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标在网络下体育“导学案”的研究与实施

2013-12-29金永明梁婷婷辜斌

体育教学 2013年3期

“导学案”是最近几年在全国部分省市推广实验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再由教师精讲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它是将教师的教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在很多学校得到了认可和推广。其主要做法是在每节课程开始前,先行把学习内容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预热,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进行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网络“导学案”的产生

体育教学不比常规的文化课程,授课内容也多以直观示范为主,文字材料难以具体实现。如何做到把体育导学案完整地“传递”给每个学生,并且能够激发他们足够的兴趣去练习?这时,互联网成为首选。2011年9月郑州市教研室体育学科提出网络“导学案”这个想法,利用郑州一中这所河南省名校优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水平,选择健美操和羽毛球两个专选项目班进行实证性研究与实施。

作为现代工作与生活最主要的传播传递方式之一,互联网有着传统纸质教案无法逾越的优势。一是信息量大,可以将文字、照片、声音甚至是视频都全部涵盖其中;二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网络可以以一抵多,免去了教师逐个联系学生的繁琐,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导学信息,为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赢取更充足的时间;三是学生参与度高,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平台,网络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使双方都能够提前获知对方意图,共同改进教学工作。因此,通过互联网把体育“导学案”进行传递不仅是对体育教学的一项改革,更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一种创新。

体育教学实施网络“导学案”既是一项创新性试验,同时也具有一定风险性。以网络“导学案”在互联网和文库里进行检索,没有查到任何结果。因此可以说,体育学科网络导学案的构想是领先于其他任何一种导学模式的创新之举,目前在国内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

课题研究者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关于选项教学模块教学计划;研究“导学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同时,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导学案”资料,查阅有关学科在“UApQWTKQStmr6oifQOk8Z3rbmmhjjUJtuO8tgop7Jh8=导学案”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存在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听取其他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不断修正实验策略,寻找适合高中选修模块教学的“学案”,以便在郑州市高中学校推行。

网络“导学案”模式对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利用互联网便捷、直观、高效等优势,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把体育教学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将体育学科选项模块教学内容通过制作上传至网络,提前传播给学生,使其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再结合体育课练习进行巩固与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使体育课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定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二、网络“导学案”的实施

具体实施方法是在学校网页上开辟一个板块用于体育导学案的发布和探讨。同时体育教师申请博客域名,在博客上上传每节课导学案,由学生点击浏览。每周六之前授课教师把未来一周两次课的教学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上传至博客。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熟悉。在每节课程开始前,学生点击网页获悉学习内容,跟随教师视频自我学练,进行课前预热。体育课上带着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或与教师交流。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解决疑惑,自我提高,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前进行导学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练习更具针对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形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在这个前提下,主要的突破点是学生是否通过网络“导学案”的预习能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和克服外界因素保证预习的连贯性。

如何达到网络学案的预期学习效果,我们在学案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在制定学习目标方面,以新授课为主,复习课为辅。学习目标是以层次量化,不做统一要求,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学习步骤是学案重中之重,以健美操为例。教师亲自示范将传授的学习内容提前制作成图片和高清晰度影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编辑制作,制成更加简捷的各种示范动作面,并将文字逐字逐句标注上去,音乐要逐拍节与动作相吻合编制,学生在自学中根据各自不同学习能力有选择的进行学习。

学法指导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学学法指导,一种是课堂练习学法指导,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前一种是学生靠自己能力的自学,后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指导,教师尽可能在自学方面进行详尽的学法指导,提倡学生以结伴进行自学,从小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纠错是自学中最难以解决的教学环节。学生都处于初学阶段,对技术动作掌握和控制能力处于不稳定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发挥团队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大家互帮互学来解决。学案上面对应易犯错误,逐条找出解决对策。同时,影像播放既有规定动作节奏又有慢动作,方便学生自学和纠错。

自我测评。每节课的最后一项设置了自我测评,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项都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照等级进行评定,检验本节课学习效果。

目标检测。主要通过学习来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是通过评价标准来制定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效果来检测“导学案”的可行性,目标检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修正我们“导学案”更加便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三、网络“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

1.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

在将近一个学期的磨合下,如今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模式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以健美操课为例,无论老师在否,学生们现在一进入教室就三五成群地对着镜子练习、讨论网络预习的内容。还有的学生找到音乐,跟随音乐节拍反复练习。对于每个动作的标准要求,他们经常能讨论的热火朝天,甚至达到了旁若无人的程度。他们在博客中留言,对于动作细节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充分显示出他们身上蓬勃的朝气和对这堂课满腔的热情。

2.传统体育课变为“体育自主课堂”

采用网络“导学案”的意义在于,在借鉴文化课自主学习理念的基础上,变现有的传统体育课为“体育自主课堂”。采用学生自学、集体讨论、尝试学习,再由教师讲解指导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师规定动作、学生简单模仿”的体育教学方式,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变被动受学为主动求学,切实使体育课“活”起来。

3.网络“导学案”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1)传统课堂是学生到上课时才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课上进行学习。网络导学案是学生提前知道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前跟随电脑视频进行学习。(2)传统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观摩时由于角度或视线问题导致学生看不清动作,造成错误动作印象。网络导学案可实现一对一教学,只要打开视频,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可尽收眼底。(3)传统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学,全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网络导学案下的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对于掌握不牢固的动作可反复观看视频,反复练习,直到完全熟悉。(4)传统的体育课堂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先教后学。导学案则是先学后教,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4.网络“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

(1)方便。网络“导学案”最大的优点就是生成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不受纸张、印刷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即将学习的内容,从而搜集到学生最原始的反馈信息。

(2)直观。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准确地掌握每节课的内容,课题参与者采用视频结合文字说明的方法详细的罗列了导学案的目的、任务、学习步骤等,作课教师在原有视频资料基础上亲身示范,自己录制视频,组织文字说明。学生通过观看、模仿、自我练习等方法初步认识、理解,形成动作印象,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建立动作连贯、优美、规范的概念。

(3)快捷。教师只要提前制作好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在注册好的网络域名下进行上传,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就能够成功发布。导学案一经上传,无论学生在任何地方,只要打开导学案网页或教师博客,就能看到最新一期的学案,不受天气、场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4)互动。学生通过点击博客浏览新授内容,同时将疑难问题通过留言向教师提出,教师在线解疑答惑,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如此,由于导学案的网页和教师博客都是对外公开的,不仅学生可以利用这种途径进行预习,所有登陆的游客都可以浏览、阅读并与导学案的制作者进行交流。其中包括郑州市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等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互相借鉴、学习和完善。

四、网络“导学案”促进体育课程发展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施与实验,我们对羽毛球和健美操项目参与网络“导学案”学习的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学生们对于这种新模式下的网络导学案还是十分认可的。“你喜欢这种以导学案为前提的学习模式吗?”选择“喜欢”的有87人,占总人数的29%,选择“比较喜欢”的有138人,占总人数的46%。“你认为体育网络导学案对你的体育学习是否有帮助”,选择“帮助很大”的有75人,占总人数的25%,选择“有一定帮助”的有165人,占总人数的55%。“你对网络导学案有哪些建议和看法?”学生大多数提出希望增加导学案的趣味性、详细度及课堂上教学方式能够多样化等诸问题。

从这些数据看来,学生们不仅对现有的网络“导学案”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有利于体育课网络导学案完善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体育学科采用网络“导学案”不但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更为新课改下创新思维提供了思路,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学生们由陌生到熟悉,从教师屡屡提醒到逐渐形成习惯。教学内容的公开化使学生学习起来目的更加明确,自我提高更快。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网络“导学案”促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教师发展——课堂掌控能力的提高

通过半年来的摸索与探讨,通过制作网络“导学案”,教师们对模块教学的认识更加准确,条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每篇导学案的完成都像是提前把体育课上了一遍一样,教师在制作导学案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学生,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去揣度学生的心理、反复推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提高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课堂上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针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单独进行纠正和示范,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和纠正。课堂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变得更活跃,师生关系也由此而变得更加融洽。

2.学生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与参与体育课网络导学案学习的学生进行交流,笔者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于体育课学习方面有了自己的思路。以健美操课为例,以前上课学生都是到了教室才知道要学什么,该怎么学,教师指到哪里学生学到哪里。自从采用了网络导学案之后,体育课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根据预习印象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练习。很多同学在集中指导前就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再加上教师稍加纠正,学生很快就能够在音乐的节奏下流畅地完成所学内容。热烈的讨论,积极的练习,师生的互动,这些画面都是以往的体育课上很少见到的。这也打消了大家先前的一些顾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比预期要强很多,而且在导学案模式下,他们的能力提高的越来越快。这些改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更能激发其教学积极性,也达到了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一目的。

3.课堂的转变——课堂效率的提高

按一节课40分钟计算,过去除去学生准备活动和教师讲解示范以及放松活动时间,有效练习时间不足50%。采用网络导学案之后,学生们一进入练习馆就根据预习的印象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在课堂上只需抽出短暂时间对明显的共性错误进行纠正,在巡回辅导中进行个别指导即可,有效练习时间达到70%,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充分的练习时间,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去把握课堂,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学习的深度和强度。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因材施教,大大减少了反复集合的频率和时间,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和成长都要经历一个充满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体育学科网络导学案的探索和研讨工作才刚刚起步,它虽然对体育教学有一定的促进和辅助作用,但自身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未来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仍有很多。网络“导学案”下一步的工作还十分艰巨,需要课题参与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扎实地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