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镇化:改革出红利

2013-12-29李迅雷陈勇

新财富 2013年1期

未来十年的经济主题中,城镇化被认为是最大的关键词。但中国城镇化面临着欠账、赶超和制度三大问题。改革可以使城镇化回归到一个自然提升过程,只有改革才能突破城镇化的现实约束。

在十八大之后的未来十年经济主题中,城镇化被认为是最大的关键词。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近50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时,经济社会变化的一大主流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将生活在城市。中国就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在一些观察家看来,执政者推动城镇化,就抓住了未来一二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变化的主流。果真如此吗?

人口、财力制约城镇化

按照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0年就开始下降,比此前的预测早3-5年。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在城市低端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情况下,是否有足够多的人口可供转移?

我们的测算表明,中国向城市可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大概只有4000-6000万。国家统计局多估了将近1亿的农民。原因是国家统计局计算的时候,没有区分全职农业劳动力,我们估计中国兼职的农民数量大概8000万(详见2012年10月号李迅雷专栏文章)。这意味着,中国未来城镇化的空间可能不大。

另一方面,中国城镇化必须要从“低端工人奉献”到“向低端工人反哺”的阶段,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公共服务覆盖更多的城镇化人口。但中国财政收入进入长期减速阶段,土地转让金收入受制于房地产调控,政府财力日益显得捉襟见肘。简单推算,全国有1.6亿外出农民工,如果全部市民化,按每人15万的费用计算,则需要支出24万亿元。如此大支出负担使得一些地方政府面对城镇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城镇化的关键在市民化

然而,城镇化不继续推进,中国无疑将陷入一个中等收入陷阱。一个8.3亿的庞大群体(农村居民和城市农民工),人均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另外一个5.1亿城市群体的1/3,如果结构固化,中国显然没有希望。

从经济结构看,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内需不足、服务业滞后、区域和城乡差距大,这些问题都和城镇化有关。问题的对策是低端工人需要从“生产因子”转变成“消费因子”,土地的“敛财功能”需要让位给“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中产阶级和城市“小资”逐渐形成并成为社会稳定力量,农村居民受益于近年来的减税和社保措施,对社会满意度提高。唯有“夹心层”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这包括1.6亿常住城市的农民工和城市贫民,以及未来还要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居民。如何让其在城市安居乐业,不至成为“流民”,是城镇化的重大课题。

按照人口普查数据, 2010年内地分别有6.7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6.7亿城市居民中,有5.1亿城市户籍人口,还有约1.6亿在城市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在6.7亿农村居民中,青少儿童(34岁以下)3.1亿,中年人(35-59岁)2.5亿,老年人(60岁以上)1亿。面对人口约束,城镇化的关键是,已进城和新转移农民工及家属的市民化。

市民化意味着,未来十年内,中国需要让现有的1.6亿农民工和即将进城的1.4亿农民工及家属过上正常的城市生活。这对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个系统工程

市民化不会自动实现。地域转变不足以实现市民化,过去十年里,数以亿计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他们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但客观上恶化了经济结构,因为他们有力生产而无力消费。身份转变也面临障碍,假设10年3亿、每年3000万居民从农村户口变成城市户口,地方政府很难配合,因为公共服务(城市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配套将遭遇瓶颈。

市民化的现实路径是:在中小城市开放户籍准入,大城市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淡化户籍壁垒,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促进就业和扶持创业,解决收入问题;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红利,给予农民更多的进城资本。

从财力角度,市民化反而增加了财力约束,因为征地补偿标准提高意味部分征地收入从地方政府转移到农民。地方本来就财力紧张,如何能应付不断增加的公共服务配套压力?

第一,增加地方政府财源,扩大征收资源税和房产税等。扩大资源税需要全面理顺资源品价格体系,因此,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是前提;第二,逐步推行财政预算阳光化,限制各级政府支出铺张浪费;第三,推动财税体制改革,使得中央与地方财权和事权更加匹配;第四,推动市政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建设主体和融资方式多元化;第五,将更多的国有股权划拨到社会保障领域,弥补社会保障缺口。

从物质角度,城镇化涵盖更广泛内容。当前日益紧张的资源能源环境,如何能满足未来8亿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多个超大城市群和城市带之间及其内部如何实现功能分工与协调?

从问题出发,我们将中国城镇化内容归结为三个方面:一类欠账问题,这和中国特殊国情或制度扭曲有关,包括,城市化人口未能过上“城市”生活,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发展中的低效高耗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分布不合理,大城市发展受限而小城市发展滞后,房地产市场不规范增加城市化成本;第二类是赶超问题,中国城市和其他国家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使城市发展更符合人居生活,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等发展潮流;第三类是制度问题,因为城镇化是个系统工程,制度改进必不可少,包括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财税体制、市政建设投融资体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改革启动城镇化红利

从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看,如果各种商品和要素能以市场化方式交易和流动,城镇化率上升是个自然结果。中国经济发展至今,人均GDP跨入中等收入水平,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直接进行需求刺激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在于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拉动产业升级。

两方面都指向要素市场化。要素市场化是实现“供给创造需求”的关键,生产潜力发挥,各要素获得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需求自然能增加;要素市场通过市场选择使资源集中到效率高的企业和产业,推动技术进步。

城镇化是实现要素市场化的推手。劳动方面,城镇化将给予全国居民更均等的社会保障,促进劳动力流动,保障劳动者权益和鼓励创业;土地方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意味着增加土地流转自由度,赋予土地使用权人更多权益;资金方面,促进民间投资意味着给予国民平等金融待遇,利率市场化使得资金价格更能反映其稀缺程度,流向更有效率生产领域;税制改革和公用事业价格改革也将促进资源能源的集约使用。财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减少政府对市场体系的干预。

改革可以使城镇化回归到一个自然提升过程,只有改革才能突破城镇化的现实约束。值得注意的是,局部领域的改革正在推进。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12月初,媒体报道发改委已向国务院上报煤电价格并轨方案。只有当类似更多改革被推出时,一个8亿城市居民、靠消费和服务业推动的巨型经济体才值得期待。

作者李迅雷为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陈勇为首席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