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思考
2013-12-29许燕
与其他年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阶段,课堂上往往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教师枯燥呆板的教学则极为厌烦。同其他课程相比,英语是学生之前尚未接触过的语言,可能会一时新鲜,但是教师如果长期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则会兴趣索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如何更好地组织英语教学,是每一位小学英语教师正在探究的问题。
一、“对话”教学的含义
英语“对话”教学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针对小学生性格和心理特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式教学方法。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相比,“对话”教学更注重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将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的。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小学生入学时间短,对于课堂的约束比较不习惯,再加上正是爱玩、爱闹的年龄,因而对于课堂枯燥、呆板的教学比较厌烦。“对话”教学作为开放教学的一种模式,更注重对小学生天性的遵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比较注重结合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龄特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其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对话”教学更注重对于英语教学氛围的营造,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符合新课程培养实用人才的目标。
三、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实施原则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要实施“对话”教学策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互动原则
互动原则是“对话”教学策略的核心,互动原则一方面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之间及老师之间的互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将学生和教师放在平等的地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学生之间的互动,能使学生之间进行比较和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师师之间的互动能使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2.情感原则
情感原则是“对话”教学策略实施的基础。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情感的培养,有助于形成融洽、和睦的师生关系,并为“对话”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情感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经常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榜样力量,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充足的语言资料,使学生能够爱学、乐学。
3.全面原则
全面原则是“对话”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保障。全面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学习慢、学习能力低的学生也能在课堂上获得锻炼。通过对学生学习差异的分析,在设置问题时注意难易兼顾,提问时可以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从而增强弱势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四、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词汇,学会用简单的日常用语进行对话。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使用“对话”教学,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1.改变教学方法,灵活记单词
小学生首先接触的就是英语单词,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是其进行交际的基础。因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单词。例如,可以进行记单词比赛,看谁记的新单词多;可以做“放鞭炮”的游戏,将学过的英语单词写在纸上,叠成鞭炮形状,让学生去“点”鞭炮,点鞭炮的同学要读出单词并说出其汉语意思,说对了学生就一起说“啪”,表示鞭炮点着,说错了学生就一起说“哧”,表示鞭炮没点着;还可以通过编英语儿歌和字谜的活动,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掌握。
2.创设情境,提供英语“对话”环境
语言学习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针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对于学生的积极发言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在生活中,鼓励学生家长和孩子一起用英语对话、听英语儿歌以及看英语节目,使孩子充分融入英语的环境中。
3.鼓励学生间交流,共同进步
小学的英语教材都是情境对话,在学生掌握一定词汇量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依照英语教材进行模拟演练。如通过同桌间互相融入角色进行对话演练,互相进行英语水平监测,发现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使学生之间能够相互进步,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
小学英语是学生词汇、语法及交际能力构建的重要时期,它能为学生后期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但是,这一时期学生正处于机械记忆阶段,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总是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使用“对话”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