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又育人,春雨润心田
2013-12-29何华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课文,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利用各种训练途径,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识层次,全面深刻地渗透德育教育。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德育渗透于教案中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思想性较高的文章,有着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细心阅读,精心思考,以利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有系统性、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例如,人教版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可通过让学生熟悉伟大人物,使学生感受到伟人的可敬,培养学生对伟人的敬爱之情。再如《挑山工》一课,可指导学生理解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挑山工身上领悟到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的精神。
二、德育渗透于题眼中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思想教育的窗口和凝聚点。在课题字眼的突破上渗透德育是很好的教育时机,这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某些体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抓住题眼展开教学,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如《可爱的草塘》一文,课题中“可爱”二字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整篇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可爱”就是全文的题眼。对此,我让学生进行了充分地讨论:文章描写了草塘的美丽景色,为什么题目是可爱的草塘,而不是美丽的草塘呢?扣住“可爱”一词进行设疑,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挖掘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这样,学生对这一题眼的旨意的理解便豁然开朗了,因此也更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更懂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激发了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豪情。
三、德育渗透于品词析句中
爱国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愫,它流露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其含义。对于某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不太直露的教学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品味,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一步步地把学生引入爱国主义情境之中,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文中写道:“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这句话中,学生可通过“两旁”“挤满”“望不见头”“望不见尾”等词看出人多,再从人多体会到伟人的可敬。“人们的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的方向。”这句话可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都”,去体会人们失去总理后的悲痛心情,从而培养学生对伟人的敬爱之情。
四、德育渗透于人物分析中
人物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有革命领袖人物、有民族英雄、有扬名中外的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等。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一般方法,也能让学生间接接触到一个个高尚的人物,让学生受到人物思想、情感的熏陶。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教师可通过仔细分析“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别人的高尚品质。
五、德育渗透于课外拓展中
课外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不管是课外活动还是课外作业,教师都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注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意志品格的锻炼。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内所学知识的印象,扩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眼界,更能激发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自信自强的性格。
例如,学习完《挑山工》一文,我让学生针对挑山工说的话,谈谈自己的体会,通过挑山工几句朴素的话,去深入理解“一步踩不实不行”“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含义,从而达到更深一层的认识。再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文后,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赞美北大荒以及赞美北大荒人民的诗文、图片,使学生在领略北大荒五十年的辉煌成就的同时,记住了那些为北大荒默默付出汗水的人,从而培养学生“珍惜今天,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结合课文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做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作文练笔中、在口语表达中、在课外阅读中处处都能渗透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材,深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点,把德育化成春雨,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进而使学生从小就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