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的错误吃法
2013-12-27
近些年,人们自家餐桌上常见粗粮的身影。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主任医师徐筠等专家提醒,科学食用粗粮很重要。一旦吃不对,反而会损伤身体健康。
顿顿饭吃粗粮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粗粮在我们每天的主食中最好占20%~ 30%左右。
粗粮的错误吃法主要有:
吃粗粮的品种单一。人们最常吃的粗粮是小米、玉米和红薯。如果长期只吃这几种粗粮,会影响营养均衡。要尽可能将多种食材混合烹调。比如,玉米、小米、大豆单独食用,就不如将它们按比例混合食用营养价值高。
为口感好加入糖和油。由于粗粮质地粗糙,很多人会在粗粮食品中,用精白面粉和淀粉来加强细腻感,用糖来改善口味,这样会让粗粮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粗粮最健康的做法是蒸,可以把谷物和杂豆按照3:1或2:1的比例混合,浸泡过夜,然后放到锅里蒸10~20分钟。蒸好的粗粮可以和大米混合煮成饭,也可以放些枸杞、核桃熬成粥。
吃粗粮配素菜。很多人觉得,吃粗粮就是为了更健康,所以往往只搭配素菜,以为这样摄入的脂肪少会更好。其实,粗粮最好的搭档是肉类和蛋类。粗粮有一个缺点,就是其中的植酸和单宁可能会妨碍铁和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而选择肉类作为粗粮的搭档,就能弥补这个不足。因为肉类食品尤其红肉,是铁、锌等矿物元素的重要载体。选择蛋类作为粗粮的另一个好搭档,则是考虑到二者配合可以保证摄入足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冬饮黑茶好处多
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人民的食物主要是牛羊肉和奶酪,故有“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他们用黑茶煮出的香喷喷的奶茶,能“去肥腻”、“解荤腥”。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被称为古丝绸路上的神秘之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生产历史悠久,以制成紧压茶边销为主,主要产于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黑茶的主要品种有三尖、茯砖、黑砖、花砖、青砖茶和花卷茶等,以湖南益阳生产的湘益茯茶最为驰名。
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遇到下雨,茶被淋湿后,茶商不忍丢弃。途经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看到村民们没吃没喝,很多人因痢疾而卧床。茶商把淋湿的茶送给了村里人,结果奇迹发生了,村里得痢疾的人喝了茶水后疾患不治而愈。
现代医学证实,黑茶确实具有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的作用。黑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日本学者通过科学检验已证明,黑茶具有很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这也是肉食民族特别喜欢这种茶的原因。
黑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对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饮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区的居民而言,长期饮用黑茶,是他们人体必需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有生命之茶之说。
黑茶还有降压降脂的功效。黑茶的主要功能性成分是茶复合多糖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被医学界认为可以调节体内糖代谢、降低血脂血压、抗血凝、血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临床试验证明,黑茶的这些特殊功能显著,是其他茶类不可替代的。
有关衰老的自由基理论认为,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的自由基不断产生,也不断被清除,处于平衡状态。黑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较多的复杂类黄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具有抗氧化、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黑茶是一种低咖啡因的健康饮料,与其他茶类相比,黑茶不影响睡眠,可以一天喝到晚。
黑茶可以煮着喝,也可以开水冲泡;可以喝清茶,也可以喝奶茶;可以喝功夫茶,也可以粗茶淡饭随时饮用。寒冬时节,为家人准备一壶热腾腾的奶茶,真的是暖胃又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