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元素用字
——氜、、
2013-12-27余恒
余 恒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先说第一个字:“氜”(rì)。其实这个元素就是“氦”(helium)。虽然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太阳光谱中存在暗线,但这些暗线的真正含义直到1860年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和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发现元素的特征谱线之后才被理解。于是天文学家们开始根据日光中的谱线来确认太阳的元素组成。1868年,法国的让森(P.J.C. Janssen)和英国的洛克耶(Norman Lockyear)先后在太阳光谱中观测到一条未知的亮线,后者确认这是一种全新的元素,使用了太阳的词根helio-造了个新词“helium”,字面意为“日素”。而化学家们直到27年之后才在地球上找到这种物质。晚清传教士为规范教科书用词而成立的“益智书会”将其译为“氜”。气字头表明它是气态元素,“日”则指出来源,且为声旁[1]。不过在1915年,民国教育部颁布《无机化学命名草案》,采用发音与英文更为一致的“氦”。此后,“氜”的这层含义就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氜”本身作为“陽”的异体字,大型辞书中都有收录,计算机编码字符集中也有它的位置,所以现在可以顺利地显示。但是后两个字就没有这样高的待遇了。
186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克尼斯(William Harkness)和杨(Charles Augustus Young)在研究日冕光谱的时候又分别发现了一条无法解释的绿色亮线,他们称之为“coronium”(冕素)。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似乎比氢还小,在刚刚公布不久的元素周期表中没有合适的位置。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一度怀疑它是“以太”的化学对应体,于是将其重新命名为 “newtonium”(牛顿之素)。甚至我国的物理学家吴大猷也曾经关注过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2]。而直到1939年德国天文学家格罗特里安(Walter Grotrian)才最终证明,这根谱线实际上来自于高度电离铁。
无独有偶,英国天文学家哈金斯(William Huggins)早在1864年就在某些星云的光谱中发现了两条未知的绿色发射线。他后来在许多其他星云的光谱中也看到同样的谱线。受氦元素发现过程的启发,他也提出它们来自于一种新的元素,并称之为“nebulium”(星云之素)。1927年,加州理工的天文学家鲍恩(I.S. Bowen)指出它们其实是电离氧的禁线[3]。
在数字时代,造字工作已经远远不是刻个字模那么简单。科学技术名词中采用的新字,先要由专业委员会提议,然后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提交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审查批准后公布。但要进入计算机编码系统,还需要提交到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乃至国际统一码协会(Unicode Consortium)。此后才能在支持相应编码的系统中正常显示。而要得到相应的商业字体支持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所以现在的术语翻译以造词为主,以避免烦琐的造字流程。只有在发现新元素的时候才会郑重其事地走完整个流程,然后在元素周期表中增加一个位置,在汉字字典中补充一个新字,来永久地纪念人类在自然知识上的小小进步。
参 考 文 献
[1]方毅,傅运森. 中华大字典[M]. 北京:中华书局,1915:卯集211.
[2]Goudsmit S,Wu T Y. Note on the Spectrum of the Corona[J].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34,80:154.
[3]Bowen I S. The Origin of the Nebulium Spectrum[J]. Nature,1927,120 (3022):473.
[4]国立编译馆. 天文学名词[M]. 南京:正中书局,1934:12,34.
[5]中国科学院编译局. 天文学名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2:7,17.
[6]李竞,许邦信. 英汉天文学名词[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64,221.
[7]冷玉龙,韦一心. 中华字海[M].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1770.
[8]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70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