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热管内自旋扭带传热性能的研究

2013-12-23李健

机械工程师 2013年1期
关键词:雷诺数空管传热系数

李健

(沈阳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沈阳110035)

1 引 言

由传热基本方程Q=KAΔTm不难看出,增大传热系数K、传热面积A 和传热平均温差ΔTm,都可以提高传热速率。其中,设法增大总传热系数K 是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

欲提高传热速率,关键在于减小传热过程的热阻。热边界层越薄,温度梯度越大,热阻就越小。所以通过改善流动状况,使边界层变薄,或通过相应措施,对边界层造成更大扰动以至破坏,是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之一。本实验研究所用自旋扭带就是通过旋转来达到扰流,破坏边界层,并使其变薄,从而对传热进行了强化。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实验研究自旋扭带对管内侧给热系数的影响。

2 热态试验分析

2.1 总传热系数K 的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所得的总传热系数K 与雷诺数Re 关系如图1 所示。K 与Re 成对数关系,且随着雷诺数Re 的增大,总传热系数K 也增大。可以看出在相同雷诺数下,自旋扭带与空管相比总传热系数K 有了明显提高。从图中发现不同结构参数的自旋扭带对总传热系数K 的影响很小,所以在分析总传热系数时,可以忽略自旋扭带的结构参数变化对其影响。

图1 总传热系数K 与雷诺数Re 的关系图

自旋扭带的总传热系数K 的综合回归方程为K=785ln(Re)-5485,经过计算误差均在±5%以内,且有90%的数据在±1%以内。

与空管的总传热系数K 的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比较,总传热系数K 在加入自旋扭带后,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低雷诺数时,总传热系数提高12%~62%。由此可知自旋扭带在低雷诺数时,会达到比较好的传热效果。

2.2 威尔逊Wilson 图解法确定给热系数关联式

式中,Nu-努塞尔准数;μ-冷流体粘度,Pa·s,由t定查取;μw-壁温下的水的粘度,Pa·s;C-给热关联式系数;p-雷诺数Re 的指数;Pr-普朗特数。

Wilson 图解法的目的就是求关联式中的系数C 及Re 数的指数p。由于计算中要反复试差,工作量很大,本文采用MATLAB 编程处理数据。

图2 表示的是自旋扭带试件与空管的比较的Nu 准数与雷诺数关系图。可以看出Nu 准数随着雷诺数Re 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雷诺数Re 下,有自旋扭带的换热管比空管的Nu 数要高。而且不同结构参数的自旋扭带对Nu 准数的提高不同。

图2 Nu 准数与雷诺数Re 关系图

由图2 可知,随着雷诺数Re 的增加,Nu 值的提高率减小,即提高率η 随Re 的增加而减小。

对式两端取对数,进行变量代换,化为多元线性函数形式,代入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式中,D-自旋扭带带宽,m;di-换热管内径,m;Y-自旋扭带扭转比。

式中只有结构参数D/di影响Nu 准数的值,且Nu 值随D/di增大而增大。在固定的换热管中,置入自旋扭带,Nu 值随自旋扭带的带宽D 增大而增大。

该关联式所依据的344 个热态实验数据(雷诺数Re>10000)中,有98%的数据与关联式的偏差在±10%以内。

2.3 传热性能评价

以上对插入自旋扭带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计算,也做了基本的性能分析。下面对其计算结果进行评价。传热效果的强化都是以牺牲流体的阻力为代价的,导致换热强化性能的降低。所以评价的标准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流体阻力;二是传热性能,且要综合起来评价。

式中,λ 为摩擦阻力系数;下标“0”表示空管对应的物理量。φ>1 表示强化传热手段有效,φ 值越高,则强化传热效果愈好。

图中反映了传热性能评价因子φ 随雷诺数Re 的变化趋势。文献[2]指出,只有φ>1 时,才有应用价值。可以看出做实验的9 根自旋扭带,其传热性能评价因子φ 不同。同一根自旋扭带随雷诺数Re 增大,性能评价因子φ逐渐增大。图中可以看出,所有试件的φ 值基本上在整个雷诺数Re 变化区间里都大于1.3,说明它们的强化效果的综合性能比较好,效果很明显。

图3 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图

式中,φ-传热性能评价因子,下标“0”表示空管对应的物理量。

式中φ 是D、H、Re 的函数,我们研究的是扭带的结构尺寸对φ 的影响,这里先固定Re,令Re=4×104代入式中,得: φ=0.695D0.0907H0.0520

这里就变成了φ 是关于D、Y 的函数,即是结构参数的函数。这样就可以在确定的雷诺数Re 下,分析结构参数对传热性能评价因子φ 的影响。

3 结 论

本实验通过大量实验数据关于自旋扭带传热性能的计算,对雷诺数Re、总传热系数K、摩擦阻力系数λ 和努塞尔准数Nu 等参数之间的变量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也对自旋扭带的作了综合性能的评价。

(1)自旋扭带的总传热系数K 较空管有较大的提高,提高率在12%~62%之间。但自旋扭带的结构参数对总传热系数影响不大,可以忽略,得到总传热系数K 的总回归方程为K=785ln(Re)-5485。

(2)通过威尔逊图解法确定了给热系数的关联式,并把结构参数引入到了关联式当中,使自旋扭带的结构尺寸得到了量化的分析。给热系数关联式为

本文采用自旋扭带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可以达到强化传热和在线防垢、除垢,成本低廉,安装拆卸方便,加工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工作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强化元件。以上结论,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及其他研究人员参考。

[1]《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112-114.

[2] 顾维藻,等.强化传热[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4.

猜你喜欢

雷诺数空管传热系数
探析寒冷地区75%建筑节能框架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重组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
基于Transition SST模型的高雷诺数圆柱绕流数值研究
新型铝合金节能窗传热系数和简化计算
失稳初期的低雷诺数圆柱绕流POD-Galerkin 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转捩模型的低雷诺数翼型优化设计研究
民机高速风洞试验的阻力雷诺数效应修正
聚乳酸吹膜过程中传热系数的研究
如何做好空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内部审核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