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早间新闻选题特色

2013-12-29杨璐

新闻世界 2013年10期

【摘 要】1993年《东方时空》成为我国第一档早间新闻节目,继此,早间新闻节目开始涌现。如中央一套的《朝闻天下》、广东卫视的《广东早晨》、辽宁都市频道的《新闻早早报》、河南卫视的《河南新闻联播》以及贵州卫视的《贵州新闻联播》等。其中,辽宁卫视的《第一时间》开播至今已经十三年之久,可以说,从创办节目到节目成熟,《第一时间》已经在新闻选题上形成一定特色。

【关键词】早间新闻 选题特色 《第一时间》

一、《第一时间》概述

从2000年开播到现在,《第一时间》经历了风风雨雨,节目几次改版更新就是为了把全新的《第一时间》呈献给喜欢它的朋友。升级后的《第一时间》在每星期一至星期六6:30直播至8:00,星期日6:30直播至7:40。在节目流程安排上,《第一时间》将整场节目分为新闻上半场和新闻下半场,还设置了很多小版块,如“今日点睛”、“24小时最新闻”、“今日最新”、“晓明堂”等。其中天气播报更加贴心,每隔三十分钟播报一次天气情况,还分享一些出行或者生活上的小知识,带给即将出门上班、学习的人们更加准确的信息。

与以往的早间新闻节目不同,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整个节目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感觉。从采访记者到编导人员,整个团队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七岁,阳光帅气、端庄靓丽的年轻主播深受电视观众的喜爱。民生新闻是《第一时间》新闻选题的主旋律,内容也涉及文艺、体育新闻和国外一些新鲜事等。《第一时间》的口号从“第一时间,念念不忘观众”到“把握第一时间,拥有美好一天”,无不体现着新闻的“三贴近”原则和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原则。

《第一时间》的电视画面制作还注意诸多细节。比如,电视画面右下方循环显示辽宁省内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即使在播出广告时,电视画面左下方的二维窗口里显示的是正在做体操的主播,这使得观众一边耐心等待节目的播出,一边跟着主播做健身操。它秉承着为普通百姓提供“更新更全的资讯,更多更好的服务”的宗旨。

二、新闻选题的原则

早间新闻节目主要受众群体大致包括上班族、学生族、家庭主妇和一些喜爱观看新闻节目的电视观众等。所以,在新闻选题上,早间新闻节目要更加符合此类群体的口味。

1、多样性

《第一时间》的新闻选题具有多样性。虽然以民生新闻为主,但是新闻选题内容也包括影视资讯、体育新闻和一些外国的新鲜趣闻。《第一时间》的新闻上半场首先播报新华社的重要新闻,然后以省内重要新闻为主,新闻下半场多以一些轻松有趣的新闻事件为主。可以说,新闻选题从国家大事到民生小事、从国内新闻到国外新闻、从时政新闻到娱乐新闻,新闻选题呈现多样性。在2013年7月18日的节目中,报道了几十条民生新闻、国外新闻和娱乐新闻等,如“大连:母亲外出洗澡7岁男童坠楼”、“希腊民众举行24小时罢工抗议紧缩措施”等。

新闻选题的多样性,使节目更加灵活多样,克服了原有新闻节目选题的单一性,进而可以覆盖更多的受众群体,取得更高的收视率,吸引大量广告客户,带来更多的商业利润,再把更多的金额投放到团队的运作上,使节目制作更加精良。

2、时效性

“新闻时效性,即新闻在一定时间内的价值和效应。它包括新闻事实本身;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发表时间的间隔;新闻刊发的时机和社会效果。即时间性、时新性和时宜性。”因此,时效性是争取获得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关键,如果一个新闻事件不及时报道,也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该节目是清晨直播的早间节目,所选择的新闻事件多发生在该节目播出的前一天,有的是节目播出的当天清晨发生的事件,甚至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会出现紧急特殊事件的情况,这个时候《第一时间》会选择插播该条新闻。可以说,本节目的新闻选题特别注重时效性。

3、贴近性

贴近性是《第一时间》所遵循的一大原则。《第一时间》以民生新闻为主,尤其以辽宁省内、沈阳地区的民生事件作为新闻的报道内容,该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也是以辽宁省内、沈阳观众为主,所以播报的新闻内容与观看受众相对应。

所谓贴近性是指“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新闻选题要贴近实际就意味着新闻报道必须是真实的;贴近生活,只有与生活问题密切相关的新闻选题才更能引起受众的关注;贴近群众,群众是人民的主体,人民的事没有小事,受众观看新闻遵循接近性原则,尤其指生活区域和心理层面的接近,所以群众会更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比如2013年7月17日播出的关于“省会沈阳强降水过后,交通如何保持流畅”的相关话题等。

4、实用性与服务性

实用性与服务性是《第一时间》所遵循的另一大原则。该节目宗旨就是为观众提供“更新更全的资讯,更多更好的服务”,所以在节目风格上更加凸显了实用性和服务性。在板块设置上,“晓明堂”等一系列板块和观众分享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并提供一些简单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法,帮助观众解决在衣食住行上遇到的困惑。比如,2013年7月15日的节目中,有关于“如何选择化妆产品”的话题,2013年7月18日节目中有谈到“酷暑天气怎样护理产妇“、“玩手机易患颈椎间盘突出”等。

早间新闻之所以深受观众喜爱,与它的实用性与服务性是分不开的。电视节目的功能之一就是具有教育功能,使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还能学到知识,因此早间新闻节目在无形中做了知识普及的工作,进而增长了电视观众的鉴赏能力,使得受众对早间新闻选题的期待越来越高,促使节目自身要打碎与重塑来升级。

5、趣味性

《第一时间》的节目口号是“把握第一时间,拥有美好一天”,可见,《第一时间》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观看节目开启新的美好一天,具有趣味性的新闻可以成为受众一天的谈资,所以,新闻选题很注重趣味性。比如,《第一时间》会选择一些外国的奇闻趣事,还有一些网络上既具有新闻性又带有趣味性的视频等作为新闻选题。

趣味性不仅可以表现在新闻的内容上,还可以表现在新闻的语言上。早间新闻节目很可能是电视观众当天收看的第一个电视节目,一档节目的风格基调完全可以影响观众一天的心情,所以体现趣味性的选题是《第一时间》节目中必不可少的。比如2013年8月22日的节目中,报道的“寝室四人同年同月同日生”、“熊猫照了彩色照片”等。

三、新闻选题存在的问题

清晨时段的新闻节目,由于播出时间的特殊,所以把握好整个节目变得特别重要,且在新闻选题上也要很慎重。各大卫视争抢收视率时,早间新闻既要符合受众的观看心理,又要赢得良好的收视。基于复杂的要求,《第一时间》在新闻选题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1、娱乐化

娱乐化的新闻选题是各大新闻节目现阶段的一个新闻选题倾向,但新闻节目过度娱乐化的主要原因就出在新闻选题上。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信息速度相当快捷,而且我国的“把关人”制度不够完善,受众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新闻选题走向娱乐化。早间新闻类节目在弱化新闻硬度的同时,不要忘了新闻的实质,培养高知识水平和高欣赏水平的受众,是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完成的任务。

2、缺乏深度

早间新闻节目采用“说新闻”的形式逐步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报道趋势,“说新闻”让新闻传播带有口语化的色彩,边听新闻边做事,这样使晨间忙碌的受众依然可以获得信息。但是,“说新闻”的这种方式仍然存在它的缺陷。例如,《第一时间》报道每一条新闻需要时间大致在两至五分钟,加上采用“说新闻”的报道方式,这样使新闻略显缺乏深度。好的新闻不止于平面阐述,要把平面的新闻事实作成立体化的新闻。新闻需要深度、广度和宽度,多选择一些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的新闻选题,做出的新闻才更有深度,节目才能更加完善。

3、同质化

“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然而今天,新闻报道的选题上也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且日趋严重。早间新闻类节目竞争越来越激烈,增强独家新闻意识,避免同质化的新闻选题,这样的节目才更能够吸引受众的关注,才能够在日渐趋同的早间新闻类节目中突出自己。

四、新闻选题的改进策略

1、选择新闻适度,软硬新闻结合

《第一时间》新闻选题虽然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是整场新闻节目仍以民生新闻为主,选取题材多为百姓生活中人情味较浓的社会新闻,国内外重大新闻、时政要闻和经济新闻只占一小部分。媒介作为向电视观众传递以及表述新闻事实的中间介质,就有责任将与人民群众重大利益相关的政策传达给广大受众,所以早间新闻不能完全忽略新闻的硬度。硬新闻涉及党和国家重要的方针、政策的决定与变更,国际环境,物价水平,投资理财,医疗卫生,自然灾害等。此类硬新闻可以在大众百姓面临重大生活选择时提供一些较为有参考价值的依据。相对而言,软新闻则是指在时间方面没有特殊的规定,形式上通俗,为电视观众提供轻松娱乐、拓宽视角、增长见闻、陶冶情操的社会新闻,它多注重人世的人情冷暖和事件本身的趣味性,没有时间的压迫性,多属于延缓性新闻。硬新闻与软新闻两者缺一不可,这样的新闻选题既做到向受众传递国家的重大方针和政策,又不失民生新闻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2、增加深度报道,挖掘新闻事实

口语化报道新闻成为早间新闻节目的一大特色,“说新闻”的方式比原本正规化的早间新闻节目显得更轻松、更活泼,但是这种新鲜的报道方式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说新闻”的报道方式,让整个新闻事件在短短几句话中播报完毕,新闻事件过于简单的呈现给受众,媒体缺少对新闻事件的进一步的点评,仅仅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对于具有特殊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媒体应该选用更为深入的报道方式,包括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一期节目中,短短两至五分钟不能够完全解读事实的新闻,那么就将这样的新闻做成连续式的报道和追踪式的报道。多期节目中的一些新闻事件具有共同性质,反映的问题呈现一致化的倾向,这样的多个新闻就可以做成专题报道。多样化的报道方式,能够突出重大新闻,深度挖掘新闻的事实,抓住侧重点,使得早间新闻节目不过于呆板和沉重。

3、新闻选题独特,树立独家意识

现如今,更多的人们开始喜欢在早间“打开电视听新闻”,所以各大卫视都抢占早间时段制作新闻节目。想要在同类的早间新闻节目中具有区分度,辽宁卫视《第一时间》应该在选题上做出革新。首先,明确本节目的选题理念,理清选题思路。早间新闻不等于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并不等于“谁家水管坏了”、“哪个小区物业不负责任了”、“谁家的宠物走失了”等,这样平常生活中不具有新闻价值的小事。新闻选题的重点应当放在群众热切关注及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上,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农业问题等。其次,突破同质化的选题,使节目更有辨识度。一个媒体的好坏与其新闻敏感度是分不开,在报道新闻追求时效性的同时,还要想到其他家媒体是否同样会选择该选题,会选择该选题的什么角度,应该增强独家新闻意识,要敢于选择其他家媒体不会报道的选题,敢于从不同角度报道相同选题。

结语

我国的新闻节目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但是,与其他传媒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早间新闻类节目才刚刚起步。从1993年至今,短短二十年时间,我们首先要对早间新闻类节目的发展给予肯定、支持与鼓励,它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从整体上来看,辽宁卫视《第一时间》在同类节目中相当优秀,它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与整个节目组的每一位成员是密不可分的。希望《第一时间》利用自己的优势与特点,改善自己的劣势,创造个性化的品牌节目,一步步形成全新的新闻理念和良好的经营运作模式。在不久的将来,呈现给观众更好的新闻早餐。

参考文献

①晁阳,《浅谈新闻的时效性》[J].《新闻知识》,2001(3):33-34

②芦莉菲,《浅析出版竞争的“同质化”》[J].《中国图书评论》,2005(3):9-10

③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④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⑤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⑥林洁霞,《论如何开发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领域》[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作者: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学2010级学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