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竞争中前行
2013-12-29
中国汽车企业对于品牌价值提升的渴求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
在制造工艺、设计研发、综合管理等各方面的实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后,中国汽车企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品牌溢价能力”的切实影响。提升品牌力,不但可以提升品牌产品的溢价能力,而且可以快速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提高企业利润。这对于此前仅仅依靠成本和价格拼杀的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超越。
在中国汽车品牌形象提升诉求与日剧增的重要时刻,本期《汽车纵横》特别采访了长安、长城、奇瑞、北汽福田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汽车企业,其中既有勇于担当的大型国企,也有长袖善舞的民营企业;既有春风得意的成功者,也有依旧寻觅的探索者。通过揭示这些中国汽车企业的品牌塑造之路,我们力图为您展示中国汽车企业在创立中国品牌过程中的追求和探索。同时,我们也近距离观察了宝马和丰田各自如何塑造品牌,试图为中国品牌提供有益的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也欣喜地观察到中国品牌已经告别混沌期开始进入到高级阶段——日内瓦车展受到普遍关注的“观致”就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观致”的成功亮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观致”的开发成功,又一次说明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进入最后阶段,这是最接近成功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中国品牌汽车最大的困难已不是技术,也不是人才,甚至也不是钱,而是市场的认可。
的确如此,对于中国品牌来说,市场的认可就是品牌影响力,也是品牌的价值所在。中国品牌正处崛起的关键期,而且,相比以往,这一轮中国品牌的崛起强势且孕育充分,是“最接近成功的阶段”。
当然,中国品牌崛起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企业家们需要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判断力和高超的执行力。当下是中国品牌开始强势崛起的重要时刻,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的中国汽车企业,只有认识到并确认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后,才能打破命运的藩篱。
不论是长城的“一生二”,还是奇瑞的“多元归一”,或是长安的“向上突破”,以及北汽福田的“国际化”,都是中国品牌在不断探索中的现实选择,其背后所蕴藏的是中国汽车企业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品牌的未来,拥有无限多的可能。
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他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开场白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那么一刻,他会意识到,自己在青春时代所拥有的无限可能,到头来只能化作一种现实。”
中国品牌今天的探索,正是为了更璀璨的明天,谨以此献给志向远大但尚且在跋涉中前行的中国品牌的锻造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