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队伍建设 开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2013-12-29刘磊

新闻世界 2013年10期

一、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意义

1、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理论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经济转型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可以预测文化产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要求。2013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对于开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对象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工作成效最终体现在基层。基层宣传文化队伍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中的重要力量,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实党的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2、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一项基础工程、战略工程,是加强全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方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工作做到基层、做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是广泛地宣传动员群众,最大限度凝聚人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高科学化水平,就是加强统筹协调,更加关注基层、重视基层,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整体推进①。

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是扎实做好基层工作、维护和谐稳定政治局面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做好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繁荣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工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宣传文化干部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在最终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在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既要具体组织实施重大宣传任务,又要负责化解棘手复杂的思想矛盾,同时还要做好大量宣传文化阵地的维护和管理,等等。实事求是地说,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队伍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来,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发展较快,素质能力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目前,全国乡镇街道文化站约3.8万个,占乡镇级区划总数的92%。基层文化队伍总计约391万人。专职人员共24万余人,其中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剧团约16万人,占总数的67%。在乡镇街道文化站8万人,占总数的33%。兼职人员约367万人,主要是村文化室(社区文化活动室)工作人员及业余文化团队等②。

2、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力量相对不足,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保障力度不够大,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低,工作条件、人员待遇和设施装备等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宣传文化干部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按照国家干部交流使用机制,从宣传文化系统之外转入的干部较多,真正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科班出身的较少。由于当前客观形势的变化,无疑对现有的宣传文化队伍切实承担起宣传文化工作使命提出了巨大挑战。

(2)基层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现有投入力度已满足不了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用于人才队伍引进培养,造成人员配备不齐,各类协会、组织等基本靠自筹自支,导致基层文化团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也无法组织开展更多的活动。

(3)宣传文化人才总量尚显不足,缺乏拔尖人才。现在社会矛盾多发,而且主要集中在基层;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和利益诉求也比以前复杂,对基层宣传文化干部的能力素质的要求比过去高。可是受编制、经费等问题限制,导致基层文化人才总量不足,应对大量的工作任务难度很高。按照文化部出台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标准》,每万人应拥有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编制2人以上③。以杭州市为例,全市700万常住人口需1400人,但目前全市县级和城乡基层在编文化服务人员只有965人,还有较大缺口。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高端宣传文化人才引进困难,专家型技术人才不足,缺少真正懂策划、有创意、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专业人才和领军人物。

(4)乡镇宣传文化干部老龄化现象突出,人才梯队形成断层。特别是文化站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也相对老化,往往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新老文化工作者“青黄不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以北京市、杭州市和淮南市毛集试验区为例,北京市目前全市28600多名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了56.2%,大专以下占43.8%;杭州市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这两级,具有本科、大专学历的,八城区占49%,而五县(市)只占17.6%,且高中学历以下的在县市比例相当大,达到了48.4%;淮南市毛集试验区共有34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40岁以上14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2人,大专学历12人,高中及以下学历10人。

(5)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升矛盾日益突出。在各地宣传文化部门,目前副高及中级职称岗位基本已满,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大都在一线挑大梁,发挥作用比较好,但受名额所限,他们多年晋升职称无望,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以淮南日报社为例,按照人社局核定标准,专业技术岗位副高13名、中级34名;政工岗位高级1名、中级2名。目前,专业技术岗位副高、中级职称和政工高、中级职称均已用完,很多长期在一线工作的年轻人够条件,因没有职称指标,无法评定中高级职称。

三、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对策

1、加强培训,注重提高宣传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

县级和城乡基层队伍加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要认真组织好各类宣传思想干部培训,采取邀请专家学者授课,选派优秀干部到上级单位挂职学习、到国内名牌高校进修学习等多种路径,提高宣传思想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

2、加大投入,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贯彻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大对区县、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人员待遇,加快基层特别是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设立宣传干部教育培训、文化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研究出台专门补贴办法,对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给予一定经济补助④。在财政投入上,要进一步明确每年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及设施经费投入所占文化事业经费总额的比例和每年的递增比例,确保可持续发展。

3、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优秀人才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选好人用好人。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拘一格选人,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宣传思想文化人才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各类文化人才脱颖而出,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尽快形成一批专业强、业务精、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进“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加大对优秀中青年人才特别是领军人物的培养与扶持力度⑤。

4、服务农村,改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年龄知识结构

充分利用国家大学扩招的成果,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吸引大学生到基层从事宣传文化工作,选派基层宣传文化干部到高校参加宣传文化专业学历教育,从而改善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年龄偏大和知识结构老化问题。鼓励和吸引文化体制改革中专业院团分流人员到基层文化机构工作;各地文化馆、站的空缺岗位,要优先安排有一定专业特长的专业院团分流人员,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例如,福建省2006年建立“县聘、乡管、村用”制度,开始在全省行政村建立一支扎根基层的文化协管员队伍。

5、创新机制,职称评定向基层倾斜

积极探索并建立基层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制度,在职称评定、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时注重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倾斜。在文化先进集体、单位、工作者表彰、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选拔表彰、成果评奖、课题研究、重点项目等方面向基层文化单位和工作者倾斜。

我们坚信,在全党全社会的合力推动下,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关键问题、强化工作措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会不断增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会呈现新局面!

参考文献

①刘云山,《努力开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党建》,2010

②④欧阳雪梅,《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武陵学刊》,2011

③互联网,《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的通知》,http://www.ba-

idu.com/link?url=EgyiiNODmjRI4xRck-

E0VQUiyrspgh5stpIGvjkPr

⑤胡苏平,《把握导向 凝聚力量 奋力开创2011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前进》,2011

(作者单位:淮南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