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研究

2013-12-25李旭鹏

关键词:制成品出口商品重庆市

李旭鹏

(重庆理工大学经贸学院,重庆 400054)

一、重庆市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分析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出口额与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同时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贸易竞争力变化情况。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是对出口商品结构按加工程度高低所作的最基本分类。初级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工业制成品加工程度高,附加值高。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从商品类型的角度来看,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指以初级产品占优势向以工业制成品占优势转变,而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以劳动、资源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占优势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占优势转变。二是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是指不断提高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力。从该角度出发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基本度量指标是贸易竞争力指数(TC Index)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Index)。

从表1可以看出,重庆市出口商品结构在这几年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第一,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几大类产品出口额除了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有些许下滑外,其他年份都在逐年稳步增加,从2004年的185327万美元增长到了2009年的515143万美元。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虽然也在增加,但是所占比重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到2009年仅为7%左右。以上数据可以说明重庆出口商品结构已得到一定优化,出口由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第二,工业制成品中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表1中的第七类产品即机械和运输设备,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已经逐步成为重庆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以及出口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初级产品,而且高于整个出口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重庆市较高技术含量以及附加值的产品得到了较大发展。因此,重庆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

从表2可以看出,机电产品连续六年一直位居重庆市出口主要商品中的第一位,从2004年到2009年其出口额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8.5%、62%、67.3%、67%、69.8%、68.5%。在2009年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达59.8%。这说明关于最能反映工业竞争力实力和潜力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重庆市出口比重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因此不难看出,重庆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明显地经历了一个从以资源、劳动密集型占优势转变到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占优势的过程。

从单种出口产品的排名看,机电产品连续六年排在出口的第一位。摩托车、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高新技术产品、摩托车汽车配件等多年来也均排在前五,位置变化不大。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汽车和汽车底盘、医药品也在这几年中基本稳居前十的位置。此外,服装及衣着附件虽一直稳居前十,但排名靠后。因此,从重庆出口商品的种类及金额排名可以得出,重庆出口商品中更多的是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

表1 按商品类别分的出口总值(2004—2009)万美元

表2 重庆市主要出口商品金额(2004—2009年)万美元

续表

二、重庆市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重庆市出口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分析

最早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方法来研究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的是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该方法由他在其1965年发表的《贸易自由化与显示性比较优势》一文中提出,随后被广泛运用于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分工的研究中。

其中,X代表出口量,W代表世界出口量;i代表某一国家,t表示某一类商品。在这个式子中,分子为一国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占世界同种商品总出口量的比率,分母为一国总出口量的比率。若RCA指数<1,则说明该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接近0,则比较劣势明显;若RCA指数>1,则说明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数值越大,则比较优势越明显。

通过查找重庆市相关统计年鉴,发现仅有主要出口商品的金额,没有全部出口商品的金额。所以,以下的分析中仅对2004年到2009年间主要出口商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进行分析。

2004年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处于前10位的产品有:机电产品、摩托车、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高新技术产品、摩托车及自行车零件、未锻造的铝及铝材、汽车和汽车底盘、服装及衣着附件、医药品、汽车零件。以上10种产品具有强比较优势。

2005年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为机电产品、摩托车、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高新技术产品、汽车和汽车底盘、未锻造的铝及铝材、服装及衣着附件、汽车零件、肠衣。

2006年以及2007、2008年也基本是这十项产品具有较强比较优势。而在2009年中,新增了一项产品,即船舶。

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市有强竞争力的产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包括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未锻造铝及铝材等。初级产品如农产品出口则仍以初加工产品为主,且出口数量并不多,竞争力有限。要想增强重庆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应增加机电产品这一类附加值较高的商品。

(二)重庆市出口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是指一个国家进出口差额所间接反映出的比较优势,也称贸易专业化指数,用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表示,其公式为:

式中,Ei为产品i的出口总额,Ii为产品i的进口总额。这一指数的变化范围在-1和1之间。如果指数为负,即i类产品具有比较劣势,表明该国是i类产品净进口国,其出口竞争力较弱;如果指数为正,即i类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表明该国是i类产品净出口国,其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如果指数为零,即为中性优势,说明该国i类产品与国际水平相当。当-1<TC<-0.5时,表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极弱;当-0.5<TC<0时,表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当0<TC<0.5时,表明该产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当0.5<TC<1时,表明该产品具有极强国际竞争力。

本文选择2004—2009年进出口商品数据来计算重庆市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重庆市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大部分年份都小于0,总体上竞争力弱。其中,活动植物及产品处于相对比较劣势的地位,除了2004年以外,TC指数一直小于0;动植物油脂及分解产品,竞争力指数不太稳定,2004—2005年处于相对比较劣势地位,但是在之后几年内竞争力得到增强,2008—2009年TC指数已经大于0.5,虽然其竞争力指数不稳定,但总体上该类产品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矿产品竞争力指数都很低,竞争力弱;食品、烟酒饮料竞争力很强,TC指数接近1,且五年中变化比较小。

表3 重庆市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

重庆市工业制成品总体上处于相对比较优势的地位。仅2009年的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2004年机械和运输设备以及2009年的杂项制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其他全部都大于0。尤其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处于竞争力极强的状态,在2007年贸易竞争力指数更是高达了0.719;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以及杂项制品也整体上处于竞争力较强的状况;机械及运输设备总体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除了2004年处于相对比较劣势的地位,其它几年内,其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大于0,在近两年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总之,依据重庆外贸统计年鉴数据分析的结果是:重庆市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整体上处于弱的状况,而工业制成品贸易整体上处于相对较强竞争力的地位。

三、重庆市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商品结构层次较低

出口商品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又可细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达到50%以上,该类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虽然重庆市的出口贸易也得到长足发展,工业制成品成为其重庆市出口商品主要组成部分,然而重庆市工业制成品主要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全市出口额中占有的比例偏低,与世界范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中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占比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种状况制约了重庆市出口贸易的发展。

(二)出口商品竞争力较低

根据出口商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数值,重庆市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竞争力弱。相对初级产品而言,工业制成品总体上处于相对比较优势的地位,然而重庆市工业制成品的整体竞争力优势还没有形成,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三)出口抗风险能力差

出口商品品种单一和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将会导致出口风险。重庆主要出口商品品种单一,出口的大宗商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医药品、摩托车、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将近七成。农产品出口仍然以初加工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有提高,但总量仍很少。这说明重庆出口商品品种过于单一,出口主要依赖少数大宗商品。当国际市场上此类商品需求下跌时,极易产生出口风险,甚至使经济发展受到威胁。同时,重庆市排在前十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多数为亚洲国家和少数欧美国家,出口市场比较集中。这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也会增加出口的风险。

(四)产品研发能力弱

出口商品附加值不高,出口企业难以扩大出口规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弱。加入WTO前,部分摩托车生产企业靠“仿制”其它国家(主要是日本)同类产品来进行生产出口,结果在东南亚市场上遭遇了日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权行动,最后逐步失去了这一市场。加入WTO后,企业如果再沿用这种方式则无法继续生存、发展。目前重庆摩托车出口企业面临这样严峻的现实。其他一些产品也由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出口商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弱,难以扩大出口规模。

四、重庆市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一)优化产业结构

出口商品结构是国内产业结构的表象和反映,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其根源在于缺乏国内产业强有力的支持。重庆市的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工业制成品成为出口商品的主要组成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量在出口商品中居第一位,但这些产品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也较低。因此重庆市应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集中精力打造摩托车以及其零部件的生产,加大对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力度,促进其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增加此类产品的技术含量。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促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从而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位于重庆出口前十项产品中。该类产品属于传统比较优势产品,我们应该利用高新技术对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产业进行改造,增加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技术含量,提高其产品质量和档次,使其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国际名牌出口支柱产品。同时,重庆的汽车摩托车以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比如宗申、力帆等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因此,我们应该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机电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机电产品的附加值。

(三)开拓新市场,降低出口市场风险

排在前十位的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多数为亚洲国家和少数欧美国家,重庆市出口市场比较集中。这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将增加出口的风险。而降低出口市场风险的重要策略就是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在实施多元化策略中,首先是先稳定亚洲市场,然后拓展非洲、中东及拉美等新兴市场,最后再扩展欧美市场,逐步实现以新兴市场为重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出口市场结构,降低出口市场风险,从而提升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积极利用外资提升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外资不仅仅是一种资金,它是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经验的综合体。积极利用外资不仅能弥补资本不足,更重要的是因外资具有技术外溢效应,利用外资可以促进内资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重庆应抓住跨国公司对西部加大投资力度的契机,有选择地吸引跨国公司在渝投资,通过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合作,积极消化吸收创新技术,与此同时鼓励外资投入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张小蒂,李晓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109 -112.

[2]樊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2006(8):70-80.

[3]周松兰.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国际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2):23-32.

[4]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5):4 -16.

[5]杜修立,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J].经济研究.2007(7):137 -151.

[6]马慧敏.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1989—2004年时序数据的计量检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3):17-21.

[7]丁雯.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4):3 -8.

猜你喜欢

制成品出口商品重庆市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