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静态平衡能力观察
2013-12-23王静妙蒋新霞魏俊宽
王静妙 蒋新霞 魏俊宽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导致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儿童听力障碍,甚至言语发育不良及认知障碍。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听力学表现及治疗已有较多研究,但在临床中仔细追问病史,会有部分家长述患儿有行走不稳、易摔倒的表现。Gawron 等[1]2004 年曾报道对15例中耳积液的患儿进行姿势稳定性评估,发现中耳积液被清除后,患儿的姿势稳定性明显改善。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泌性中耳炎对患儿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入选标准 病例入选标准:①有听力下降或者反复耳痛病史;②电耳镜检查: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散或消失,甚至可见液平线;③纯音听阈显示传导性听力损失或混合性听力损失;④鼓室导抗图为B 型;⑤病程超过3个月;⑥视力检查正常;⑦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及发育异常。根据以上入选标准,选取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38例为研究对象,男16岁,女22例,单耳26例,双耳12例;年龄5~13岁,平均7.2±0.4岁;0.5~4kHz气导平均听阈42.6±3.7dB HL,其中传导性听力损失33例,混合性听力损失5 例,ABR 波V 反应阈31~48dB nHL,平均38.6±2.4dB nHL。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咽喉疾病患儿,共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5~12岁,平均年龄7.8±0.3岁;无听力下降病史,无耳部疾患及打鼾病史,检查鼓膜正常,声导抗检查正常,ABR 波V 反应阈为22.4±5.3dB nHL,无视力障碍,无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
1.2 手术方法 SOM 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患耳鼓膜置管术,其中24 例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在行鼓膜置管术的同时,加行腺样体刮除术。
1.3 姿势描记图检查方法及时间 所有病例在行鼓膜置管术前均采用北京爱生电子技术研究所研制的ST-939人体姿态平衡仪进行姿势描记图检查,并行鼻咽侧位片检查。为了提高固定式姿势描记图的敏感性,在固定平台上加铺10厘米厚的海棉垫,以干扰足底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并记录睁、闭眼状态下重心移动的轨迹和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晃动速度。术后1个月及拔除通气管(6个月)后,分别复查静态姿势描记图,并记录其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两两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静态姿势描记图检查显示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36例重心晃动的轨迹为中央型,2例闭眼状态下为弥散型;睁眼状态下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平均为1 803.39±316.25 mm,晃动速度为32.46±5.14mm/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状态下,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为2 859.37±568.48 mm,晃动速度为49.31±7.72mm/s,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个月及6个月拔除通气管(待鼓膜切口愈合后)时,复查静态姿势描记图,可见睁、闭眼状态下,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儿的静态平衡能力恢复正常(表1)。
表1 SOM 组与对照组睁眼及闭眼状态下姿势描记图的重心晃动路径总长、晃动速度比较(±s)
表1 SOM 组与对照组睁眼及闭眼状态下姿势描记图的重心晃动路径总长、晃动速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例数睁眼状态下 路径总长(mm) t值 晃动速度(mm/s) t值闭眼状态下 路径总长(mm) t值 晃动速度(mm/s) t值3 35.84±6.87 SOM 组 术前38 1 803.39±316.25 1.671 32.46±5.14 1.462 2 859.37±568.48** 2.829 49.31±7.72* 2.309 术后1个月 38 1 598.63±305.81 1.539 27.62±4.59 1.423 2 136.25±452.73 1.735 36.67±5.14 1.851 术后6个月 38 1 639.42±326.71 1.532 28.06±4.24 1.412 2 16对照组50 1 612.73±364.68 28.25±4.38 2 029.67±521.8 3.72±535.65 1.838 35.13±5.69 1.806
3 讨论
目前,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一般认为是由于咽鼓管功能不良,使鼓室产生负压,细菌、病毒感染及局部黏膜的变态反应使中耳内渗出过多、吸收和排除困难,从而造成中耳积液[2~4]。如果SOM 治疗不当,可导致中耳粘连甚至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从而影响儿童的智力及语言发育。
人体对空间平衡的维持有赖于前庭系统以及视觉、触觉和肌肉、关节等内感受器的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庭系统[6]。而在儿童时期前庭迷路系统、视觉系统及本体感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未完全建立,再加上儿童受理解能力及主诉能力的限制,对眩晕的主观感受及伴随症状往往不能确切的描述,所以在临床中主诉有眩晕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并不多。静态姿势描记图检查快速、简单,一般3 岁以上儿童就能配合检查,可以动态监测前庭功能状态[7],本研究在应用该检测方法时,在静态平衡台上加铺了10厘米厚的海棉垫,以干扰本体感觉的作用[8]。从本研究结果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静态平衡能力减低,在行鼓膜置管术后一个月,其静态平衡能力恢复正常,说明其静态平衡能力的减低与中耳积液有一定关系,可能是由于:①圆窗膜是中、内耳之间比较薄弱的软组织屏障,中耳积液中的内毒素可以通过圆窗膜进入内耳,并导致迷路炎;②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鼓室长期存于负压,从而引起迷路的压力改变。③儿童圆窗和镫骨底板活动的不协调,也可能引起其静态平衡能力的减低。④中耳腔压力的改变导致圆窗膜移位,从而引起继发性的外淋巴液移动。⑤单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导致两侧前庭输入的不平衡。总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静态平衡能力异常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可导致患儿的姿势控制能力及运动能力异常。
综上所述,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应仔细询问病史,尤其是生活中如果出现动作不协调、甚至容易跌倒症状时,应注意是否存在前庭功能异常,应行静态姿势描记图检查,一旦确诊应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静态姿势描记图检查快速简单、无创、结果客观可靠,还可动态监测前庭病损发展的程度和病变范围[7],以及前庭代偿的进展和变化,尤其是可以在固定平台上加铺海棉垫,更可提高常规静态姿势描记图的敏感性[8]。该检查有助于判断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是否存在静态平衡能力的异常,从而对可能出现跌倒的环境进行预测,以防止意外的发生,提示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SOM 患儿要尽早干预。
1 Gawron W,Pospiech L,Orendorz-Fraczkowska K.An evaluation of postural stability and the effects of middle-ear drainage on vestibule-spinal reflexes of children with chronic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2004,68:1 175.
2 王淑芬,徐忠强,王智楠,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1,19:42.
3 李保平,田裴,马敏.儿童反复发作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8:34.
4 陈亮.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25:135.
5 舒艳,罗浩,姚红兵.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致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24.
6 郑中立,赵沛英.平衡系解剖生理及机能检查[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2,27:56.
7 Barona R,Garin L,Comeche C,et al.Study of the vestibulospinal reflex.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posturography[J].Acta Otorrinolaringologica Espanola,1993,44:217.
8 陈太生,宋伟,王巍,等.干扰本体感觉的静态姿势图检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