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2013-12-29叶桦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装潢工学艺术设计

叶桦

一、推行以“校内基本技能训练+校内模拟岗位实习+校内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式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1]。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工学结合,是推行以项目课题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真题真做”的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教学,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将各项设计比赛融入教学,以赛促教。突出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专业技能,实施以“校内基本技能训练+校内模拟岗位实习+校内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式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教学模式。以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内容为主,将课题、比赛项目渗透到专业基础课中,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自始至终要贯彻以设计观念为指导的思想,更新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专业课程群的教学模式。以专业课实践教学为主,实现“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课的学习为主,紧密联系当地的平面设计公司及企事业单位,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重点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对专业课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训练,实现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

第三阶段——真实工作的顶岗实习。本阶段完成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教学任务。根据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及项目任务情况,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及组织落实,实施采取项目化形式、公司找岗和各种设计赛事任务驱动三种方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中锻炼专业技能,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图1)。

图1 递进式项目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设计和比赛项目融入教学,使教学产生经济效益、融入社会、作用社会。教师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学生围绕项目进行市场调研,提出项目要求并制定详实的训练实施方案与课题。“项目课题设计”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把企业明确的设计目的和产品定位作为课程目的融合教学[2]。丽水市是一个农业化的城市,农特产品丰富,又是一个生态旅游城市,旅游纪念品很多,但包装质量较差,我们在上包装设计、CI设计课程时,产学研结合,及时与企业联系,真题真做,把项目设计融入教学,既能为企业服务,又能让学生尽早适应市场大潮,以便于以后的就业。

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一)校企紧密合作,以公司需求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引进广告设计公司及商品油画公司,让公司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公司先定需求,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向,提出人才培养计划建议。学生与工作岗位和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专业意识不断增强,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对公司来说,无需付出员工的前期培训费用即可获得高水平、高素养的设计人员,提高了公司声誉,降低了用人风险和人工费用,提高了公司效益和竞争能力。

(二)真实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构建课堂教学和项目课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真实项目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寻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项目。公司为学生制定实践项目课题,并开展实践,公司指定专业设计师对学生实践结果进行评价,而公司评价更注重市场的真实需求(图2)。

围绕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公司与学校对本专业课内实训、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论证与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课程能力为项目导向,通过改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考核办法等,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实践教学逐步由被动式形式化向主动式实质化方向转变,构建规范的项目化教学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目的是加强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教育,加强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中心,建立实践课程体系,以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为基础等多方面的整改,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规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应性,更适合时代变迁和行业需求。通过系统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和在校内企业、设计公司的真实演练,形成学生良好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

(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导向,项目团队为形式”进行课程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按照地方装潢艺术设计行业企业人才规格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按岗位、能力、课程的流程,确立课程模块,按设计定位构思、设计表现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了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以及学校、公司、学生等多元参与的考核方式。突出了融职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培养于一体的思路[3]。

图2 包装装潢设计项目课程的运行流程图

“项目课题设计”的教学方式灵活多变,把公司明确的设计目的和产品定位作为课程目的融合教学[2]。公司和设计教育作为一门产业和学科教育,与公司发展和市场竞争有着极大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开发的潜力。我们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主,特色取胜”的教学理念以及“技术、艺术、经济于一体”为核心的教学方位。把新观念、新思维、新技术带入设计教学,培养具有独创性和个性的设计人才。

三、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践方案

(一)重视实践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采用“三者合一”的方法,达到“教、学、做”合一。把专业设计课程、公司实际设计项目、指导教师三者结合;在课程教学围绕公司所提供的设计项目进行教学的基础上,把设计公司的工作模式、教学示范、一对一的辅导方式结合在一起,学生与教师都能更加贴近行业与市场的脉搏,真正体现出高职类教学特色,实现课堂教学与设计岗位一体化。

课堂教学与设计岗位一体化问题,现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四个层面来分析探讨:一是专业基础课的练习。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为主,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各个课题,以便学生学习,并为下一步的项目化教学打下基础。二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设计工作室引入实际设计项目,锻炼学生实际设计能力。三是设计准备。通过市场调研,查阅资料,确定合理的设计定位,写出具体的设计报告。四是设计方案实践。根据设计报告和设计定位,组建3~5人的设计团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广泛讨论,绘制创意设计草图,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实现教学与市场的零距离对接[4]。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专业系列课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并结合实际课题收集相应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种教法的好处,一方面避免了单纯理论讲解的乏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关注实际岗位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积极寻求适应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案例的分解而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采取“小班讲解,小组互动,个别辅导”的方式,20人左右一个班,5人左右一个小组,教师简练地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作相应的技艺示范,主要是引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发现问题当场讲评,及时纠正。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发现闪光点,注重个性化和独创性培养。小组互动能帮助学生活跃思维,相互启发,展开联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四、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成果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大大提高。本专业对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保证了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职业能力、较高的职业素养,从而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还有部分学生进行了自己创业,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学生在校期间运用所学专业技术为当地企业设计了数十套的CI设计作品,为黄泥墩村杨梅、云和玩具等设计了数十套包装,学生设计的会徽、会旗在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和2012年中国(丽水)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全国征集的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中标。部分毕业生在当地创办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广告设计公司。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的比赛成绩显著。

总之,高职艺术设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要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和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建一批真实环境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5]。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9-09-23)[2011-12-23].http://sgy.mca.gov.cn/article/jxgz/200909/20090900038657.shtml.

[2]谢楠.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2).

[3]刘永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11).

[4]陈希.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5]叶国丰.高职艺术设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包装世界,2008(5).

猜你喜欢

装潢工学艺术设计
盐工学人
“计算机美学”在包装装潢构图中的应用探究
《花月夜》
《星.云.海》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Intestinal endometriosis:Diagnostic ambiguities and surgical outcomes
工学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