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妮妮的勇敢者游戏
2013-12-29欣欣
体验家庭
妈妈:梦瑶 32岁 医药公司员工
女儿:妮妮 3岁 幼儿园小朋友
3岁的妮妮,当小朋友拿球砸她,她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甚至一个比她小的男孩用脚踢她时,她也吓得不敢动,任别人的“拳脚”落在自己身上!妮妮的妈妈怒了:为啥我的孩子这样胆小,这样任人欺负?
针对妮妮胆小的问题,心理专家为她设计了几个小游戏,通过对游戏的体验,妮妮会有什么变化吗?
11月20日 周二
初次感受游戏的力量
按照专家的建议,今天我要和妮妮玩一个丢沙包的游戏。我用小米装了几个分量特别轻的沙包,和老公带着妮妮去小区广场玩丢沙包的游戏。
深秋的广场挺空旷,我和妮妮爸站在两边,妮妮站在中间准备躲避我们砸来的沙包。她开始挺紧张的,沙包一飞来就大叫着闭上眼睛,或者直接站得远远的,不肯站在我们中间。
我反复演示:“看,沙包朝我飞来了,我躲、我躲!哈哈,很好玩吧?”在我的积极引导下,妮妮开始感兴趣起来。几个回合下来,妮妮已经完全掌握游戏的技巧,她兴奋极了,欢跳着跑来跑去躲沙包,我们也从“总跑偏”变得“有准头”了些,小东西开心极了,周围的小朋友也开始来围观我们的“表演”。
几个小孩子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强烈要求和我们一起玩,其他小朋友的加入让沙包飞得不再“温柔”,妮妮又变得紧张起来。一个小男孩朝她砸来沙包,她一低头不小心蹲到了地上,还没等站起来,另外一个方向的沙包又飞过来,妮妮慌忙捂着头躲开了!
这个变化让我特别惊喜,妮妮终于知道躲避“袭击”了,这种变化比我苦口婆心给她说一百遍道理都有效果。
11月28日 周三
小兔子妈妈和大灰狼宝宝
吃过晚饭,正看电视的妮妮跑到我跟前:“妈妈,快点抱紧我,大灰狼要来吃我了!”我一看,电视上正演喜洋洋和灰太郎的动画片,妮妮特别喜欢这个动画片,但她每次看到灰太狼耍计谋要吃小羊的时候都特别害怕。
按照心理学的理论,人们总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给自己画像,如果画一个成功、强大的画像,你就会努力朝着这个画像的状态去努力,最终达到成功;而画一幅失败、怯懦的画像,就会认定自己只能消极地接受失败。
妮妮的思想充满了童话色彩,她特别喜欢的游戏就是“角色扮演”,但我发现,她总是把自己扮演成无助的小羊,或者是胆小的小白兔、惊恐的小松鼠,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对自己的心理定位。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就认定自己非常弱小。
“妮妮,要不你今天当大灰狼吧?妈妈当小白兔怎么样?”我的建议让妮妮很新奇。这次,妮妮成了一个饿肚子的大灰狼,在森林里找东西吃,突然看到了一个正在吃青草的小白兔。
那情形特别搞笑,我这个巨型“小白兔”正拿一盘蔬菜沙拉当青草吃,一个“迷你”版大灰狼悄悄地跑到我的身后,伸出嫩乎乎的小爪子:“小白兔,我要把你吃掉!”我慌忙跑开,在“大森林”里吓得到处跑,最终还是主动把自己送到“大灰狼”嘴边。
妮妮累得满头是汗,但很开心。晚上睡觉前她突然抱着我的脸亲了一口:“妈妈,我好喜欢和你做游戏,下次我们还玩大灰狼的游戏好不好?”
12月1日 周六
儿童CS邀请会
今天是周末,我决定按心理专家建议给妮妮办一个“盛会”,邀请同龄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一个幼儿真人CS。
CS野战曾经是我单身时期最喜爱的游戏项目,我和老公就是因为参加同一场CS而相识的,这种游戏能让人充满竞争、挑战意识和冒险精神。
我把家里精心布置了一番:将桌椅的边角全部用海绵包好,在沙发背后、楼梯拐角、桌子下方用彩笔写了“安全点”三个大字,我还专门买了泡泡枪和小盾牌。
小朋友们如约而至:铭铭和果果是两个活泼的小男孩,他们和妮妮同岁;朵朵是个快4岁的小姑娘,是妮妮最喜欢的小姐姐。我把他们分成两组,妮妮和朵朵是女生组,铭铭和果果是男生组,两个“部队”按照我的指挥开战了。他们时而躲在安全点里观察对方的火力,时而冲出“战壕”,拿着泡泡枪向对方开炮,或者拿着小盾牌保护着自己不受泡泡枪的袭击……
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孩子们欢快地尖叫着、奔跑着,满屋都飞舞着七彩的肥皂泡、空气中溢满了快乐的氛围。
晚上把妮妮哄睡后,我和老公开始打扫房间,一直忙到夜里11点多。虽然很累,但我特别开心,我一把搂住老公的脖子,“亲爱的,今天妮妮给我送了一个最好的礼物,她竟然敢趁铭铭不注意,从他手中抢过泡泡枪,直接把‘敌人’的武器给缴获了,真是超赞!”
妮妮突飞猛进的变化让我感受到了游戏的魅力,它比任何语言都有说服力,因为这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应该如何去做,而非被动地接受。
12月2日 周日
玩“失踪”的爸妈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超酷的视频,南京商人何先生在美国纽约为4岁的儿子朵朵拍摄了一段雪中裸跑的视频,何先生称自己对儿子的训练叫鹰式教育。
他的这种教育模式很有争议,我虽然不能接受他的模式,但他的教育理念却给我一定的启发:即使当不了雄鹰,也不能当一朵脆弱的温室小花!我希望妮妮能走到更广阔的天地中。
此时的妮妮正在公园里玩滑梯,我和她爸爸一人拿着水壶、一人拿着面包在旁边伺候着。我其实明白,正是自己这种对妮妮的高度关注和呵护才使得她时时处处依赖我们。
我给妮妮爸使了个眼色,我们按计划对妮妮说:“爸爸妈妈要去旁边的小卖部买点东西,你自己玩两分钟,我们就回来!”没一会儿,妮妮看不到我们,立即从滑梯上跑了下来。她在周围跑着找我们,快急哭了,我们连忙跑出来抱着她:“哈哈,爸爸妈妈在这儿呢!”
晚上我们又去商场,妮妮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我和妮妮爸爸突然躲到柜台的后面,商场的导购员看我们和孩子玩游戏,故意跑去逗妮妮:“小朋友,你把爸爸妈妈弄丢了吧?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买好吃的!”
“我不去,我就站在这里等,爸爸妈妈一会儿会来找我的!”妮妮面对这种状况已经很坦然了。她等了几分钟看我们还不出现,就跑到不远处化妆品专柜问售货员:“阿姨,你看到我的爸爸妈妈了吗?我妈妈穿的是紫色的风衣!”售货员给她朝我们躲藏的方向使了个眼色,妮妮飞快跑过来,“哈哈,抓到你们了,看你们往哪里躲!”
把捉迷藏和短暂离开的游戏从家中搬到公共场合,在安全掌控的限度内,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勇气,更真实地设置不同场景。如果一旦有一天面对这些情况,她也会知道怎样处理。
12月3日 周一
大风吹不倒的小树
从幼儿园回来,妮妮一脸不高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去幼儿园了,申申总推我,还揪我的头发!他们全都欺负我!”
我通过上幼儿园的公开课发现,其实小朋友们嬉笑打闹、你推我一下我拉你一把很正常,可妮妮却把这种嬉闹当成一种委屈,主要是她从来不知道如何躲开小朋友的推搡,也不会和小朋友打闹嬉戏,所以完全无法享受这种乐趣。
“妮妮,我们来玩一个大风吹的游戏吧!妮妮你看大风吹来时,小树是不是虽然左右摇摆,但也不会被吹倒呀?”
“是呀!那为什么呢?”
“因为小树的脚跟站得很稳呀,只有根基稳才不会被吹倒!”妮妮似懂非懂地看着我。
“来!我们当两棵小松树手拉手站在一起,爸爸当成大风吹过来,我们站稳一些,小心被大风吹倒呀!”
我和妮妮手拉手站在地毯上,妮妮爸披了个毛巾被向我们冲来,他装着很使劲的样子来推我们,妮妮被推得东倒西歪,我紧紧拉着她的手不让她被“风”吹倒。
又一阵“大风”袭来,妮妮笑着大叫:“松树妈妈!快点站好,大风又吹来了,稳一点呀!”
“我们长成大松树,来挡大风好不好?”我的提议让妮妮兴奋:“好呀!好呀!把‘大坏风’给挡跑!”
当下一轮“风”吹来时,我拉着妮妮的手“逆风而上”,使劲推妮妮的爸爸,爸爸假装被推倒在地上,我抱着妮妮欢呼:我们战胜大风了,大风被“挡”走了!
结语
将勇敢者游戏进行到底
这段时间,我们尝试了那么多游戏,虽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但我觉得如果想让孩子真正做到内心强大,真正学会自己独立处理和应对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我把这个过程命名为:巨人宝贝计划!
我认为勇气和力量都是一点一滴慢慢积攒的,孩子和父母的爱也是一天一天更加浓厚的,在这个过程中,亲子互动游戏可谓双赢!我可以通过一次次欢乐的游戏让孩子一点一点地成长,直到成长为心理和行动上的“巨人”才算是计划成功。
睡梦中的妮妮嘴角微微上扬,她应该正在做美梦吧?应该沉浸在她的童话世界吧?我所要做的就是蹲下身来,透过妮妮的眼睛去理解她的童话世界,参悟妮妮的心理去设计更多的欢乐游戏,让我的小妮妮越来越快乐,也越来越勇敢、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