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访问

2013-12-29

中国周刊 2013年11期

田科武: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今天宣布,小学三年级前不开设英语课程,这是个坏主意。12岁前是英语学习的黄金时期,我们要考虑的不是小学阶段学不学英语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学得好的问题。我有两个建议:创造浸入式语言学习环境;取消应试型英语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简单取消英语学习是因噎废食。

微访问:如果不应试,那学校还有热情教吗?

微回答:只要英语考试计算成绩,纳入考评,不愁学校没有热情。应试型考试是为了考查学生的语法、句法、单词等死知识,我主张的考试重点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只有考试方法的改变,才能带动学习方式的变化,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

V力量/转发(33) 评论(15) V身份/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

舒中胜:每每有灾害发生,我们总喜欢拿百年一遇来说事。既然如此,咱们可以将地下管网的设计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么?咱们可以将江堤河堤海塘建设标准提高到二百年一遇么?以造高楼大厦的水平,以当今的经济实力,我想已不必砸锅卖铁。汝以为然否?

微访问:很多官员乐于大拆大建,为何没有建百年堤岸的热情?

微回答:为什么?因为那是良心工程,而不是政绩工程。更有官员半开玩笑说,越遭水淹,越容易引起上级领导“高度重视”;越是风平浪静,越容易被淹没,少了接近上级领导的机会。所以也难怪,遭淹受灾的总是那几个地方。

V力量/转发(95) 评论(102) V身份/新闻评论员

出版人卢俊:对于外地人来说,北京就是一个最大的失去亲人模拟试验场,与至亲长期分离是年轻一代北漂人内心最大的隐痛,一年短短而可怜的相聚就是为了让你习惯不可避免地终将失去他们,然后,过一个礼拜你就觉得这件令人心痛的事,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你已经习惯了没有他们,艰难而孤独地活在你也将离去的世界。

微访问:如何在父母与梦想间权衡?

微回答:和上一辈人渐行渐远是不可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新生活也是值得鼓励的。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尽可能多地和亲人相聚,又可以追求梦想?所以我希望阶段性地和父母同住、相处,毕竟未来和他们的相处时间也非常珍贵。

V力量/转发(204) 评论(37) V身份/出版人

旁观者马勇:近代以来的爱国主义至少有两种,一种是理性引导国民睁眼看世界,弄清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培养国民的世界意识,让各国以平等身份待我;另一种是找准一切机会渲染中国与外部的冲突,强调华夷之辨,强调种族主义,直至将国家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样的爱国主义,早就被判定为“误国主义”。

微访问:中国威胁论和西方威胁论,本质是一样的吗?

微回答:不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西方威胁论,都是想象的结果。自己门前雪还没有打扫干净,谁有余力管别人?向世界释放善意,善意回应世界的质疑。心里宁静,世界上就没有鬼。

V力量/转发(464) 评论(30) V身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