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et—A—Porter的生意经

2013-12-29

新财富 2013年2期

3.68亿英镑的收入规模,63.4%的年复合增长率,逾350个顶级合作品牌—作为奢侈品电商“鼻祖”的Net-A-Porter交出的这组数据,足以驳斥一切互联网只能卖廉价货的论断。在时尚杂志与电子商务结合的外壳之下,Net-A-Porter的制胜法宝在于强大的品牌网络支撑,而这恰恰也是中国“所谓”的奢侈品电商们最为欠缺的地方。

作为奢侈品电商的“鼻祖”,Net-A-Porter将时尚杂志与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既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也证明了在网络上全价销售奢侈品完全可以被消费者所接受 。2010年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团之一的历峰以3.5亿英镑的代价,将这本 “点击鼠标就可以买下中意服饰的时尚杂志”收编。

如今,尽管面临着奢侈品在面临着“内卖”、“闪购”等折扣电商模式,以及高端百货公司在线业务的双重冲击,但诞生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Net-A-Porter,一边坚持着高端的路线,一边深入耕耘细分市场,更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汇融合,保持着自己的领先优势。

品牌聚合的力量

从2011年开始,Net-A-Porter网站上多了一张交互式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上 以其标志性的黑色购物袋,实时更新着发生在全球17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每一笔交易。页面右边一栏的则更为详细地呈现着产品的图片、名称以及发生地。几乎每两秒钟,图片就会被更新一次,这意味着又有一位用户在Net-A-Porter下了单。图片上方的即时流量读数显示,在线人数保持在14500-14800的范围。

当然,这只是2013年元月某个周日下午的用户数量。实际上,2012年Net-A-Porter集团旗下三家网站的用户基数已经超越700万人,其中活跃买家在50万人左右,而每个月还有3万的新增用户。

吸引这些人在Net-A-Porter上购物的,除了每年更新52次的电子杂志,还有Chloe、Fendi、MiuMiu、Gucci、Lavin等350多个世界顶级的时尚奢侈品牌,囊括了服装、手袋、鞋履、配件、首饰以及内衣等多个门类—其中不乏限量与独家商品。与全球任何一家时尚精品百货来相比,这个数字都毫不逊色。

成为中国奢侈品电商阿喀琉斯之踵的供应链,却恰恰是Net-A-Porter的立足之本。

在创办Net-A-Porter前,其创始人纳塔莉·马萨内特(Natalie Massenet)先后担任过造型师以及时尚杂志编辑,这让她多多少少算个业内人士,也结交了不少设计师朋友。事实上,一开始就成为其供货商的手袋品牌Anya Hindmarch以及鞋履品牌Jimmy Choo,其设计和创始人都和纳塔莉有私交。“有底气”的品牌吸引来了投资人,而投资人又利用自己的网络找来了更多的品牌。2004年,Net-A-Porter即实现了盈亏平衡。

珠玉在前,再加上精美独到的电子时尚杂志与日益扩大的用户规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投怀送抱”,一张强大的品牌网络就此铺开。

2009年,另一大奢侈品集团PPR旗下设计师品牌Stella McCartney率先与Net-A-Porter合作,为其专门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服装在网站上出售。2010年,贝嫂维多利亚的首个手袋系列面市,6款价格在1800-13950美元之间的手袋亦出现在Net-A-Porter网站上。其后,老牌如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新秀如亚历山大·王曾为其操刀设计为专属商品。而香奈尔的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更是干脆为其开辟了第一个只做网络独家销售的时装品牌Karl。Net-A-Porter在品牌中的信誉度可见一斑。

大牌云集,顾客的黏性也得以不断增加,2010年时,Net-A-Porter的客单价达到500英镑,让其他的奢侈品电商望尘莫及。如今,仅仅1%的VIP顾客就贡献了Net-A-Porter收入的1/5,这其中19%都是和创始人纳塔莉一样的女性企业家—一方面看重品牌和商品品质,另一方面却又没有时间逛街。

出击细分市场

在锁定高端消费者的同时,Net-A-Porter通过开辟细分市场的方式来扩大用户基数,做大规模。

2009年4月,在金融危机的风口浪尖下,一个全新的网站TheOutnet正式上线。该网站主打过季商品,折扣在40%-60%之间,显然瞄准的是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时尚爱好者。在模式上,TheOutnet依然延续了Net-A-Porter主打电子时尚杂志的概念,还有专门的时尚编辑通过社交网络回答顾客的各种问题或提出建议。虽然面临着采取“闪购”等模式的奢侈品折扣电商的激烈竞争,但上线第二年,TheOutnet仍然实现了90%的增长。迄今,它对整个集团的收入贡献超过了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像是Net-A-Porter的奥特莱斯折扣店,一些在一定时间段未能出售的商品会被转至TheOutnet,以免过高的折扣影响Net-A-Porter的高端形象。但TheOutnet出售的200多个品牌又并不完全与Net-A-Porter重合,因此无论是从顾客的角度还是品牌的角度,它都对Net-A-Porter形成了有效的补充。

此后,Net-A-Porter又把触角伸向了男性市场,于2011年初推出与主网站同样定位的MrPorter,涵盖了包括拉夫劳伦(Ralph Lauren)、巴尔曼(Balmain)、博柏利和 Gucci等在内的约180个品牌。

MrPorter不仅同样延用了电子时尚杂志的模式,甚至连网站设计都与Net-A-Porter如出一辙,仿佛就是后者的孪生兄弟。在主页的下方,还写着一小行字“为她选购商品”,后面自然跟着Net-A-Porter的网站链接—调查显示,Net-A-Porter的顾客中有59%都是已婚人士或是与伴侣同住,再加上父亲、兄弟,或是同事、朋友—不只是这些现有顾客多了一个选择的“出口”,而且她们的社会关系也让MrPorter天生就具备了一个庞大的潜在客户群。

与大多数奢侈品电商所主攻的女性市场不同,男性市场长期以来都被忽视,而男性不仅具备了更高的品牌忠诚度,同时其服装搭配的潮流也不像女性市场一样易变而难以把握。对Net-A-Porter而言,这就意味着能以先发优势撬动市场,并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尽管这一目标短期内无法实现,但不断拉长的业务线与日益增加的用户数量,无疑推动了Net-A-Porter的市场规模。2005-2012年,其销售收入从区区1180万英镑攀升至3.68亿英镑,年复合增长高达63.4%(附图)。

为了保持快速扩张的势头,Net-A-Porter又把目光投向了奢侈品消费高速增长的中国,2012年3月,TheOutnet中文版上线。实际上,在此之前,Net-A-Porter已经开通了直邮中国的业务,只是选择中国为购买地后出现的商品价格,在不含税的情况下,也要比英美、甚至香港地区的标价高出1/3左右。如今,虽然其主要市场仍在英、美两国,但来自这两个国家以外的用户数量正在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中国自然RgsBTfDH60K7xiZY9o7p1y54F2KbOF3z5yFGzsR88hU=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线上线下融合

作为在线运营商,Net-A-Porter对网络工具或是移动应用的接受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奢侈品牌。虽然很难核实是否如其所声称,“是奢侈品牌中第一个推出手机应用的”,但早在2009年,Net-A-Porter就推出了iPhone应用程序,将业务成功由PC终端延伸至移动终端。两年后,“响应社交网络上客户的呼声”,它又推出了安卓应用,而其赖以成名的电子时尚杂志也同时拥有了iPhone和iPad版。

与此同时,生于互联网的Net-A-Porter开始将触角伸向线下,通过“落地”的互动活动,进一步强化与顾客之间的纽带,最终达到推动销售的目的。

2011年,Net-A-Porter在《Vogue》杂志年度活动“Fashion’s Night Out”上,首次引入了由现实增强技术辅助呈现的“橱窗购物”,大获成功。此后,这一将线上线下串联在一起的方式又被运用在了Karl系列服装的首次发布上。Net-A-Porter在巴黎、伦敦、纽约、柏林和悉尼五座城市挑选了相应的店铺,将“时尚杂志”搬上橱窗,到场的用户将安装了“橱窗购物”应用程序的手机对准事先布置好的橱窗,就能获得详细的产品信息并即时购买。当然,其他的用户也能在同一天从Net-A-Porter的网站上下单购买Karl系列服装。

为了尽可能吸引人群到现场参加活动,Net-A-Porter事先充分运用了多种形式造势,调动用户的积极性。首先,邀请函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了各位订阅其新闻的用户,并且网站上有详细的活动指南。其次,“橱窗购物”应用程序还包含了“模仿卡尔(Karlify)”的照相功能,用户在自拍后,用白色马尾辫、墨镜以及高耸的白色衬衣领将自己打扮成拉格菲尔德的经典形象。在首发仪式当天,出席活动的拉格菲尔德本人挑选出最喜欢的一位,向其颁发1000美元消费券的大奖。

最新的消息是,Net-A-Porter一年52期的电子时尚杂志将于2013年年内实现在线下发行。以线下活动来拉动线下销售,Net-A-Porter走来了一条与众多奢侈品牌截然相反的O2O(Offline to Online)路径。自“上”而“下”也好,自“下”而“上”也罢,最终的目的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