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让学生能说会道
2013-12-26张海珍
张海珍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吸取老一辈的传统经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把阅读与写作融合,找准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挖掘读写训练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断拓展写的空间,丰富读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契合点;训练点;语文素养
结合课文,进行读写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根是阅读”。
一、寻找契合点,踏上读写结合的直通车
1.抓“首尾”,品完整之妙
古人云:“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如季羡林的《夹竹桃》一文。
开头: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结尾: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这样写,开门见山,欲扬先抑,结尾照应开头,再次点题,能使人感到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这时我们就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有意识地仿照这样的开头、结尾。如有孩子在习作《我的妈妈》开头写道:“我的妈妈,她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更不是最富有的,但是对我说来她却是最好的、最完美的妈妈。”
2.抓“过渡”,解深层之意
一般来说,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①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②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③由倒叙转入顺叙时;④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除了过渡句、过渡段之外还有过渡词。如《理想的风筝》过渡句:“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放风筝”这件事情很普通,但相对于“笑谈腿疾、写板书”这两个故事,却最能展示刘老师的品质,还巧妙照应了文题。如一名同学在作文“我的老师”中用两件事来表现老师,中间用了过渡句:“老师不但在学习上耐心指导我,鼓励我,而且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3.抓“描写”,悟习作之法
好的细节描写,逼真生动。《天游峰的扫路人》对文中的老人进行两次外貌描写,先是初见,“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后与老人一番交谈后,再写“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着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这里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一个“健康”“慈善”“乐观”的老者形象。一学生在作文《母爱的感悟》中就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妈妈走了过来,关切地问:“还没有抹匀?”于是,她用指头在我的手背上小心地揉起来,不厌其烦地来回揉搓,仿佛跳着指间芭蕾,突然感觉她的手颇有些屋外的寒气,后来,竟愈来愈热,温暖如小太阳。(抹冻疮膏)
如果说寻找到契合点,那是对学生习作启蒙的一种训练的话,那么挖掘出训练点,就会使学生习作步入佳境。
二、挖掘训练点,进入读写结合的曼妙地
1.练在情思涌动时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故情者文之径,辞者理之纬,径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文之本源也。”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情感的触发点,让学生们有感而发,体验表达方式与情感渲染的一致性价值。教学《师恩难忘》这课,我以“刘绍棠四十年后与有插柳之恩的老师相遇,那是一幅怎样感人,怎样千言万语的场景?”这个问题,启发学生以课文为依据,进行合理想象,以“四十年后的相遇”为题写一段话。
学生练笔片段举例:“四十年后,我在村边见到了田老师。老师正拄着拐杖在小河边散步,他的头发已经花白。我激动地热泪盈眶,连忙迎了上去,边扶老人坐下边说:“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刘绍棠啊!几十年不见,我可真想您!”老师眯着眼,左看右看,打量了一番,过了好一阵子,终于认出了我:“哦,想起来了,你就是……”
2.设在思维争辨处
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对某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如教学《船长》这一课,我启发学生对哈尔威的死进行发散性思辨:“哈尔威船长有无机会逃生,如果有,他为什么不选择和乘客一起逃,而最终要选择和轮船一起沉没?他的死到底值不值得?”一番激烈后,我们理出了这么四种较为突出的观点:守住自己的职业道德、不死还有可能做出更伟大的壮举、白死、太不懂得珍惜生命。
虽然,孩子的一些想法有些超出课本的精神内涵,但学生被点燃的思辨火花却弥足珍贵。
3.写在个性彰显处
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落到笔尖。”我引导学生在品读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练笔中发展思维,彰显个性。
教学《游园不值》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品读这“一枝红杏”:
师:兴致勃勃去游园却未遇主人,是不是有些扫兴?但是扫兴就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是因为——
生: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满园春色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师:在你眼中,这是枝怎样的红杏呢?
生:我感觉这是一枝充满了生命力的红杏!它拼命地往外挤,往外挤,才挤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生:这是枝有梦想、有追求的红杏,它不满足园内的生活,就伸出头来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
让个性化的思想倾泻孩子笔端,定是课堂最美的风景!
4.改在想象飞扬处
让想象这朵人类思维最漂亮的花朵进入孩子的生活,进入孩子的学习,是对儿童生命的一种关怀和体贴。如《半截蜡烛》一课的结尾:“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那么以后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德军走了没有?这一家人的日子会过得怎样呢?我让学生续写故事。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