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出有中国风格的汽车

2013-12-29贾红谱

汽车纵横 2013年5期

因为做红旗复兴选题,从行业专家到普通民众,采访了不少人。不论是行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很多人都表达了喜欢老红旗车的外形——大气、尊贵,富有民族特色,事实也证明了真正符合民族审美、有中国风格的红旗轿车才能真正赢得国人的青睐。4月初的一天,记者采访了红旗经典车型CA770设计师贾延良先生。

他是一个平凡的老人,和大多数退休老人一样,安静地住在北京一个普通小区的普通单元房;他又是一个不平凡的老人,是红旗经典车型CA770的设计者之一。四十多年前,还是二十多岁年轻小伙子的贾延良并不知道,他的名字将与红旗轿车和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光荣连在一起。

對此次红旗复兴,贾老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是个好时机,红旗一定能成功,中国的自主品牌一定能成功。

贾老坦诚地提出,必须设计出有中国风格的汽车,中国的汽车民族品牌才有希望。怎样设计出有中国气质的汽车造型,贾老认为必须从人才培养入手,提高造型师的中国文化修养,整车企业应该给予造型师充分的尊重,對于汽车造型的设计流程,贾老还给出了自己的诚挚建议。……朴实真挚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一个老汽车设计师對中国汽车工业的赤子之心。

培养中国自己的汽车设计师

提到红旗轿车,许多人怀念的仍然是被赋予了特殊使命,代表中国、代表一个时代的红旗经典车型。其中,红旗CA770至今仍不乏拥趸,被很多车迷作为老爷车收藏。

红旗CA770为什么能经受住四十多年的考验,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上成为不老的经典?

“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款车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而现在的很多车都不是中国人设计的。”贾老这样回答记者。

目前,在汽车造型设计方面,几乎所有的整车厂,都请外国人来做。“我感觉这是个误区。现在还行,再过几年还是不行,我们永远没有自己的东西呀!”贾老指出,必须要培养中国自己的设计师,聘用有一定文化修养、有造型能力的、有水平的人担任设计总监。

“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东西,让别国人去设计,然后冠以自主品牌。”對于一些整车厂唯外国设计师马首是瞻开发自主车型的时弊,贾老一语道破。

其实,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现在中国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其中不少有海外留学经历。可惜的是不少人都去外企工作了。

“中国的汽车造型应该从学生抓起,从中国人做起,培养中国自己的汽车设计师。”贾老激动地對记者说。

建立专门的造型艺术设计高等学府

作为资深汽车设计师,虽然离开一汽多年,但是贾老情系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多年来一直关注汽车设计领域的发展。他呼吁,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一定要建立专门的工业造型及交通工具设计的高等学府。

世界上发达的汽车大国,都有自己的汽车设计高等学府。意大利的米兰理工学院、都灵建筑学院,是享有盛誉的汽车设计大学,意大利著名的汽车品牌菲亚特、法拉利以及兰博基尼的汽车设计总监大多毕业于都灵理工大学的汽车设计、汽车制造专业。英国有拉夫堡大学、爱丁堡、考文垂等著名的工业设计、汽车设计高等院校;德国、美国也都有各自的汽车设计院校。

反观中国,现有的造型设计专业过于分散,没有一所综合性的交通工具及汽车造型的高等学府。“原来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管衣、食、住、行的设计,建筑装饰系、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都包括在里面了,但是这个学校现在并入了清华大学,教育产业化还是跨行业的产业化。林大可以有工业系、可以有室内装饰系,清华、北大都有,甚至化工学院、石油学院都有这个(造型设计),太杂了。现有的即使有一些院校设立造型专业,也是分散在各类大学中。”贾延良對记者说。

“我们国家不仅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都需要造型设计专业的人才,建立专门的交通工具设计高等学府,中国未来才有可能制造出有中国风格的汽车、飞机、轮船。”作为知名造型设计师,贾老关心的不只是汽车。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贾延良就发起组织了一个汽车造型设计培训班。1977年,贾延良找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丁和奚小朋,建议他们搞一个汽车培训班。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汽车培训班。当时上课的老师有郑可、奚小朋、何振强等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分别从一汽、二汽(东风)、上汽等各招了二十多名学员,组成20人的培训班。一汽的李铁南和二汽的造型设计师都是从那个培训班中培养出来的。这些当年的学员,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有名的汽车造型设计专家。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

传说,毕加索向张大干展示自己临摹齐白石的中国画习作时说,他最不懂的就是中国人,为何要跑来巴黎学艺术?不要说法国没有艺术,整个西方、白种人都没有艺术。配在这个世界谈艺术的,第一是中国人;其次是日本人,日本艺术又源自中国;第三是非洲人。若把东方艺术比作精美面包,西方的不过是面包屑罢了。

这话是否真实没有考证,但不能否认,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有太多的文化宝藏——彩陶、青铜器、瓷器、刺绣、京剧脸谱以及后来的明清家具等等,无不蕴藏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是造型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作为我国首次国家定型的高级轿车,CA770车身造型和内部装饰通过了国家专业部门验收、定型,是自主设计的车型,获准首批批量生产,并定为国家领导人及外宾元首级专业用车。CA770是老红旗产品中量产最多的车型,达到1300多辆。

回忆CA770设计过程,贾延良说,当时就一个念头:“这款车设计出来不能有外国车的影子。”有了这个信念,年轻的贾延良就有意识地把中国元素植入车型设计中。

贾延良一门心思扑在红旗车的设计上,在他的想象中,这款车就是一个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中国小伙子。他不断在中国文化中寻找灵感——彩陶、青铜器、瓷器、刺绣、京剧脸谱、家具等等……多种中国文化的元素聚合起来,在头脑中碰撞、聚合,经过不断的螺旋式上升,最后以中国文化的精髓贯穿起来,体现着中国审美的规律,形成了经典CA770:车身外观突破了CA72“大、平、正、方”的视觉效果,外形更加精致、协调。CA-770车身造型的线型,利用了明式家具的线脚,并结合了空气动力学的原理,车型更富有动感和整体感。车厢内饰则采用了红木,树根的切片,牛皮,织锦缎等材料,体现了民族风格。

由于CA770的造型在表现中国传统风格的同时,又遵循了工业设计的原则,更重要的是,CA770完全摆脱了美国车的影子,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因此,在当时的七个1:5的油泥模型中,贾延良的设计方案被一举选中。

1972年一汽轿车厂着手设计红旗CA774型轿车。当时省去了前期的方案评审,贾延良直接成为主设计师。为了保持10至15年后不过时,他提出了一种相当超前的方案,并向轿车厂领导阐述了国际轿车设计的发展趋势,红旗品牌精神继承的重要性,说服他们摒弃CA770上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设计。

贾老解释说,就像服装一样,汽车设计也有流行趋势,研究、把握这些流行趋势,用设计语言融入到车型设计中,才能使汽车造型不仅体现民族特色,也体现时代感。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红旗CA770开发时,已经做了风洞试验。“模型中放了好多线头,用风吹,看这些线头走向,从而了解汽车模型的风的阻力,确定我们的车如何进行合理的修改。风洞试验做得虽然比较土,但是也达到了空气动力学的测试要求。”贾老回忆说。

用中国人做设计总监

如何设计出好的汽车造型?贾老建议从企业管理层抓起:“中国人包括领导层,必须要懂得什么叫汽车造型。不懂中国文化、不懂造型,不懂人们喜欢的东西,开发出来的车肯定是错误的。”

事实上,丰田和通用的设计总监都是副总级的,属于企业的二把手。“很遗憾的是,在这里咱们现在(设计师)没有发言权,没有决定JuS2Ursc2FbPdlIaRPEB2Q==权。是什么呢?美术工人。连一个技术人员都可以领导你。”對中国造型设计师的工作现状,贾老深感亟需改善。

“在国外,设计总监是能说了算的。除了一把手,第二把手就是他了。而我们现在的整车厂,好多都是不懂艺术、不懂造型的人来评审造型。往往我是领导我说了算,很多小细节都要参加意见,比如:后面增加20,前面减掉20,不从汽车整体考虑,这样一来整体感觉就全变了。这不是胡闹吗?”谈到这些,贾老激动起来。

著名的意大利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说,我设计的汽车不可能体现更深的中国文化内涵,因为我不很了解中国文化。

贾老回忆说:“有一次,我问乔治亚罗,为什么你搞的东西都像我们看过的东西?”

他说,贾教授,你说的太好了。我要给你搞个特殊的东西,(你们)没有的东西,你们能通过吗?我只能在你们国家有的车型、有的曲线里找,我用了才能通过。

汽车造型研发方式要改变

为什么现在很多车看上去不好看呢?

事实是,现在很多汽车设计过程就是设计师先画电脑草图,领导一看:行,做!直接做1:1的模型。“决不能不做小模型,直接做1:1模型,虽然这样快,钱也好挣,做出来的车没一个好看的。”贾延良指出,“这里面缺少了一个研究、探讨的过程。”

對于汽车设计的方式方法,贾老坦诚地對记者说:“要从草图开始,一点点研究、探讨,完全正向开发。”

贾老指出,草图通过后,再做1:3、1:4、1:5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中探讨、琢磨,期间可以听取各方面意见,做出修改。而造型的真正敲定是在1:1模型。“因为很多时候1:4、1:5模型看着很好看,但是放大到1:1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曲线全变了,就全变味了。”

“经过这样一轮、两轮的完全正向开发设计,红旗车、中国车很有希望。红旗作为文化符号,是历史形成的。如果不光有红旗,如果井冈山是这样的,上海牌也是这样还有其他的车,那中国风格就形成了,”贾老兴奋地说,“中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中华民族大地上能做出好多不同风格,但是还都是中国车。比如这种是壮族(风格)车、这种是蒙族车,虽然各有特色,但是一看都是中国车。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车。这是很有意思的。”

贾老希望,各个整车厂家在汽车造型设计上可以保密,但造型艺术探讨要形成相互交流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