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选秀狂热少女
2013-12-29梅忘忘
面对痴迷选秀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稳住阵脚,用事实和真相引导他们,带他们走该走的路。
娉婷少女爱追星
珊珊今年16岁,长相集中了我和马玉明的优点,清秀可人,亭亭玉立。
这丫头有个小癖好,就是爱追星。说起周杰伦、飞轮海、东方神起眉飞色舞,明星的身高、体重、生日、喜好如数家珍。我们给的零花钱大部分变成了明星海报、碟片、口袋书、明星纸贴,散布在房间的各个角落。
对于这一点,我一笑置之。少男少女都有这么一段吧,当年我自己还不是把张曼玉、林青霞、翁美玲的大头贴贴得到处都是。等过了那个年纪,社会经验丰富了,生活压力大了,谁还有闲心弄这些。所以我觉得追星也算青春期的一个症状,青春期过了自然会痊愈。
去年某一线选秀歌星来石家庄开演唱会,珊珊平时就很喜欢她,这回非要亲临现场一睹偶像风采。回来之后兴奋异常,嗓子都喊哑了,满眼崇敬和艳羡。
据说现场爆满,场外还有不少没买上票的歌迷苦苦守候。一张原本49元的专辑,因为有歌星的签名身价立刻暴涨到200元还抢不到;珊珊和同学买的是100元的特价学生票,位置在离看台最远的地方,那些位置好些离舞台近的,票价高得多,有的已近2000元。
珊珊神往地对我说:“妈妈,你不知道老大(歌迷对歌星的昵称)多威风!进场的时候十几个保镖护着,舞台底下隔一段站一个武警,就那样还挡不住歌迷往上扑呢。活成那样多过瘾哪,要是我,梦里都能笑醒。”
我嗔怪地点了点她的额头,要不说是孩子呢,想事情就是简单。
草根也想当明星
过了没两天,珊珊突然宣布:她也要当明星。我们吃了一惊,家里祖祖辈辈没一个吃文艺饭的,突然之间这是抽的哪门子疯啊!
珊珊反问,我们两个个头都不高,她却能长到一米七,说明基因不只是遗传也有变异。同学们都说她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唱歌也不错,天生明星胚子。那个气都不够喘、操着绵羊音的选手都能势如破竹闯到七强,她更没问题。这年头当明星不难,选秀节目有的是,谁都能去,PK赢了就能出位。
我们当然不同意,先不论她有没有这个天赋和机遇,即便是这块料儿,也不是16岁的她该做的事。以后哪个圈都得用真才实学扎扎实实闯出来,先把学上好是正经。珊珊急得大声辩驳:“好好上学不就是为了将来有出息吗?明星算最有出息的人了吧,光宗耀祖不说,挣钱能力一个人能顶一个企业。学得再好考上名牌大学出来能比明星挣得多吗?不可能!明明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你们为什么不支持!”
我们真的没法支持,仅凭对明星生活的向往就决定当明星过于草率,况且客观地说,她并没有过人的演艺天赋,那条路也太艰辛,变数太多,很难成功,一意孤行会走很多弯路。我收缴了她屋里的明星资料,揭下花花绿绿的明星海报,珊珊黯然。
原以为这事已经成了过去式,谁知一个星期之后,珊珊兴高采烈地回来报告:“妈妈,我通过W杯形象大使初赛了。”
原来珊珊并没放弃选秀,前几天看到报纸上有形象大使选拔赛的海报,偷偷地报了名,周末参加初试,居然就过了。
珊珊半是得意半是撒娇:“有实力吧?你平时不也说多锻炼锻炼自己是好事吗?复赛要求穿晚礼服呢,这回得好好准备准备,上周别人带着好几套衣服都没PK过我,这次用点心,一定能行,老妈赞助点服装费呗?”
我将信将疑。妈妈看女儿,当然是怎么看怎么美若天仙,难道在别人眼里也是如此?罢了,租套礼服不过几百块,给就给吧,全当试试水,不行也就死了她这条心。
两周之后,结果出来,珊珊获得了第三名。隔天报纸登出了前三甲笑面如花的彩色照片,看着女儿修饰过的脸像大姑娘一样优雅美丽,有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难道真是我被迂腐的观念蒙住了眼睛?
选秀赛场去追梦
女儿俨然已经成了明星,穿衣打扮讲究起来,更加容不得我们对她参加选秀露出丝毫不满。
现在的选秀格外多,只要用心关注总能找到,这个“宝贝”、那个“大使”、某某“模特大赛”层出不穷。
女儿在一次次败北中愈挫愈勇,我的态度从反对到默许,甚至暗暗期盼,很快又落入了迷惘。如果参加选秀真能帮她独辟蹊径,或许不一定不可为,问题是:选秀给女儿带来的到底是什么?
我再也无法静心旁观。正好一个非常有名的选秀节目进行全国海选,我决定陪女儿参加,看看这个秀怎么选,是不是一条适合她的路。
海选的日子到了,本赛区海选地址设在省电视台。一进电视台大院就被那种人山人海的气势镇住了,一张张年轻甚至稚嫩的脸带着热切的希望等待着。足足等了6个小时,从上午排到日落西山,一轮轮点名、签到、准备、候场,上台不到3分钟,然后被淘汰,结束时上万人的庞大人群刷得只剩230人。下一轮选拔定在半个月之后,这样的选拔要进行三轮,最后留下10个人参加全国比赛。
我诧异于如火如荼的选秀热,从前以为珊珊是个走火入魔的特例,现在才知道选秀已经成为一种热流,被视为成功的捷径,少男少女追随者众多。
狂热痴心被点醒
认真观察总结了几天,我一度迷惘的心逐渐清晰,剩下的就是让痴迷的珊珊看清现象背后的东西,回到正常轨道上来。
晚饭后,我把一份资料放在珊珊面前,那是我托报社朋友弄出的可靠数据。那是一份发行量只有8000多份的报纸搞的选秀活动数据,赞助商W是一家偏重年轻群体的运动服饰,举办这次选秀的本意就是做一次软广告。这次选秀的137位报名者中,剔除不满16岁、身高不足一米六五、有明显瑕疵、与W服饰风格不相匹配的,只剩17个。
珊珊脸上现出些许失落,嘴上还兀自强硬:“无论怎么说我也是百里挑一。”
百里挑一?我把第二份资料递给她。全国大大小小的电视台选秀节目已达500多种,每年上百万人参与,我们能记住的名人有几个?何止是百里挑一,百万里挑一都不止,能够火成一线明星那样的,更是凤毛麟角,几率比买彩票中大奖还要小。
我问珊珊,这半年的选秀,你进步了吗?有收获吗?珊珊不语。其实我们都知道,相对于那个含金量明显不足的W杯季军,失去的东西更多。各种选秀报名、服装、培训费,还有奔赴外地参赛的差旅食宿通讯费已达一万余元。这还没到大级别的高档赛事,到那时拼造型、请乐队、找伴舞,按目前消费推算,花十几万合情合理,网上盛传有选手在全国赛事上砸几百万拉选票,我们绝对负担不起。
反观珊珊自身,她开始习惯于涂脂抹粉,把稚嫩的脸蛋抹得看不见本色,不顾学校的规定坚持挑染发色,精力早就不在学习上了,成绩一落千丈。因为要就着主办方选秀时间,不得不牺牲节假日时间、泡病假,四处赶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变成了让老师提起来就头疼的差生。
我问珊珊,到现在为止参加那么多次选秀,见到了那么多同行者,要成为选秀偶像那样的佼佼者,就要有能盖过所有人的专长,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辅佐,你有这个把握吗?
珊珊低头不语。
话说到了,不再多言,珊珊不是个不通情理的孩子,只是痴迷选秀钻了牛角尖,并非真的不懂。给她时间,她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临出门之前,我轻轻地加了一句:“珊珊,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妈妈支持你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只是学生的本分永远是学习,不要为了虚妄的念头阻断前进的脚步,蹉跎了真正能够赖以生存的本领。”
珊珊再也没有参加选秀节目,默默变回那个清新淡雅的女学生。好在高中一年级的课程还不是很难,我请了家教,加上珊珊的努力,成绩慢慢恢复到了从前,性格也比从前淡定了。
选秀作为一种节目形式,能够娱乐大众已经尽到了它的本分,但一些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可塑时期,草根明星、王者归来般的气势令他们趋之若鹜,让他们主动拨开繁华看清背后是很困难的事情。作为父母首先要稳住阵脚,自己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念头,然后看清孩子能不能做、该不该做,用事实和真相引导他们,走他们该走的路。
童言无忌
自己做主
早上上班前,我连着试了三条裙子,仍旧犹豫,不知道穿哪条好。我问老妈:“妈,您觉得我穿哪条更好?”老妈还没回答,6岁的女儿一本正经地说:“都这么大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作者米路提供)
起名
邻居家新添了小公主,宝宝的爸爸到我家让我帮忙给孩子起个名字。我俩想了无数,一连几天仍不满意,最后好不容易定了一个我和宝宝爸爸都比较满意的名字。宝宝爸感叹:“起个名字真难,我从孩子没生就开始想了。”我也深有感触地说:“是啊,当初为了给儿子起名字,我差点想破了脑袋瓜。”
6岁的儿子听了说:“爸爸、叔叔,你俩干脆再起两个名字吧,一个男孩的,一个女孩的。”“起这么多名字干吗?”我疑惑地问。只听儿子答道:“你起好了名字,等我有了孩子就不用为起名发愁了,要是想破了脑袋瓜,那得多疼啊。” (作者风舞飞扬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