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王河湾挎鼓的守望者
2013-12-29陈晓东王继华
王河湾挎鼓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独有的民间艺术。作为王河湾挎鼓的第四代传人,贺海在研习前辈技艺的同时,还将这种民间艺术从田间地头带向了文艺演出的舞台,如今他已是该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鼓 迷
王河湾村是宣化区最偏北的一个村子。从村子最西边一条狭长的小巷穿过去,再往北一拐就到了贺海家里。
“鼓艺是老辈人留下的,最开始是用废弃的煤油箱子做出了挎鼓雏形,也称做‘煤油拉子把式’,在柳河川一带盛行,这一敲就半个多世纪……”贺海盘着腿坐在西屋炕上,用皲裂的手抚摸着鼓面,讲起了挎鼓的历史。“那会儿村里交通闭塞,文化生活不多,但春节、元宵节村里都是锣鼓喧天,村民们自娱自乐。打起挎鼓时,上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下到十来岁的孩子,都精气神儿十足。”
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早先的“煤油拉子”逐渐被木梆、皮面的八面挎鼓取代,敲打起来动作花样也增多了,形成了一套基本的表演形式。而且挎鼓表演比较灵活,四鼓配一镲一钹就能进行表演。
从8岁起贺海就开始和爷爷、父亲学习挎鼓,与打挎鼓结下不解之缘。他在研习老一辈传统挎鼓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经验有所创新,增加了“举火烧天”“孙悟空耍金箍棒”“黑虎掏心”“武松打虎”等动作。
他还把自创的动作连贯起来,形成了十二套连贯动作,把秧歌步和舞蹈结合在里面,碰上节日就召集大家组成表演队伍。
坚 持
“文革”前后一段时期,王河湾挎鼓趋于停滞。然而,鼓艺却并没有失传。
1983年,王河湾村迎来了挎鼓的春天,村里出钱增添了7面鼓和镲、钹等器具,成立了挎鼓队。沉寂了20多年的鼓声让小山村沸腾起来。
由宣化区文化馆牵头,王河湾村开始组织发动村民将挎鼓引出村外,走上街头。“当年在宣化城耍秧歌,从钟楼打到南门楼然后再打回来,6里多地打的通身是汗,周围摇旗呐喊。”回忆起当年的热闹情景,贺海有些兴奋。
第二年鼓队又添了7面鼓,贺海成了队长。除了在村里自娱自乐,他还组织大家到各个单位进行慰问演出,挎鼓队自编、自唱、自演,宣扬改革开放后的新风尚。王河湾挎鼓在宣化区闯出名堂。
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态度逐渐淡化,挎鼓队主要的活动场所也逐渐减少或消失。挎鼓的声音渐渐小了。
“年轻人以追星为时尚,会打挎鼓的老艺人大多年事已高,也都不愿动弹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祖宗留下的鼓艺断了代。”贺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用贺海的话说,王河湾挎鼓不止是自己的一种爱好,也代表着全村的精神面貌。
传 承
眼前这个被村里人公认的“挎鼓权威人士”,今年66岁,讲到兴奋之处像个孩子一样跳起来比划一阵。
“如今,农活儿不忙时在家也打,锻炼身体。有时候,几个老伙伴也常聚在一块相互切磋鼓法。”贺海说着转过身去望了一下窗外,不知什么时候,院子里已聚了好几个老人。
2009年,王河湾挎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是宣化区首个被列入“非遗”的项目。如今,春光乡四方台小学作为王河湾挎鼓传承基地,已将挎鼓演艺技术引进课堂。
每隔一段时间,贺海都会到学校指导学生练习鼓艺。贺海翻开一个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祖传的鼓谱,这也是他教学生识谱的教材,他认为“把各种动作用文字记录下来,才能让鼓艺永远传承下去”。如今,贺海已带了两批学生,共有100多人。看到王河湾挎鼓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他很欣慰。
在村子里,贺海经常和一些年龄相当的老人切磋鼓艺,并且以老带新,在村里培养了一批新的继承人。如今挎鼓队已有几十人,配合秧歌表演,场面更为壮观。
王河湾挎鼓队又慢慢发展壮大起来。这种乡土气息浓厚的表演丰富了村民文化娱乐生活,也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和谐友爱,如今已经成了乡文化站的一道亮丽风景。每逢节日,乡间表演都会引来众多观众,有时也会到市里登台演出。
“走,兄弟们,挎起鼓来!”贺海跳下炕一声吆喝,六七个老汉左肩斜挎着鼓出了家门。
南山巍巍,山脚下,老人们身着黄色太平服装,腰间摆动红色挎鼓,鼓槌在众人手中上下翻飞。“咚咚咚……”,鼓声铿锵有力,节奏欢快,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责编:刘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