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3-12-23秦海宏孙雪洁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年6期
关键词:特质批判性思维能力

秦海宏,葛 伟,孙雪洁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622)

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1-3]。批判性思维能力泛指个人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长短利弊的评判能力,它要求个体全面地分析事物各方面的因素,并在分析过程中不断进行反省思维,以作出合理的决定。在临床护理工作领域,由于临床护理问题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决定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目前,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及培养效果仍鲜有报道。为此,本文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模式运用于急救护理实验教学中,为探讨护理实验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及途径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2008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在急救护理实验课中开展PBL 教学。实验组119 人,男性8人,女性111人,年龄18~22岁。以2007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对照组110人,男性9人,女性101人,年龄20~22 岁。2 组均为统招全日制护理本科在校大三学生,性别、年龄、在校成绩等一般特征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个组的急救护理学课程均在第3学年第1学期开课,教学大纲、教材、理论和实验课时、主讲和实验指导教师相同。常规实验教学方法是在理论课后开设实验课,配有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操作过程。教师示教讲解注意事项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训练急救技能的准确性和熟练性,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PBL 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1.2.1 课程组织

传统的急救护理实验是以单项技能训练为轴心的验证性实验[4]。要提高学生的急救技能和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必须改革习惯的实践教学方法,从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根据教学大纲确定3项实验内容,即创伤救护、监护技能、心肺复苏,开设4 次实验(其中监护技能2次),每次4个学时。根据内容选择示范病案,提供临床情景,增设临床常见的问题,确定知识和技能目标要求等,提供相关的甄别案例供学生课后研究和分析思考,在完成实验报告时要求学生有案例分析和判断,并制订抢救预案,突出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的综合训练[5]。

1.2.2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以“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Inventory CCTDI)为标准,参照彭美慈等研制的中文版CCTDICV(CCTDI-Chinese version)[4],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修订而成。调查问卷包括2个部分:学生的一般资料和批判性思维调查问卷。批判性思维调查分别测试批判性思维的7个特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共有70个条目。采用6分制,从“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分为6 级,总分为70~420分。负性条目39个,反向得分。得分≥280分表明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性格,>350分表明批判性思维能力强,210~280分表示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等,<210分表示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每个亚类有10 个条目,分值为10~60分,各亚类相应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最小认可分值为40分,>40分表示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50分表明相应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很强,亚类得分≤30分表明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30~40分表示批判性思维能力中等。

1.2.3 评价方法

(1)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课程结束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自愿参加的方法。问卷集中发放,当场回收,在规定的时间内统一独立完成调查问卷。发放问卷229份,回收有效问卷218份,有效回收率95.20%。

(2)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书写实验报告进行批阅,按示范病案量化到各个细节,从一般项目、病情评估、急救措施、分析问题、应急处理和反思评价6个方面进行评价,量化标准由5 分制改为百分制,并进行讲评。

(3)统计学处理。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根据资料的性质及研究的要求不同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及统计推断。描述性统计采用mean±SD 表示,统计推断主要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1)CCTDI-CV 得分情况。两组学生CCTDI-CV总体得分281.78±32.43,总分最高359分,最低221分,没有人表现为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即<210 分者)。总分≥280 有113 人(占51.83%),总分>350有7人(占3.21%)。其中总分≥280的113人中,实验组70人占组内的64.81%,对照组43 人占组内的39.0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4.446,P<0.01)。CCTDI-CV 的7 个特质得分是:寻找真相(37.87±7.48)分、开放思想(40.47±6.43)分、分析能力(42.35±5.52)分、系统化能力(37.93±6.13)分、批判性思维自信心(38.39±6.69)分、求知欲(42.57±7.11)分、认知成熟度(42.22±6.99)分,其中开放思想、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4个特质达到了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PBL教学组与对照组学生CCTDI-CV 总分及各特质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PBL组与对照组学生CTDI-CV总分及各特质得分情况(mean±SD)

(2)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情况。按百分制进行评定。实验组有87人为优秀和良好,优良率为80.56%;对照组有69人为优秀和良好,优良率为62.7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5,P<0.05)。

3 讨论

一个开放型、思维活跃的大脑,将成为未来社会的重要资源[6-8]。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整的评判过程,它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地综合考虑各种情况[9]。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结构,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人格倾向。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教学途径,特别是批判性思维技能培养,国外一般采用单独设课的方法,但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条件还做不到这一点。人格特质和能力存在着交互作用[10],因此国内医学教育界研究和报道较多的,是理论教学中把批判性思维培养与专业教学结合,侧重于批判性思维人格倾向培养和评价,但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是在探索中。

急救工作突发事件多,病情急、变化快,很多问题来不及安排就直接呈现在护士面前。护士的角色不是一名被动的医嘱执行者,而应该会运用所学的知识预测问题、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是提高学生临床急救能力的关键。由于受专业特点的限制,以往护理实验多为验证性、重复性实验,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中学生操作应付、实验报告千篇一律、互相抄袭。将PBL 教学引入实验课,将学生引入临床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和积极研讨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与推理方法,提高学生面对复杂临床情境的决策和行为能力[11-12]。

PBL教学中的问题以临床真实病例为基础,注意临床护理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逻辑性,特别是针对性,随时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现场救护情况增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注意将理论与临床技能结合,从而发展学生的主动思维。本研究中,两组学生的实验报告,在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结合临床增加信息量等方面,即优良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PBL教学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74.40,即总体不具备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280分的人不到40%。CCTDI-CV 的7个特质中,仅有2项(分析能力和求知欲)表现为正性特质,其余5项(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信心、认知成熟度)均不具备相应特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PBL教学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一个典型临床案例中的问题,往往包含课程多个章节知识的贯穿与联系,这就引导学生要自学,会利用信息,善于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包含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PBL教学组CCTDI-CV 得分289.16,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维能力,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BL 教学组的CCTDI-CV 7个特质都有相应的提高,除了1项特质(批判性思维自信心),其他6项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正性特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由2项提高到4项,提示实验教学中的PBL教学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4 结束语

PBL教学法对提高急救护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包括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和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优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法,是一种临床技能与思维训练并重的教学法。但由于学生没有临床经验,如何科学地引用病例、合理设计问题、提高教学技巧,以及匹配合理的实验考核方法,还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使用PBL教学法要防止问题过多、过深,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讨论上,而忽略技能训练。

[1]蔡际群,聂宏光,于晓松,等.药理学PBL 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1(2):4-5.

[2]贾愚,臧渝梨,娄凤兰,等.护理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培养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19-20.

[3]赵梅,王维利,章新琼.医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校医,2008,22(3):269-271.

[4]宋洁,张淑香,杜静.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15):12-13.

[5]钱金方.急救护理技能综合训练的应用与实践[J].临床护理杂志,2007,6(5):67-69.

[6]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7]顾雄毅,朱开宏.改革化工设计教学,培养开放思维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10(3):53-54.

[8]祝智庭,王佑镁,吴永和.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开放思维[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2):21-22.

[9]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81-83.

[10]罗敏,胡文东,文治洪.大学生基本能力和卡特尔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70-71.

[11]孙雪洁,柳翠凤,王晓思.模拟病案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30.

[12]顾兵,潘世扬,黄珮珺,等.开放实验室及PBL 教学在医学检验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1):69-71.

猜你喜欢

特质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