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3-12-26王跃梅
王跃梅
摘 要:如今,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建立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众多教师的共识。高中数学一直被学生看做是最枯燥、最难懂的学科,很多学生因为数学成绩上不去而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但是,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并不是数学繁琐难懂。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科,教师只有全面了解数学的学科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符合高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数学策略,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课前准备;教学情境;多媒体
所谓的高效课堂,指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正确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在有限的时间里(通常为一节课的45分钟)使学生获取无限的知识,并使教学效率达到最高,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那么,在高中数学课堂上,该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呢?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教师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就给学生上课,就跟一个没有带兵器的士兵上战场一样,如此教学,课堂效率必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师如果想在这短短的45分钟的时间里实现数学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就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钻研和理解数学教材,并且缜密琢磨数学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设计出适合学生、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活动。对于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也要认真考虑,因为学生在个人认知方面会出现一些偏差,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提前准备好解决方案,以保证数学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当然,精心准备一些课后练习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是老师信手拈来的练习,而是选取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练习。由于数学教学涉及画图等,教师在课前也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准备好上课要用的教具、学具等。总之,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好教与学每个环节的准备,环节中的细节也必须引起老师的重视,不能使课堂教学出现任何的偏差,以保证高中数学课堂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效果。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致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亚里士多德也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因此,无论什么科目,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课堂,首先要使学生对这门科目有兴趣,学习的最高境界即是“乐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为依据,寻找可以运用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资源,设计出有趣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设计出的这些情境必须新颖、独特,否则也引不起学生对它的探究和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第七章“概率”中“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这一内容时,我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听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学生齐声回答:“听说过。”然后我接着问:“你们觉得这句话是真的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他们对这个问题明显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假设诸葛亮解出一道题目的概率是0.8,臭皮匠1解出题目的概率为0.4,臭皮匠2解出题目的概率是0.45,臭皮匠3解出题目的概率是0.5,这几个人都可以单独地解出这道题,那么这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个人解出题目的概率与诸葛亮的相比,
谁的概率比较大一些呢?因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句俗语,为了验证这句话是否正确,学生马上开始认真思考和计算,因为有了兴趣,学生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整节课学生都充满了激情和热情,课堂效率自然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如果我们熟悉多媒体技术操作过程,并且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有效地选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与传统教学工具进行适当结合,既能扩大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促进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例如,在学习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中“函数的概念和图象”时,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从开始一边作图一边讲解直到讲解和作图完成,大概要用20多分钟的时间,这样就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教学时间,但是,如果运用多媒体,虽然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但是在上课时,只要我们轻点鼠标,函数的整个图象就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节省了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作图的时间,展示的图象效果还更生动、更形象,这就为高效课堂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综上所述,建立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否则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教师必须常反思、常探索、常实践,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把实现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率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而这也正是建立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和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2]王芝平.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与案例赏析.北京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