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信贷急刹车是否弦外有音?

2013-12-29晓鼎

中国证券期货 2013年11期

9月过后,相对和以往一样的“金九银十”的房产热,市场上多了一种紧张的气氛,“各地银行停贷,公积金钱荒”的消息不胫而走、甚嚣尘上。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银行季末信贷急刹车,是银根紧缩的周期规律;也有人认为楼市停贷现象的出现是新政调控地产的前兆。回首今年,经历了6月份岁中季末钱荒、A股惊魂暴跌演绎黑色K线图,以及近期央行频频巨额逆回购后,银行隔夜利率Shibor趋于平稳,可以看出,当下市场上并不缺钱,而且中国的M2规模位居全球首位,所谓的高准备金率并不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同样回首2005年A股改革前夕,多少次动荡黑天鹅事件发生;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到底是事件加急催生了应对政策的出台,还是宏观的预调控干涉导致事件的发生?我更倾向于后者。历史上任何一次大变革的前夕都有预兆,大灾来前鼠先逃,最近证券市场上券商违规频露,地王频出豪赌挣扎,各地反腐案件推行,危机思变,亟待出现。

1998年金融海啸,国务院为应对局面,替国家减负,拉动经济增长,国企体制改革,推出商品房时代;其后,2008年全球次债灾难席卷,中国推出了四万亿计划。今天,中国商品房遍地都是,房产泡沫与日俱增,经济增长的核心点过于依赖投资,举国上下债权危机四伏,曾经延期滞待的经济问题始终要来面对,有人说新一届政府将做壮士断腕的司法改革,在此期盼十八界三中全会春风。

对于此次停贷潮,各方说法不一,有人说自2006年后停贷事件时有发生,周期变动;有人认为是地产败像初现,未来将会惊天大变革。其实就像A股一样,一些人总是喜欢拿数据说事,讨论曾经的最低点,历史上的支撑位,但经济体制运行中离不开时代的推进和政策的伴随,自从2010年A股增加做空机制后,双边市场再也不能仅仅靠用以前局限的单边理论和概率推算了。房地产市场也一样,曾经1993年为了遏制当时的投资过热(地产热、股票热、期货热)和通货膨胀,政策刺破地产泡沫,导致其后长达5、6年的消化救市;现在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又经历了15年的飞速发展,其态势和问题已非当初试点初期随便掩息即可。一方面房产按揭制度倒逼中国的货币10多年来从10万亿飙升到100万亿元不止,催生了流动性的泛滥和一系列经济问题,以及未来人民币所要承受的巨大贬值风险。2013年7月20日起,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鼓励民间资本活跃,为未来利率市场化铺路,此次银行停贷和公积金贷款难,正值新界政府的三中全会前夕,极大可能暗示政府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的决心。是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必须由主开始转辅,或逐渐摈弃;新的政府开始尝试全国各地自贸区体制的运行试点以及和东盟的合作,不管结果如何,时代已经不能再让我们像当初那样摸着石头过河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掉多年一直困扰着前进的顽疾,哪怕拿出壮士断腕的英雄情怀。即便只是部分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针对的二手房停止贷款,我们也得正视因此造成一手楼盘、二手房租的涨价以及民间中介的垫资操作的连锁效应。

今观中国之局势,经济疲软,企业需求改革的红利,体制呼唤政策的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