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动起来
2013-12-26许祝莲
许祝莲
摘 要:当代物理课程的改革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物理概念;物理情景;生活实际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知识结构及生活经验相对薄弱的初中生来说,他们思考问题尚不全面,实践经验积累较少,动手实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
再仔细翻阅最近几年的中考试卷,我们发现,对于实验探究题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有时似乎有点偏有点怪,换句话说,是对于实验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设题。要想在这类题中拿分,我想除了要求我们现在的物理教学必须切实做好探究实验外,还必须让我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多一分思考和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常规课堂教学作为立足点,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中选择研究课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那么,究竟如何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呢?笔者对此作了以下几点尝试,并感触颇深。
一、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与物理实验紧密地结合起来
案例一:在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这一单元里,在学习“机械效率”这一节内容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在做有关机械效率的题目时,常常分不清哪个是有用功,哪个是总功。那么分不清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搞清两个概念,为此,我是这么做的:第一步,教师出示探究动滑轮的实验装置,同时用手上下拉着绳子的自由端,学生很清晰地就能看到钩码在上下运动。
二、在物理习题中将“研究性学习”与创设物理情景紧密地结合起来
案例二:有这样一题,小敏和他所骑的自行车总重约600 N。在上学的路上,他骑车在20 s内匀速通过了一段长100 m的平直公路。若自行车所受的阻力约为人和车总重力的0.05倍,则通过该段公路时,小敏同学骑车的功率约为( )
A.150 W B.300 W C.1500 W D.3000 W
学生初次练习这道题时,表现出不知从何下手,好多学生乱用题中的已知量,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学生首先在解题的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了被考查的对象。这样一来,学生在心理上就失去了占主导的优势,其次是分析题目时还不能联系生活中的物理情景,把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为此,我是这么做的: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安静地、慢条斯理地换一个角度,现在你不是被考查的对象了,而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和要求量;第二步,教师分解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设问:
1.题中要求小敏同学骑车的功率,那么到底什么是功率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2.功率又是一个什么物理量呢?(表示做功的快
慢)3.我们也骑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是什么力对自行车做功呢?(脚对自行车的动力)4.那么题中有没有提到动力这个概念呢?(没有)5.那动力能不能求出来呢?6.怎么求?(二力平衡的知识)教师分析到这里,学生后面的解题过程基本就可以整理出来了。如此,在物理习题中,将“研究性学习”与创设物理情景紧密地结合,运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来逐层深入思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使他们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一种通过探究得以发现新知的强烈成就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能力,从而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
三、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将“研究性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案例三:在一次课堂上讲“对物体做功有两个必要条件”,并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图11-30的四幅情景刚分析完,此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的情绪不是很高,突然,我看到一个学生拿支笔在手上转。我立刻提问:我们用手转笔的过程,手有没有对笔做功呢?转动的笔此时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呢?是不是每个力都对笔做功呢?学生此时有了兴趣,一个个开始拿笔转了起来,并开始研究我的问题,交流讨论起来,最终得到了完美的答案。如此看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参与,从而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也更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和能力。同时,学生在与教师、同学频繁的交往中,也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真是一举多得。
当然,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合理安排、精心设计、耐心指导,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初中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杭集镇杭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