表达的框架之下,使其得到合理表现。如美剧《24小时》中有许多体现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但是反恐、爱国、友谊为其表现的三大主题,共同构成该剧主题框架,观众对这些主题较为接受的时候,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内容也得到渗透。
透过韩剧、美剧看中国影视剧发展战略
以韩剧为例,对中国观众而言,韩剧似乎与生俱来有一种亲切和信任感。从它的热播,中国影视业制作者应该看到差距和危机,更应激起反思。原本是中国人强项的传统文化,反倒变成韩剧拉拢中国观众的有力武器,让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国度在韩剧中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老祖宗留下的中医知识。现如今韩剧已被作为一种文化品牌来打造,而且在经营上还形成独具特色的营销策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弘扬传统,展现民族文化生活—从韩剧创作看中国影视剧发展战略。家庭生活是韩剧最热衷于表现的一大主题,在现代剧中随时可以看到韩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温暖小吃馆、温馨咖啡小店、街头排挡等等都成为其场景,展示韩国特有的泡菜和清酒文化等民族传统和饮食习俗。韩国女性在正式家庭聚会或重要场合下都穿戴传统的民族服饰,她们特别注意在细节上展示韩国特有风采,在向世界各地销售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并认可他们。中国作为历史更为久远的多民族国家,在进行电视剧创作时,更应结合时代气息,多用现代化的生活场景进行叙事,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生活特点。例如,自然风光、历史遗迹、饮食、服饰,包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歌谣传说和民间故事等一切传统元素,在富有民族特色的细节上,向世界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故事,世界表达—从美剧创作看中国影视剧发展战略。中国影视剧想在海外推广成功,首先要选择适合外国观众欣赏口味的作品主题。相关资料显示,西方人除了酷爱中国功夫片以外,似乎对其他中国元素还很陌生。以几年前在全球热映的动漫电影《功夫熊猫》为例,“功夫”是中国的国粹,“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素材却被美国人提炼、加工,取得丰厚的票房收入。福克斯公司首席执行官说,“中国有很多题材可以推向世界,我们与中国的合作要想取得重要进展,需要创造力,更好地讲故事能力,让屏幕中出现更现代的一些元素。”以上信息提示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来传递共识价值或反应全球性问题。
借船出海—加强国际合作,增加跨文化传播。热播剧《林师傅在首尔》,就以国际合作形式赢得观众掌声,引进韩国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共同体现中国餐饮文化、川菜美味等,更近一步烘托出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内涵。对外合作,请国外当红影星,增强异域消费者趋同性,以异国明星拉动消费者,逐渐培养异域文化消费人群,同样也以优秀的影视剧吸引国外资本,联合拍摄,利用合作方的海外销售渠道和成熟的国际运作方式,借船出海完成跨文化传播,打入国际市场。从全球市场看,取得双赢效果的多是合拍片,这既是进入国际市场的手段,也是创造吸引全球观众的最好方法和途径。
世界眼光,中华情怀—全面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就在于它要找到不同文化的契合点,实现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普世原则,国际化视野是“走出去”的关键,比如人性、崇高、反战等人类的普世价值、人类共同的个性体验,都能得到境外市场消费者认同。②这就需要编剧的国际化视野与创作,在主题利益上寻找到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与人类共同终极命题的契合点,以现代语言和产业化思路创造能够让全世界接受的中国影视剧。有中国元素和世界眼光,让中国故事通过世界表述,让全球观众接受,既经得住历史检验,也能受当下观众喜爱。
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能使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形成不断增强的新局面。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复兴,伴随着文化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支撑。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中,民族前进的每一个印记都闪耀着文化光芒。
现阶段中国电视剧出口发展新举措
2013年3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其中谈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热播,立刻引起满堂强烈反响。制作方华录百纳的法务总监赵芸芸表示,这次很看重这种“无形的推动”作用,公司未来虽然不会百分之百面向海外投拍一部电视剧,但是一定会在投拍的先期计划中考虑到海外市场因素。
时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正在合力把10部电视剧、52部电影、5部动画片、4部纪录片这样规模的国产影视剧作一起译制并推向非洲,以此开启中国电视剧输出的新时代。数月之后,中国电视剧在非洲形成的良好传播效应即将被全面扩大。预计今后3~5年内,中国将把优秀的国产电视剧逐步推向非洲:2013年,范围首先定为15国,明年计划达到30国,直到遍及与我国建交的所有非洲国家。其推广形式还都在探索中,国际台、央视的电视剧总公司和其他涉外企业都在寻找各自资源,力求电视剧通过当地主流电视台播出。据相关人士介绍,在初期这些电视剧都将以免费形式播出,是出于培育市场的考虑。
未来,中国电视剧出口将不只是面向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在申请,准备在影视译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非通用语译制基地”,计划利用国际台的各种非通用语专业资源,为将来国产电视剧全面出口提供平台。
在国际上最能够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是中国文化,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国电视剧产品。试想如果中国电视剧能够如同韩剧、美剧那样,拥有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那么电视剧的“马太效应”也就随之而来,就可以成为民族精神和现代情怀的综合文化载体,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大国的国际地位。
(作者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有限公司策划高级主管、编剧、责编)
【注释】
①郭艳民:《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第87页。
②李怀亮,万兴国:“中国影视文化产品‘走出去’的问题与对策”,《现在传播》,2011年第11期。
责编/韩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