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志概览

2013-12-29

中国科技教育 2013年10期

《如何消除坏习惯》

《探索》(Discover)

2013年9月13日

很多人都有类似咬手指甲这样的坏习惯,如何才能消除它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究了解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大脑如何监测这种习惯性动作,是否有可能对其进行控制?Graybiel通过小白鼠在T型迷宫实验中发现大脑皮质下缘的某一个区域参与了内存检索和习惯的表达,对这个区域进行刺激以后,大脑会对新形成的习惯进行关闭,同时表达出原来的习惯。据此,科学家们认为将来有可能通过对大脑皮质的刺激控制类似于咬手指甲等习惯。

《教儿童编程》

《连线》

(WIRED)

2013年9月26日

很多家长将孩子在早期教育时选择对儿童进行外语和音乐训练,但对于计算机编程,家长可能会认为对孩子来说太早了。实际上,由于相同的神经机制作用,儿童的大脑在对语言和音乐敏感的同时也有可能接受计算机语言。爱尔兰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家用简单的Java设计出拼图游戏教8~9岁的孩子们学习编程,并为幼儿园教师开发了相关的游戏程序。他通过多年的教育和研究实践指出:孩子们能在游戏中慢慢学会如何制定规则和条件,串联起来实现带有逻辑性整体功能,其实这就是计算机的编程思想。

《家长迫切要求教育多关注资优生》

《教育周刊》

(Education Week)

2013年10月

美国在2011年通过立法行动,要求各州把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明确列入基础教育范畴,而不仅仅作为其补充。受到经济衰退影响,联邦政府对资优生教育研究和服务的经费资助缩减。近期,美国资优生家长团体通过了立法游说和筹款活动向教育部门施加压力,要求教育提高为天才学生服务的能力。美国有部分研究者和基金会已经在进行资优生的鉴别和教育服务工作。对于面向资优生的教育资源和教师能力不足问题,也许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解决,家长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得面向资优学生的教育资源。

《用艺术深化学习》

《哈佛教育通讯》

(Harvard Education Letter)

2013年9月10日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教育主管指出,博物馆通常提供教育讲座、学校参观指引、教师工作坊和短期培训课程,很吸引人,但参观者的收获不多。为此,博物馆与小学教师合作开发了“视觉思维策略”:让学生仔细观测艺术作品,谈论其所见所闻,找出支持自己的想法的证据,听取和考虑他人意见,讨论并给出可能的解释。这种方法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课,而是教学生挖掘陌生材料背后的知识。它不能提供艺术修养,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收集证据、交流等基本学习能力,并有助于合作,尊重和宽容等社会情绪能力的培养。

《年轻学子抵制不合格的科学教育内容》

《纽约时报》

(Newyork Times)

2013年9月

目前的科学教育已经毋庸置疑了吗?与在社会一样,学校科学教育体系中同样存在对环境科学和进化论中某些观点的质疑。在美国,有学生反对学校讲授与创世纪有关的思想,甚至反对把学生送进宗教学校,认为做法有违科学教育的本质。还有学生认为科学教育应该以实证为基础。一名16岁的学生在网上发起倡议,建议删除14岁以下学生地理课本中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未得到科学研究实证支持的参考文献。他的倡议得到近30000名学生的签名支持。最终,教育部门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修改了课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