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辨“或”与“且”优化教学过程

2013-12-29姜卫东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3年3期

摘 要:“或”与“且”一字之差,但含义迥异,它们代表着不同的逻辑关系.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必须加以明辨,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或;且;优化

问题由来

笔者曾听过某教师的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在介绍了教材中直线的斜截式方程表示的充要条件之后,该教师又进行了拓展,介绍直线的一般式方程表示的充要条件. 本来,教师的用意是好的,但由于缺乏对问题的深刻认识,他给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他的结论是:

设l1∶A1x+B1y+C1=0,l2∶A2x+B2y+C2=0,则l1∥l2?圳A1B2=A2B1,且B1C2≠B2C1.

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一个明显的反例是:l1∶x=1,即1·x+0·y-1=0;l2∶x=2,即l2∶1·x+0·y-2=0.在此例中,l1与l2是平行的,但并不满足上面的条件.

笔者本以为,这是一个偶然现象. 无独有偶,笔者在阅读《高考解密》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该书第276页的“教材复习”部分,也发现同样的错误. 为什么不少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犯错?笔者通过仔细分析发现,实际上,我们教师并未分清“或”与“且”,没有真正弄明白它们之间的逻辑区别!那么,当直线方程用一般式来表示时,它的充要条件究竟是什么?在推导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逻辑联系?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π,-π)∪(0,π)∪(2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