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尔乔内:与菲亚特一起走过的十年

2013-12-29姜皓瀚

汽车纵横 2013年5期

近年来,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几乎成了豪华车中的传奇。销量连年增长,就连金融危机都未对其产生过多影响,高额利润和备受追捧的市场对于每一个汽车企业来说,无疑都是羡煞旁人的理想产品。不过这些超级跑车所归属的一个叫“菲亚特”的意大利汽车集团,在过去的十年里却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挣扎和探索,最终因为两个人才得以有了今天的荣光。

病入膏肓的菲亚特

菲亚特,这家在中国走得并不很顺的汽车集团,旗下囊括了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蓝旗亚四家大名鼎鼎的超级跑车品牌。作为一家综合工业企业集团,它几乎成了当今意大利工业的惟一代表。然而,这家意大利汽车巨头自2000年以来却陷入了停顿。2000年到2004年,菲亚特几乎连年亏损。

除此之外,这家带有家族色彩的老企业隶属的阿涅利家族,接连不断地爆出丑闻。无论是乔瓦尼·阿涅利二世的女儿与她的亲生儿子争夺遗产,还是2001年继位集团副总裁时年24岁的阿涅利二世外孙拉普在2005年被发现与变性人厮混时因吸毒差点丧命,都加剧了公众对菲亚特的恶劣印象。阿涅利家族内部的明争暗斗以及糜烂的私生活,使商业上极度萎缩的菲亚特,在企业形象上也一落千丈。

成立于1899年,历经1个多世纪的意大利“巨人”菲亚特彼时四面楚歌,拉起了尖锐的红色警报。背负66亿欧元的债务;三大主要信贷银行的贷款已经达到极限,无法贷到款;供投资者参考的著名信誉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声称要把菲亚特的债券评级降为“垃圾”等级。

不甘心的阿涅利家族病急乱投医,2003年之前,短短几年内换了四位CEO。在任仅6个月的短命CEO康特里拉离职时,坊间对菲亚特顽疾的揣测有三点,一是菲亚特面临严重财政困难,二是管理层混乱,三是集团内部劳资双方矛盾尖锐。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家当时称,“重新启动菲亚特是如今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彼时的菲亚特是一颗烫手的山芋,庭院深深,濒临灭亡。

就在这时,马尔乔内出现了,像是一道光照在了这头快要瘦死的骆驼上。

马尔乔内的回春妙手

马尔乔内于1952年出生在意大利基耶蒂。1966年,他随父母举家移民加拿大,在多伦多开始了移民生活。小马尔乔内才能出众,他是Briscola(一种意大利传统纸牌游戏)高手;他天生记忆力超群,学习讲究方法,尽管从不在功课上花很多时间,却总能得到好成绩。他先后在加拿大温莎大学获得商学学士学位,在多伦多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又在约克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还在温莎获得了商业管理硕士学位。

“乍一看,马尔乔内很像某所小人文学院的文科教师,蓬乱的黑发梳向一边,一套从不更换的蓝格子衬衣配黑色毛衣,钟爱的香烟从不离身(美国的万宝路或意大利的Murattis)。”一位见过马尔乔内的国外媒体这样描述道。马尔乔内喜欢研究生讨论班式的谈话方式,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马尔乔内提及了卡尔·马克思、艾伯特·爱因斯坦、弗里德里希·尼采和罗纳德·里根。他喜欢收藏制作精良的瑞士手表,拥有几辆法拉利跑车。

学哲学出身的马尔乔内虽然内心忠于学术,但他的思维模式绝对是商业化的。他将推销员的魅力与精算师的分析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并不羞于向别人展示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

在工作方面,他有一张近似完美的履历表。1983年到1985年,马尔乔内在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德勤以特许会计师的身份工作,专管税务。之后3年,他为多伦多包装公司LawsonMardon集团工作,从主管会计师一直做到集团企业发展部门主管。1989年到1990年,辗转数家公司,最后在瑞士Alusuisse公司登上了CEO一职。

2002年1月,马尔乔内又跳槽为瑞士通用公证行(SGS)CEO。期间,他一举裁减了该公司850个办事处的大部分员工以及一半以上的管理层,大刀阔斧,惊心动魄。神奇的地方在于,他上任一年后公司就恢复了赢利,这一点,让深陷泥潭的阿涅利家族一见倾心。

在2003年的一个夏天,阿涅利二世的弟弟翁贝托约见了马尔乔内,两人刚一坐下来,翁贝尔托就知道:菲亚特的未来在眼前这个人身上。

2003年,BnTofEIudRzRcnZBrLIEww==时年52岁的马尔乔内加入了菲亚特董事会,负责监管公司的改革事宜;次年6月,他成为菲亚特CEO。

在马尔乔内2004年接手菲亚特时,这个企业一天就要亏损240万美元。在他的带领下,2005年就实现了盈利,2006年成立菲亚特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自那时起,到了2007年,菲亚特全球销售汽车223.4万辆,利润达到了21亿欧元。而在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2008年,菲亚特利润仍达17亿欧元,成为少数几家仍可实现年初目标和赢利的汽车厂商之一。

清醒的工作狂

“工作让我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无时无刻不在处理事情。”当员工们给马尔乔内打电话或者发邮件后,他总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内做出决断。马尔乔内式的管理方式决不允许折中出现。他的下属们说,他总是在工作。“我现在的生活方式确实是在透支身体,肯定会对将来产生影响。”这位CEO希望他不分昼夜的工作热情能够影响到整个公司。

在旅行途中,马尔乔内总是用他的六部黑莓手机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目前,他的妻子已经离开意大利,和两个儿子居住在瑞士的家中。

在这么疯狂的工作背后,是马尔乔内对自己职业的期望。进入菲亚特之初,马尔乔内就曾经发誓,如果到了2007年还是无法赢利,公司就应该炒他鱿鱼。

除了努力工作,他还露了几手惊世骇俗的“手段”。

在马尔乔内刚接手菲亚特的时候,菲亚特正和通用维持着一段貌合神离的婚姻。2000年3月,通用汽车以24亿美元收购了菲亚特20%的股权,同时菲亚特也获得通用汽车5.1%的股份。由于北美业务的亏损,通用汽车自顾不暇,后续条约无法兑现。2005年,马尔乔内硬生生从“底特律斗士”通用汽车CEO瓦格纳手里为菲亚特争取到了约19.9亿美元的“分手费”。这笔费用对濒临破产的菲亚特来说简直性命攸关。

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马尔乔内迅速着手菲亚特的内部改造,从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到汽车生产线,重新打造了菲亚特“锈迹斑斑”的庞大机构。之后,马尔乔内立马开始向外寻找合作者。第一个合作者是福特,两家合作生产了新型菲亚特500和福特Ka。接下来,他又跟印度汽车制造商Tata合作,巩固了菲亚特在印度和东南亚的地位。

他的另一个“手腕”便是2009年收购克莱斯勒,这是一桩让人目瞪口呆的跨国收购,甚至让退休在家的戴姆勒前任总裁施伦普惊讶地打听马尔乔内的身世——要知道,12年之前,施伦普发起的这桩收购不仅让戴姆勒失去豪华车领袖地位,一度险些甚至让这家豪华巨头深陷亏损泥潭。

菲亚特联合克莱斯勒之后,马尔乔内毫不犹豫地废除了克莱斯勒保守的企业组织模式和行政管理系统,用单层管理方式取而代之,让自己处于管理的顶层。

菲亚特在改变

2005年9月,意大利著名设计师事务所Pininfarina的掌门人拉曼乔迪(Lorenzo Ramaciotti)的退休申请被公司批准,这位曾为多款备受推崇的法拉利车型操刀的设计大师,本打算在归隐田园之后拿出时间写几本有关汽车的书,而不是再亲手绘制设计图。

然而世事多变,2007年的一天菲亚特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约他会面,请他出山执掌菲亚特设计中心。当时,菲亚特旗下销售的菲亚特、蓝旗亚、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等多个品牌车型已然了无新意,马尔乔内希望拉曼乔迪能给菲亚特的设计带来一些时尚气息。拉曼乔迪欣然接下了这桩差事,不过他原计划在这里不会超过两年,但一待就是六年,直到现在。

2009年,在菲亚特取得与克莱斯勒组建的联合体控制权后,马尔乔内要求拉曼乔迪在克莱斯勒车型片粗犷的美国风格中增加时尚感,比如道奇的拓远者和吉普的牧马人。“我们必须创造一种可以让美国和意大利两种文化并存的时尚风格。”今年65岁的拉曼乔迪如是说。说这话的时候,他正在位于都灵米拉菲奥里镇上的菲亚特车间里。

同时担任菲亚特和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的马尔乔内期待拉曼乔迪能够帮助公司提振业绩。目前,菲亚特在意大利的工厂开工率只有五成。去年其欧洲业务亏损大约7亿欧元(约合9.1亿美元)。菲亚特计划在2016年底推出16款在意大利生产的车型,其中包括一款吉普、六款玛莎拉蒂和八款阿尔法·罗密欧。在拉曼乔迪的带领下,菲亚特基于500超小车型设计出代号为500L的宽大版。这款今年将在美国推出的四门车型与500型一样,车头采用了短圆而上翘的处理,配上大眼前灯,除此之外车内空间也扩充了一倍有余。他为阿尔法·罗密欧设计的是掀背式后轮驱动的两座车4C,拉曼乔迪认为阿尔法系列车型之前的设计缺乏自身特点,他希望以后在这方面予以加强,突出品牌的自我特质。

拉曼乔迪供职宾尼法利纳三十年,期间曾负责多款世界最抢眼改装车型的设计,如法拉利612 Scaglietti,有媒体评价“这款车的设计避免了该品牌大部分车型虚张声势的傲慢风格,创造了经典”。宝马汽车前设计师主管克里斯·班格尔评价拉曼乔迪时说:“他对于汽车设计和汽车历史的了解程度,鲜有人能出其右,他是真正的大师。”

马尔乔内给拉曼乔迪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让拥有多个品牌的菲亚特保持设计风格上的多样性。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拉曼乔迪表示,他们的计划是强化菲亚特作为引领风尚、具有意大利式设计基因的中小车型制造商的形象。同时,保持克莱斯勒和道奇这两个品牌对传统美国买家的吸引力。

不过菲亚特的现状并不乐观,由于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菲亚特在欧洲的销售很可能出现连续第六年下滑,积极有效地开展海外业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中国成立菲亚特一克莱斯勒设计中心的计划已经被提上日程,此外还将进一步扩大帮助其赢得了四分之一当地市场的巴西设计中心。在中国,菲亚特似乎错过了盛宴的高潮,不过它正在不遗余力地加以追赶。去年夏天菲亚特长沙新工厂正式投产了“菲翔”和道奇Dart车型,Dart就是拉曼乔迪团队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喜好特点设计的。有媒体评价,在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业务整合的关键时期马尔乔内起用拉曼乔迪,此举将为打造共生互补的品牌形象发挥关键作用。

自2009年6月菲-克联盟成立至今,克莱斯勒扭亏为盈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马尔乔内对此毫不谦虚:“我总是能够达到自己预期的数字,肯定能完成克莱斯勒的五年盈利计划。”2012年,菲亚特集团全年汽车发运量达到420万台,同比上涨6%;营业收入达到840亿欧元;营业利润实现38亿欧元,营业利润率为4.5%。

“这就像是在走钢丝,下面则没有铺设安全网。他既没在菲亚特,也没在克莱斯勒公开指定二号人物。而且,也不会有很多人选择效仿他的模式。”欧洲媒体评价道。无论有没有人看懂他,报表上的数字总不忘提醒人们,他是一个“掉落凡间”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