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不同年级段的识字教学
2013-12-26周春艳
周春艳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有人曾说:“语文教学是一个‘瓶子的话,识字教学就是‘瓶颈。”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进程和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特别是低年级,有时每课多达十几个的生字,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遗忘,事倍功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注意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有效识字。
一、低年级识字以激发兴趣为主,多识少写为线,增加识字量
1.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2.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3.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拓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二、中年级识字以辨形为主,区别形近字,减少错别字
1.借助字、词典等识字工具,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
低年级是识字的重点,而中年级则是识字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应该变识字的主角教授者为积极的引导者,要教育学生会使用相应的工具去学习识字,自主去拼读字的读音,记忆字的字形,了解字的意思。在这环环相扣的学习中,学生对学习生字有了更多的兴趣,对以后学习生字也多了一份兴趣,并产生了继续学习生字的兴趣。而且通过自我学习,对字形的认识更深,降低了错误的几率。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的目的不外乎“读”和“写”两方面,而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巩固识字应该成为中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一般来说,在课文中生字是零散的,如果把生字抽取出来逐一学习,会严重影响课文的结构、条理性,也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第一朵杏花》中的“捧”时,原句是:“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有的学生说“开”,有的说“长”,后来我让学生看看这个字的字形,提手旁,而且这又是一个拟人句,学生在我的提醒下,渐渐猜出这个字的意思。由此可见,在识字过程中,字形加语境是识字的好方法。
三、高年级识字教学以自主为主导,加强规律学习,提升识字质量
在高年级识字教学中,很多教师觉得学生的识字能力已达到顶峰,于是他们觉得放任自流是最好的识字教学方式,这种现象造成了高年级学生识字兴趣的削弱、识字能力的下降,所以面对这种现状,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调整、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热情。
1.经常复习,加强记忆
复习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要只采用简单集中复习的办法,可以采用注音听写,一单元一听写,对检测效果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识字本身就是零散的,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给予学生记忆冲击,反复的冲击会加强学生的长久记忆,达到学习的目的。
2.寻找规律学习,变通识字模式
依据语文学习的规律及汉字的特点,采取有趣、多变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语境去识字,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游戏识字,适当举一些生活实例,加深对生字的记忆等。只要抓住识字的基本规律,从多角度加强学习,提高识字能力指日可待。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把握各个学段的识字要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识字。作为工具学科的基本工具,识字教学永远是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语文教学的第一步,落实基础教育,让方块字成为学生心中的骄傲,让更多的汉字沉淀为新时期学生的精神灵魂。在识字教学的路上,我们会渐行渐远!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