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战略浅议
2013-12-26查晓刚
查晓刚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参与国际经济机制时,主要是熟悉和适应国际规则,期望利用国际经济机制可以提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议程设置、规则利用和制定能力较弱。近年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但是主要关注点仍然是贸易领域。金融危机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重大调整,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战略也需转型。为此,中国应坚持内外两个大局、短期和长期目标以及“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三个方面的统筹。
关键词:中国;新时期;国际经济机制;参与战略;G20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00-06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逐渐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参与相关的国际经济机制,例如IMF、世界银行等。参与这些国际经济机制对于中国适应国际经济规则、改革国内相应政治经济体制、促进中国国内市场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机制上面临一些新的需要。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也给中国新时期参与国际经济机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理论构架
关于国际机制,①存在着多种定义。但是基本上可以认为国际机制应该包含三个要素:共同的国际行为模式,协调国际间关系的原则、准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以及限制在某一特定的问题领域[1]360。
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是以经济事务为工作内容的国际机制。尽管由政府间机制构成国际经济机制相对来说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但是考虑到一些非正式、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政府间国际论坛、会议及机制也对国际经济事务具有重大影响,例如G20、东盟+3等,本文将二者皆列入讨论范围。因此,本文中国际经济机制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那些具有固定机制结构、总部和人员的国际机制,例如国际货币基金机制(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工业发展机制(UNIDO)、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D)、经济合作与发展机制(OECD)等;二是类似G20、G7/8、APEC、亚欧会议(AESM)等这样定期(不定期)进行会晤的论坛型机制。
关于国际机制的作用,中国学者门洪华通过对国外学者的观点进行梳理,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服务作用。国际机制可以促进信息交流,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利益冲突导致国际冲突的危险,使得承诺更为可信并促成互惠合作。第二,制约作用。国际机制本身没有多少强制性,但是在复合相互依赖的国际社会中,理性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利益,却必须依靠国际机制才能达成。是否创建或加入国际制度是国家的选择性行为,但是国家一旦参与了某一国际机制,则必受其限制。第三,规范作用。随着国际社会相互依赖程度上升,国际机制对于国家行为规范化的意义更为重要。第四,惩罚作用。国际机制的关联效应使其能够奖励遵守国际机制的行为,惩罚违反国际机制的行为。第五,示范作用。国际机制帮助一些国家通过遵守国际制度来获得巨大长期收益,从而为其他国家树立了示范。第六,惯性作用。对于业已确立的国际机制而言,对其加以破坏,成本会非常高昂,而且往往缺乏替代选择。为此,成员国②一般更倾向于通过对原有的国际机制加以改造后利用,即国际机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存在惯性,使得其作用和影响在时空维度上延续。③
在最近国外的一些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中,他们也认为国际机制(机制)在解决跨国问题、分担合作成本、机制化应对途径、奖惩合作与违反行为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作用,有效推动了人类和平发展事业。①
因此,从单一国家的角度来说,参与国际经济机制具有许多利益。第一,参与国际机制会对国内的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提出改革要求,从而使得本国体制更加符合现代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强本国的整体竞争力。第二,可以通过减低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机会,发展本国经济。第三,通过国际机制的规范、规则、制度来管理与其他国家之间发生的经济利益冲突,防止其上升为双边之间的外交冲突。第四,在本国权力不足以制衡侵犯本国利益的他国行为时,可以通过国际机制来予以制衡,维护本国利益。第五,通过有效参与国际机制可以显示本国作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的形象。第六,通过参与国际机制,将本国的利益和价值观植入国际规则、规范和制度当中,从而利用国际机制的“惯性”和国际权威性来扩大本国利益。
二、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史经验及其重要作用
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真正意义上参与国际经济机制阶段,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他各方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看法等,可以作为我们进一步制定下一阶段参与国际经济机制战略的重要参考。
(一)历史经验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要国际经济机制的参与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第二个阶段是从南方谈话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三个阶段是从加入WTO到现在。
在第一阶段,中国和美国已经建交,确立了和西方世界交流及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不过由于担心加入过多的国际机制限制中国的主权和行动自由,因此中国的总体态度较为谨慎。例外的是,中国对主要国际经济机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主要原因是这些机制可以对刚刚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提供必要的国际支持,具体表现在中国加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以及1986年提出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创始会员国的申请。
在第二阶段,冷战结束,中国又因为1989年政治风波在外交上面临一些困难。这样,一方面为了通过更进一步参与国际机制以避免被封锁和孤立,另一方面也为了通过多边外交的方式开拓双边接触,中国对国际机制的参与态度和之前相比更为积极。首先,对于那些国际共识程度高的国际机制,中国开始持积极赞成并参与的态度,因为加入这些机制既可以改善中国的形象,而且这些机制也反映人类的共同的持久的价值规范,中国不能置身于外而被外界视为“异类”。其次,对于那些正在形成中的国际机制,中国也开始积极参与其建设过程,以对形成中的规则产生影响,例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东盟+3机制[2]。
但是总体来说,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国在国际机制活动中有三个方面的不足:第一,议程设置的能力弱,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国际机制的被动成员,只关注对技术知识的利用;第二,不能提供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大多是空洞、原则性的话语;第三,对规则的利用能力弱,这主要是因为对规则仍然不够熟悉,缺乏相关专门人才。
在第三阶段,即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则以更为主动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多边制度的建设中去。中国积极主导和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博鳌亚洲论坛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等。在WTO中,中国积极维护自身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在世界银行的相关项目上,例如建立世界银行发展门户基金会,中国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IMF的最新融资计划中,中国也购买了500亿美元的债券,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中国还就IMF和世界银行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在第三阶段,也就是从2001年到现在为止,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力度和进展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步伐更加迅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2003年以后,中国通过G8+5机制和G7/8的互动增多。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应运而生的G20峰会机制中,中国更是几乎和美国并列成为世界上最受瞩目的世界经济力量,中国在G20机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受到各国广泛好评和承认。2009年,中国又先后加入了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和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委员会。2009年底,中国作为重要成员的清迈协议多边化达成,建立了1 200亿美元的亚洲外汇储备库。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很明显,现在中国已经全面积极参与了国际经济机制,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成员。
(二)参与国际经济机制对于中国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加以制度化。中国通过参与和融入现有的国际机制、遵守其规则,并利用规则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自己行为的合法性、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这样,既向欧美等守成大国传递了我国不是颠覆性和修正性力量的战略意图,又能维持和扩展我国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中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的很多具体争议都可以在国际机制的框架内解决,不会在双边范围内形成冲突,这就使得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获得了一定的制度性保障。
2.有利于树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声誉和威望。②一个国家的声誉与威望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手段,也可以作为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在国际范围内树立自己负责任大国的声誉和威望是非常重要的,是中国构筑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实现中国政治、安全和经济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当前国际体系中,树立负责任大国声誉和威望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在国际制度的构建、参与和维持上具有模范作用,以在解决跨国性问题和挑战上显示自己的贡献和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和转型。参与国际经济机制不仅使中国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扩大和深化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了中国国内经济体制甚至政治司法体制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注入了巨大动力。世界银行和IMF在帮助中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管理能力、项目管理的经验和技术、银行业改革、经济数据统计方法培训中国相关人才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3]。加入WTO之后,中国更是清除和修订了超过3 000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其提倡的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市场准入原则等一系列理念也都成为中国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共识[4]。
4.有利于拓宽中国对外交往的渠道。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安全大国,在利用国际经济机制这个多边舞台开展双边外交的空间非常大,也就是“多边搭台,双边唱戏”。多边外交、经济外交已经成为我国外交的重要途径和新增长点,为中国突破外交障碍提供了诸多机会,例如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后,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中美之间的WTO谈判也因此停顿。同年9月,APEC新西兰会议为中美两国领导人提供了相互沟通的机会。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和克林顿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并就中国加入WTO的技术层面问题达成共识。
5.有利于我国周边地区治理机制网络的构建。中国不仅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的挑战,而且也有很多周边议题需要应对。例如,如何维持东亚金融秩序的稳定、跨界河流污染和水资源分配、跨边界犯罪等问题。参与和构建地区性国际机制和机制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方法。
6.有利于提高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中国积极倡导的原则,对全球治理机制的制度设计起到了良性的塑造作用,在相应领域改进了地区和全球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和公正性。中国在国际环境谈判中积极倡导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治理原则在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融入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环境机制的制度设计中,使环境领域的全球治理结构具备了更加合理的内涵。
(三)各方对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评价
1.对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总体评价。总体来说,大部分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在国际机制中的表现都比较令人满意,事实上加强了当前的国际体系[5]。中国没有显著地试图改变和削弱当前的国际规则,而只是尽量试图掌握这些规则来为中国的国家利益服务,①但是西方学者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在国际(经济)机制中承担领导责任的意愿仍然不足,中国的重心仍然是放在国内事务上。
2.对于中国参与IMF的评价。关于中国参与IMF,有西方学者认为2000年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中国和IMF的关系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是否满足IMF对成员国的要求,例如在汇率机制(1980年)、IMF职员被逮捕事件(1995年)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监测(2000年)上就出现过几次争执。然而在2000年以后,中国和IMF的规则、规范与实践就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采用了一系列IMF推荐的经济政策建议以及在收集经济数据方面运用IMF制定的国际标准方法等。
在IMF内部,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尽管在IMF的执行董事会里拥有一个席位,而且基本上都是非常老练的外交官,但基本上都极其低调。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中国立场会非常坚定,而在IMF的治理机制等问题上中国也已经变得更为积极主动,②而且,中国央行官员朱民最近还获任IMF高级顾问职位,显示了中国在IMF中的影响力增大。
3.对于中国参与世界银行的评价。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执行董事事实上是比较强势的,在涉及中国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时候都会据理力争,而且通常情况下都会达到中国希望的目标。③世行行长佐利克也表示中国的影响力在扩大。④2008年,世行任命林毅夫担任副行长。世界银行还希望能够和中国进行合作,在其他贫穷地区更有效地推进发展援助。⑤
世界银行和中国的合作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的青海扶贫项目和对非洲援助政策上的争议。但是近一两年双方已经更多地着眼于在非洲进行合作。⑤
4.对于中国参与WTO的评价。在中国加入WTO之前,西方很多官员和学者都非常担心中国不会履行入世承诺,从而削弱国际经济体系和损害全球经济。但是在中国加入WTO数年之后,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国是规范的WTO成员。2006年WTO的《中国贸易政策评估报告》指出:成员国赞扬中国持续贸易自由化的努力。中国在完善其贸易体制、修订和更新法律规定,特别是在兑现加入WTO时做出的承诺方面采取了许多重大步骤。⑥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在参加中国入世五周年纪念活动时表示,中国加入世贸机制加强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总的说来,中国的成绩是A+”。⑦即使代表那些一向对中国是否履行入世承诺非常挑剔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在美国国会做证时也表示:中国在绝大多数入世承诺上都令人满意地予以了执行。⑧
5.对于中国参与G20的评价。西方学者和官员都非常重视中国在G20峰会机制中的作用,正如美国一位高级官员所说:“如果中国不在场,那么你就不可能让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聚在一起”。⑨
另外,西方学者还认为中国对G20峰会上所进行的各种议题的政策讨论都做出了非常严肃和建设性的贡献,包括金融监管、银行高官薪酬、燃油补贴等。特别是在匹兹堡峰会期间,中国领导人同意各国之间提供材料以进行“相互评估”(peer review)显示了中国愿意增加透明度的积极姿态。
西方学者指出,G20峰会标志着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机制上的态度有了相当大的提升,特别是中国对待G20峰会极其认真,甚至不亚于美国,这表现在参加的代表团人数、跨机构议题以及很多事先详细的准备等方面。①
6.国外政府及相关国际机制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态度。美欧等发达国家主要是认识到在几乎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上,中国的参与已经是必要前提。但是一方面它们期望能够通过把中国纳入现有的国际体系束缚中国,使得中国按照西方的主导意愿行事,另一方面则企图迫使中国承担更多责任来转嫁它们的责任和负担。
发展中国家政府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态度则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希望中国随着自身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希望中国做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扛起发展的大旗;第二类则担心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话语权的增大,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会享受过多好处,挤占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主要多边国际经济机制本身对中国的参与基本持欢迎的态度,但也有一些疑虑。它们都认识到只有中国也参与,国际经济机制才能真正地被称为国际机制。它们希望中国能够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在财政资源上做出更多贡献,并树立作为遵守国际规则的良好模范。同时它们也担心中国可能采取和实行的措施会对多边国际机制形成竞争和压缩,例如WTO的中国贸易政策评估报告(2008年)就敦促中国不要让强化双边主义和地区主义的做法损害多边贸易制度,IMF也很担心中国和东亚国家积极构建的东亚外汇储备库演变为“亚洲货币基金”可能对其构成竞争。
区域性合作机制也都希望能够和中国合作,以利用中国的庞大市场和其他资源,但也都寻求力量平衡中国。例如东盟就积极和中国进行贸易合作和金融合作,希望通过和中国的合作促进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推进地区合作。但是它们又担心中国在区域性合作机制中力量太强会损害它们的独立性和利益,所以它们基本上会采取对冲战略(hedging policy),拉入另外一个或数个大国以平衡中国,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利用中、美、日、韩等经济大国相互牵制以实现力量平衡就是典型的案例。
三、新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继2001年“9·11”事件之后,国际政治中发生的又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将对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一)新时期国际政治发展趋势
1.国际政治将由“一超独霸”走向“一强多极”。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由于实力远远超过其他所有国家,国际政治处于“一超独霸”状态。21世纪之后,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战争负担和国内经济政策失误,对外不平衡规模巨大,美国财政状况窘迫,使得美国行动能力受限,数年之内难以恢复元气。与此同时,欧洲里斯本条约通过,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共同外交行动能力有所加强;新兴市场大国群体性崛起。未来十年,很可能是美国仍然是绝对实力超强的国家,同时欧、中、俄、日、印、巴等多极并存的国际政治格局。
2.大国关系“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特点将继续深化。传统大国关系主要以竞争为主。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共同利益增多,面临的共同跨国挑战增加,大国关系中合作因素增强。中美关系已经转变为“积极、合作、全面的,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中日、中欧、中印、俄美、俄欧等大国关系中合作因素也在上升。但各大国之间围绕安全、政治、经济利益的竞争仍然继续存在。
3.大国关系中经济因素比重上升、政治因素比重下降。随着各国间经贸关系的深化,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相互牵连增加。各国内部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对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利益形成影响。而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尽管仍然在国家间关系中继续存在,但其重要性和过去相比已经明显降低。各国将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发展国家间关系的主要目标。
4.大国关系中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传统安全因素下降。进入21世纪后,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SARS和甲流等流行病的泛滥、印度洋大海啸、中国和海地的大地震、气候变化加剧、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等多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各国都认识到,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越来越大,并且缺乏快捷有效的应对方法。为此,各国之间需要加强合作,非传统安全问题将是今后大国合作的重要内容。传统安全问题尽管仍然存在,但是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5.大国关系的重点将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过去数十年来东亚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持续崛起使得东亚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而且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日本、韩国也即将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将有力整合东亚资源,深化东亚一体化进程,对东亚在整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还有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正在加大融入亚洲的政策,亚洲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将不容置疑。美国也将其战略重点转向亚洲。未来十年,太平洋将是国际政治经济的重心。
(二)世界经济格局与国际经贸环境可能发生的重大变革
1.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地位将继续减弱。这次金融危机的核心地带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业受到重创、消费、投资等其他实体经济领域短期内也难以恢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今后数年内发达国家经济将难以恢复危机前的增长水平。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尽管也受较大影响,但是经济基础仍然较稳定。新兴市场大国仍然处于城市化进程当中,具有较强的内生经济增长潜力。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危机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较为强大的经济基础,一旦它们能够恢复并保持增速快、增量大、增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则发展中国家的增量将继续超过发达国家的增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将继续出现调整。
2.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将出现实质性变革。以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的布雷顿森林机构和G8为主体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不能适应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的要求已经是广泛的共识。发达国家认识到对其进行改革、纳入新兴市场大国的重要性。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为增加自己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做出各种努力。随着新兴市场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行重大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能性正在增加。G20取代G8作为世界经济首要论坛或许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实质性变革的号角。
3.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趋势加快。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显示了国际储备货币单一性与不均衡性所存在的缺陷,储备货币多元化成为多数国家努力的方向,趋势难以逆转。各国都认识到依赖美元作为单一储备货币的巨大风险,开始实施储备分散化、多元化策略。欧元地位将继续上升,人民币在区域范围内的影响也将扩大。尽管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趋势开始加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之内完成。
4.区域性经济与金融合作将深化。危机之后,全球范围内区域合作将更为深化。欧盟里斯本条约获得批准,匈牙利等国也计划加入欧元区,欧盟的合作有望更进一步深化。亚洲东亚外汇储备库建立,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的自贸区陆续形成,日本更进一步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倡议。海湾国家也在考虑建立新的共同货币,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和因此受到的大幅汇率波动的影响。欧洲最近也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MF)的设想。
5.中国将从贸易大国向贸易与金融大国转变。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在未来若干年,中国仍将保持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并且作为巨大世界出口市场的重要性会显著增强。国际金融方面,巨额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多边、区域和双边金融合作上取得长足进展都将奠定中国作为金融大国的基础。
6.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将被迫改变。这次金融危机反映了建立在少数国家长期保持巨额逆差、另外一些国家长期保持巨额顺差及由此形成的国际收支长期的巨大不平衡上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不可持续性。可以预期,美国将不得不增加储蓄、中国则将扩大内需,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将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以维持可持续性。
四、新时期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
(一)危机之前:国内为重心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实施的改革与开放双轮驱动的经济开放战略。1978—2001年,主要是对内进行体制改革以向国际规则和标准接轨,对外则注重吸引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最近十年里,中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已经有所提升,并由此提出“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初步进展。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特点是:(1)消除国内不利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体制障碍;(2)注重对外商的优惠政策及提供合作;(3)国内是主要的对外经济合作场域,在国际经济机制中投入的资源有限;(4)注重直接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利益,对可持续发展重视不够。
(二)危机之后:从注重国内到全球经济布局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的对外开放面临两个新课题。一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对开放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国际分工地位变化对中国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新课题,中国需要对对外开放战略进行一定的调整,即从过去注重改造国内市场、对接国际规则的改革开放战略转变为国内改革发展与全球经济布局并重的战略。
因此,“走出去”战略以及在全球进行经济布局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战略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行为将在国内和国外的两个场域同时展开,而在国外这个经济场域的扩张速度可能会加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机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新时期是中国对外经济战略转型的机会之窗
新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贸形势将发生较大的变革,发达国家力量有所收缩,中国必须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持续改善发展的外部环境,努力促使国际经济体系和相关国际机制向有利于中国利益的方向发展,推进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地位的继续上升、拓展中国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有利条件、推进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构筑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条件。为此,中国必须在参与国际经济机制上有所作为。
五、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战略
G20的机制化开启了发展中国家真正意义上参与国际经济体系改革的进程。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利益诉求,中国有必要就如何参与未来的国际经济体系及国际经济机制明确自己的战略思路。
总体而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及相关国际经济机制应该坚持:第一,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对外政策与内部政策要相呼应、相协调和相补充;第二,统筹短期与长期目标,短期目标要为实现长期目标做战略准备。第三,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保持妥善平衡与取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坚持韬光养晦战略,增强积极有所作为的意识。对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毫不含糊、坚决维护;对涉及重大利益的问题,据理力争,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对涉及一般利益的问题,加强对话,避免因小失大。
(一)占据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制高点,全面参与G20的机制化建设
目前来看,G20的机制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可能会取代G7/8成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主要协调平台。
1.把推动和加强G20的作用作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的战略重点。G20匹兹堡峰会已经确立了其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机制,第一次为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平等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管理以及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平台。但是,G20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力仍然有赖于后续峰会的巩固。推进G20的机制化,加强其在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战略重点。
2.以G20为主渠道,推进IMF和世界银行的改革。G20作为世界上主要经济体和相关国际机制的最高级别会议机制,已经成为讨论如何有效供给全球性公共产品①的重要论坛,在推动IMF和世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上,具有特殊的合法性和能动性。G20的前三次会议已经在这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今后应该继续以G20为主渠道推动相关改革。
(二)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双边或诸边战略协调
尽管G20将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首要协调平台,但是中美欧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共识仍然是任何国际经济机制能够取得实质进展的前提,且中国与这些经济体之间具有重大共同经济利益,稳定的双边和诸边协调机制非常重要。
中美利益协调是中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体系及其改革的关键。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是大国关系中最具结构矛盾性的。中美之间协调成功,彼此才能在国际事务当中实现目标。中国和欧盟、日本、新兴市场大国、其他发展中国家集团(例如非盟和77国集团)之间的双边和诸边协调也非常重要。
中国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双边和诸边对话协调机制,包括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机制、中英高级财经对话机制和中英战略对话、中日高层经济对话机制、金砖四国(BRIC)元首会晤机制,就未来国际经济体系改革的方向和中国应该发挥的作用和获得的利益事先进行沟通协调,在取得共识之后,再在多边机构中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减少矛盾,加快改革步伐,维护我国利益。
(三)稳健推进地区性经济机制建设,夯实我在周边地区依托
地区性经济机制的建设对于巩固我国周边经济形势、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强我在国际经济机制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东盟10+3合作进程的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清迈协议多边化的实现和亚洲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等等,都对中国构建稳定的周边经济依托和支持中国在多边国际机制以及与其他主要大国的博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应该继续大力推动我周边地区的经济、贸易与金融合作机制的发展。
(四)进行内部建设,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能力
内部综合实力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的基础,中国非常迫切需要进行内部建设,提高金融贸易影响力和国际经济机制参与能力。
1.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内金融市场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战略的重要一环。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面主要在于:首先,中国可以增强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发展方面实施掌控的主动权,而不必过度依赖美元等其他国际关键货币的汇率变化。其次,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将使得中国在应对国际收支失衡时拥有更大的政策空间。再次,人民币国际化使用有利于扩大我国对外经贸投资合作。另外,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增强我国对于其他国家经济政策影响力。
成熟的金融市场对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参与国际金融机制的能力都非常重要。我国应充分利用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各自特点和互补优势,共建香港-上海相互配合的金融市场,作为我国深度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及其相关国际机制的基础。
2.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对外经济政策协调。中国政府部门之间在对外经济政策协调上目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常设机制,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庞大经济规模和繁多经济部门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首先,各个部门对于彼此的涉外经济政策可能不够了解,以至于会发生对外经济政策口径相互冲突的现象;其次,由于各个部门之间对外经济政策缺乏协调,彼此在国外的行动就难以做到默契配合,从而使我国很多部门的对外经济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再次,随着我国海外经济利益的增加,我国涉及海外利益的部门也越来越多,以往看似和我国对外经济战略没有多大关系的部门甚至地方政府都有可能成为我国海外利益的直接相关方。
为此,我国应该建立一个类似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这样的机制或者通过加强中央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来协调中央政府各部门(甚至可以根据需要随机包括地方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这既有利于各个部门深化对我国海外利益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利于制定更为统一协调的我国整体对外经济战略,包括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战略。
3.加强政府部门和产业界的沟通与协调。我国应该设立相对固定的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渠道和沟通协调机制。政府和产业界之间可以相互传达信息和要求。产业界可以通过我国政府部门与外国政府部门或国际经济机制进行沟通或施加压力以保障其利益,政府获取的准确和及时信息也有助于决策的有效性。
还应该鼓励和帮助我国产业界建立类似美国商会、美国钢铁企业协会的中国企业协会。这些中国企业协会建立之后,可以运用自己的力量对国外政府机构或国际经济机制进行游说,这既有效利用它们信息准确丰富的优势,也避免国外指责中国利用重商主义措施帮助中国企业。另外,这也是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4.加强培养经济外交人才,增加技术官僚储备。制约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缺乏足够数量的具有在国际经济机制中顺利工作的经济外交人才。我们应该通过大学培养、在职培训、海外引进等各种策略培养我国的经济外交人才,以作为常驻各国际经济机制的代表团成员。
另外,鉴于现在涉及海外各主要国际经济机制的政府各部门越来越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官僚已经难以担当专业事务的谈判和交流。为此,我国应该在司长及副部级级别的官员层级上多增加技术官僚储备,以有利于在参与国际经济机制时进行有效的议程设定和谈判辩论,并最终做出准确的决策,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5.积极增强我国对国际经济机制日常运行方面的影响力。国际经济机制的日常运行有赖于其资金、政策资源、高级管理人员、雇员等组成部分,我国可以从这些途径入手,稳步渐进地增强我国对主要国际经济机制的影响力。在资金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财政负担能力也有所提高。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对国际经济机制运作资金的贡献率。在政策资源方面,我国也可以做出独特的贡献,不仅有利于国际经济机制,也可能有利于我国自身利益。例如通过购买IMF债券帮助其扩大金融资源。我国也应该鼓励中国籍人士进入主要国际经济机制担任职务,既包括高管,也应包括普通雇员。
六、小结
金融危机的发生将对今后相当长时间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影响,同时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战略也到了需要进行调整的时间节点。为此,中国应该在吸取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历史经验以及吸收各方的批评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危机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战略。这一战略必须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在危机之后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相结合,要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外经济战略的转型,也要服务于中国的总体外交。为此,一方面要紧紧抓住G20机制化给中国提供的平等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改革的重要机遇,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与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双边或诸边战略协调对中国有效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重要性。另外,中国还要通过夯实我国周边的地区性经济机制来抵御可能的全球风险。最后,自身综合实力是根本,中国要通过提高金融和贸易影响力、加强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之间的协调沟通、积极培养经济外交人才等方式做好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机制的内部准备。
参考文献:
[1]倪世雄,等.当代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苏长河.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
[3]朱光耀.世界银行与中国的改革开放[J].求是,2005,(15).
[4]樊勇明,贺平.中国是多边贸易体系的积极建设者[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5]江忆恩(Alastir Iain Johnston).美国学者关于中国与国际机制关系研究概述[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