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二五”时期推进贵州省城镇化战略重点分析——基于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

2013-12-23刘诗宇贵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2期
关键词:十二五工业化城市化

■刘诗宇 贵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张雪娇 民革贵州省委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对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深远的影响。当前,贵州省正处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理论和成功经验,以战略眼光和思维,谋划贵州城镇化的发展,对促进贵州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镇化发展主要理论和动力机制

1.城镇化发展主要理论

对于城镇化,国内一般称之为城镇化或者城市化,而国外一般称为城市化,本文混合使用,不区别对待。所谓城镇化,简言之即是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转变的过程。有关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主要有: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般变动模型。该模型认为,工业化的演进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而城市化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在工业化后期和经济发达阶段,城市化率在70%以上。

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和托达罗分别提出了城市化的模型,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针对不同的情况,阐释了各自独到的见解。前者提倡发展单一的大城市,后者则主张发展中小城市。我国经济学家杨小凯等人认为这两条道路在中国都走不通,他们针对上述理论的缺点,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认为一国的城市规模水平取决于产业发展状况和人口迁移成本,我国应该通过改革促进产业发展,并减少城乡人口迁移的制度约束。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世界城市的国际功能决定于该城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联系的方式与程度,并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水平的指标,他深入研究了如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城市化水平。

此外,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核理论,探讨了某一城市与周围区域和其他城市之间的互相作用。法国经济学家戈德曼系统论述了大城市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作用。今野修平根据日本城市化的实践提出城市的发展要经历城市化、特大城市化和特大城市群三个阶段。

上述城镇化发展理论,对于推进贵州省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综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驱动机制;二是工业驱动机制;三是第三产业驱动机制;四是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五是比较利益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化的一般过程和主要经验

1.城市化的一般过程

根据英国学者L.范登堡提出的“城市发展阶段说”,城市化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向城市集中,城市聚集效益明显;第二个阶段表现为城市郊区化和城市群(圈)的形成;第三个阶段表现为“逆城市化”。

美国地理学家R.M.诺瑟姆提出的“S”曲线对钱纳里理论做了具体解释:在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因此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城市人口比重才能提高到30%;在加快发展阶段,由于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市化人口比重能在较短时间内由30%向上升至50%,进而又上升到70%;成熟阶段,农村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已经不大,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最后相对稳定在10%以下,城市人口比重则相对稳定在90%以上的饱和状态,后期的城市化不再主要表现为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而是城市人口内部职业构成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和“逆工业化”的过程。

2.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经验

一是城市化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适度同步。城市化的国际经验证明:过度城市化是病态城市化,既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又不能带来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还会产生严重的“城市病”;滞后城市化则是发育不全的城市化,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利于现代化的实现;只有同步城市化,才有可能实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与良性循环,避免或缓解、消除“城市病”。

二是集中型城市化与分散型城市化必须相结合,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必须合理。城市化是人口不断由农村转向城市的社会经济过程,也是城市地域扩大、城市文明生活方式普及的过程。集中型城市化是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分散型的城市化是城市人口适当分部到大中小城市。国际经验表明:城市过少、过多、过大都不好。城市过多、过小、过于分散,会影响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城市过大,容易产生“城市病”。因此,城市必须正确布局,集中与分散必须恰当结合,使大、中、小城市结构合理、搭配适当。

4.正是由于该电磁阀在发动运转时始终处于通电状态,电磁阀内部的线圈会始终处于高温状态,所以电磁阀出现故障的概率很高。而且很有可能虽然电阻测量正常,但是通电发热后内部出现开路或短路的故障,从而存储故障码。

三是城市化不能完全由市场调节,政府必须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城市化的国际经验说明:城市化完全由市场调节,会使农村人口无序地涌入城市,使城市化盲目发展,大城市恶性膨胀,造成严重的城市病;市场的作用还不能保证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非盈利性公共服务部门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应该有合理的过度膨胀的防止机制和扩大城市规模的促进机制,这些都离不开必要的宏观调控。

三、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贵州省城镇化发展阶段分析

城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尽管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起步时间、发展环境、发展速度、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但众多研究表明,城市化是一个规律性、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对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的S-曲线理论,1990年以来全国和贵州城镇化发展历程基本符合城市化的共同规律。

从贵州的情况看:1990年贵州城镇化率为19.3%,到2009年达到29.9%,年均增长0.53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贵州省城镇化率变化比较平稳,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鉴于贵州尚处于工业化初期,而全国平均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贵州城镇化水平上升较全国缓慢。然而贵州工业化正向中期阶段靠近,2009年,贵州城镇化率达到29.9%,2010年、2011年已突破30%的水平,正处于由城镇化起步向加速发展的转型阶段。“十二五”时期,贵州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城镇化速度将呈快速增长态势。

全国和贵州城镇化率变化图(单位:%)

2.贵州省城镇化主要问题分析

(1)城镇化水平低,发展缓慢

从全国来看。2000年贵州城镇化率为23.9%,分别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2.3%、东部地区平均水平22.2%、中部地区平均水平9.1%、西部地区平均水平4.8%;到2008年,贵州是全国唯一的城镇化率未过30%的省份;即使2010年突破了30%,仍低于全国平均值16.15%。

(2)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等级结构不合理

斯泰勒正常城市等级分布图

贵州城市等级现状分布图

(3)工业化、城镇化滞后,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

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没有工业化便没有城市化;另一方面,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城市化,脱离城市化的工业化将会受到城市化滞后的制约。国际经验告诉我们,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是城市化超前或同步于工业化,而且国外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偏差系数(城市化率/工业化率-1)均为正值。

根据美国著名学者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工业化水平一般是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城市化率)等方面来衡量的。基于这个原理,选择5个指标(人均GDP,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比重,城市化率)进行加权平均处理以计算贵州的工业化率,计算结果见下表:

全国&贵州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比较表

可以看出:全国和贵州的城市化水平始终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但贵州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的程度比全国更大。

(4).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数学回归方法建立了“发展模型”,他采用这一模型对世界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城市化率与人均GDP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钱纳里“发展模型”的城镇化率与人均GDP的对应关系

为了对城镇化率与人均GDP进行比较,首先需将以人民币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折算为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平均汇率换算,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估;而用购买力评价法折算,则高估。为此,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使用的汇率—平价法(将汇率与购买力评价法相结合,取其平均值)对贵州省的人均GDP进行折算。

贵州省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为6915元,按2007人民币基准汇价累计平均值7.56计算为914.68美元,按购买力评价折算比率2.14(根据世界银行测算数据推算)计算为3231.31美元,两者的平均值为2073美元,以“发展模型”中人均GDP指标衡量,我省城镇化率应为40%左右,但我省2007年的城镇化率只有28.24%,说明我省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四、“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贵州省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强化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

1.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为加快推进贵州工业化进程,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壮大核心企业,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1)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战略落实于贵州的黄金战略期,大力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实行项目前期费用补贴,加强重大项目协调扶持,强力推进在建重大项目。抓大促小,着力扩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推动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管理咨询、公共信息、法律援助、技术创新和融资担保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开发新产品、开展产学研合作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项目、加快信息化、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建设和更新重大装备。

(2)继续做大做强以煤、电为主的能源工业,做强做优以煤、磷化工和铝工业为主的优势原材料工业,巩固壮大“烟酒”支柱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

(3)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产业向城市聚集。要推动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布局上重点向城市工业规划区集聚;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布局上重点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工业区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布局上重点向现有开发区集聚。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外围空间形态的变化,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2.大力发展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要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发挥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提升档次、完善功能、优化结构、更新业态、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服务业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支撑能力,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现代商贸网络体系、现代旅游经济网络体系、现代物流体系。

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工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整合宣传、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力量推介优势品牌,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产品,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开发优势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把贵州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尤其是东亚、东南亚的旅游目的地,形成现代旅游经济网络体系。加快发展会展业,建成贵阳会展中心。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

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以农村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针对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要着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鼓励其他服务业更多吸纳就业,充分挖掘服务业安置就业的巨大潜力。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引导交通、信息、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辐射集聚效应较强的服务行业,依托中心城区,培育形成主体功能突出的区域服务业中心。

深化国有垄断服务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将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配套服务改革,推动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1]刘诗宇,张雪娇,低碳经济背景下贵安新区包容性增长[J],管理学家,2012(11)。

[2]斯劲,贵州促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政策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2(10)。

[3]贵州省社科院区域所《贵州农村人口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宋明,王彬,白雪冰,加快我省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C],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11。

猜你喜欢

十二五工业化城市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