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

2013-12-29李少华

新闻世界 2013年10期

【摘 要】报纸的头版是影响报纸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决定着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本文结合《淮北晨刊》的头版版式,分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头版的导读功能。

【关键词】《淮北晨刊》 头版 导读

报纸的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它漂亮不漂亮,吸引人不吸引人,是影响报纸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厚报时代”,头版常常以“导读版”的形式出现,因为,它决定着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长期以来,《淮北晨刊》非常重视对头版的打造,不断摸索它的编排规律,提升编排质量。在经历了六次改版后,《淮北晨刊》现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头版版式,成为淮北读者熟知的“晨刊面孔”。但随着各种影响新闻传播因素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发挥头版的导读功能,仍将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淮北晨刊》导读的主要形式

目前,《淮北晨刊》的导读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形式:

纯标题式导读。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心理,导读标题用非常简洁的文字集中概括报道中引人注目的主要内容,言简意赅。如2013年5月6日《淮北晨刊》头版的两条导读是“今年我市计划招收4000中专生”“南京两学生不堪压力自杀”,它们直白而又醒目地表述出正文中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提炼出了新闻的精华。

“标题+提要”式导读。它以反映新闻核心内容的标题为统领,配以全文的要点,从而使导读内容更丰满,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复杂的新闻内容。如2013年4月28日一条关于中国(淮北)食品博览会的导读,主打标题是“食博盛会 相约淮北”,分别配有三个提要题,把食博会的几项主要内容概括了出来。

“标题+提示”式导读。它既有导读标题,又简单提示新闻或文章内容。提示与提要不同,提要介绍全文要点,提示则通过提供背景、设置悬念、点明内容与读者的关系等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如2013年5月3日的一条导读,标题为“今年高招志愿填报时间有变”,提示为“志愿填报时间为:文理科提前批次、自主选拔录取的院校和艺术、体育类院校是6月26日……”

“标题+图片”式导读。它有标题或简语,又用相关图片予以配合的方式,介绍所发导读的内容,简洁精炼的文字与形象直观的图片相得益彰,比单纯的文字式导读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淮北晨刊》的此类导读,主要用于头版的主打图片或其他重要新闻。

二、《淮北晨刊》导读的编排技巧

一般来说,导读具有如下功能:一、引导阅读,使报纸更易读,节省读者时间。“货架式”的编排,能使读者按图索骥,快速找到相应的新闻信息;二、推介新闻,提升读者阅读欲望,吸引读者购买报纸。头版这张报纸的“脸面”是否精彩抢眼,不仅直接影响读者对报纸的第一印象,更直接影响报纸在零售市场的销量;三、美化版面,增强视觉冲击力,扩大新闻信息量。设置导读可以改变版面文字过多,缺乏生气的状况,使版面具有层次感,同时在有限的版面内,导读所承载的信息量大大多于其他版面;四、提高报纸发行量和增强广告吸附力。报界流行“三米五秒”的说法,即“要让读者三米之外注意到,五秒钟之内决定是否购买。”报业竞争实践证明,要达到这个效果,报纸导读版的版式和内容起关键作用。

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导读,让它们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淮北晨刊》准确把握读者阅读心理,并结合导读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概括精当,放大新闻亮点

由于导读必须等到其他版面的稿件都编辑好后,才能制作,而它的版面位置又处于整份报纸的最前面,因此最先对读者产生作用。读者总是先浏览导读,然后才在其引导下阅读标题和正文,所以导读不仅要让读者先睹为快,更重要的是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使读者一眼看去,就想进一步阅读。这就要求制作导读时,要善于把新闻报道中最重要、最吸引人、最具有冲击力的内容概括出来。

2、简单明快,增强导读易读性

“一看就懂”是制作导读的基本要求。冗长的标题极易淹没新闻亮点,削弱对读者的吸引力,每一条导读都应当尽可能地用简短的文字准确表述报道内容。切忌堆砌华丽词藻,讲求通俗易懂和语言的朴素美。

3、活泼生动,增强导读亲切感

导读生动活泼,往往能使读者产生阅读愉悦感,还可以使新闻事实更加形象化,便于读者理解新闻。“猫乎?鼠乎?”这一导读,就把私家侦探屡屡获刑这一新闻的主要事实,形象地表述了出来。

4、藏而不露,调动读者阅读欲

导读是通过提示内容以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新闻正文的,但如果过于详细,读者浏览导读就可以清楚了解报道内容的话,便难以发挥调动读者阅读欲的作用。所以导读不宜过细,不能把话说尽,既要简单提示内容,又要含而不露,使读者带着悬念关注正文。导读“光绪之死:慈禧因为皇位继承下砒霜?”以问号出之,设置悬念,使读者欲罢不能。

5、精制图片,增强版面视觉冲击力

图片是版面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元素,如果头版没有图片压阵,它吸引读者眼球的功能将大打折扣。晨刊总是把优选出的图片拿到头版,而这张图片必须达到两个标准:好图片、好新闻。同时把它做大、做足、做抢眼,打造成头版的主打新闻。导读“摘肾救女”配发了一张大幅照片,图中新闻主人公斜靠在小屋门口,神情陌然,画面背景明暗相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很好地烘托了新闻的主题。

三、头版导读编排的禁忌

禁忌一:导读标题照抄原题。虽然报纸导读与新闻标题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都要表述新闻内容、提炼新闻精华、都要单独标出、突出醒目等等,有时导读会直接套用新闻或文章标题,但我们不能因此把导读等同于新闻标题。相反,它是立足原有报道,对新闻标题的再创作,一般比原标题更简洁、更生动。它不强求比原标题拥有更多的新闻要素,只要能把最亮的新闻点表达清楚即可。

禁忌二:版面用色过多过滥。有的编辑在制作导读时,喜欢运用色彩对导读标题进行装饰,或大量配发图片,以到达增强导读效果的目的。这种做法不是不可以,而是要把握度。从当前版面设计的发展趋势看,报纸色彩的运用正趋于保守,很多报纸都在努力减少因颜色底纹和过多图片造成的视觉干扰。因此,导读版色彩与照片的运用要讲究科学,“浓妆淡抹”总相宜才行,否则过度运用色彩和配发照片,版面就成了花哨的“调色版”。

禁忌三:导读标题密集使用。头版导读数量多少为宜?目前业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要保证导读版的信息量,导读的数量不宜过少,但也要考虑版面的美观,一般情况下7到10条为宜。另一种观点则是基于“三米五秒”理论提出的,即导读版主要是为了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只需做强版面视觉冲击效果,突出版面中的两三个重点就行,无需太多的导读。笔者以为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都失于偏颇,导读条数过多过少,都有过犹不及之嫌。因此导读条数应在4到6个为宜。

禁忌四:连续多期一个面孔。作为报纸“脸面”的头版应该精于设计,在保持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富于变化。在导读标题位置摆放上、横竖图片选择上、色彩使用上、图画设计上等,都应该常变常新,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否则连续多期都是一个面孔,读者会感到审美疲劳,编辑也会有“江郎才尽”的嫌疑。

尽管《淮北晨刊》在头版导读编排工作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广告占据头版大量空间,且广告色彩杂乱,严重影响头版导读的整体效果;地方优质新闻图片相对缺乏,主打新闻图片难满足版面需要;有的导读标题不够简洁,形式单一,缺乏变化,不能很好地发挥导读功能;富有创意的版面不多,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要编辑部门和广告部门及时沟通,合理设计和安排头版广告量及广告位;记者要勤于深入基层,多采写一些鲜活和新闻价值大的新闻,并多拍摄优质的新闻图片;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在版面创新上仍需多下功夫,才能使我们的头版精彩不断。

(作者单位:淮北日报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