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魅力在于启发人性

2013-12-23谭卓云

中小学德育 2014年1期
关键词:尊师重教教师职业营造

谭卓云

近年来,关于师德的媒体报道,负面声音不绝于耳。身为一名人民教师,面对这些舆论,我确实觉得有点冤枉,因为这些只是个别教师所为,并不代表我们所有教师。由于媒体过分渲染,认定教师就是师德败坏的“强奸犯”“贪婪者”“施暴者”,教师这一职业被贬得一无是处。其实,大部分教师都是敬业、爱岗的,如黑龙江佳木斯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芦山县女教师田震为救学生头部受伤;江苏女教师殷雪梅为救学生以身挡车;李桂林、薛跃娥等扎根农村的教师,为了乡村的孩子,坚守教育岗位,用脸上渐深的皱纹,慢慢驼起的后背,撑起了乡村孩子们的梦想;在汶川大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献出生命的老师们……他们不也是教师吗?为什么媒体宣传报道后,仅仅得到观众感动的泪水,却得不到社会的赞颂、传扬,甚至还传来了质疑的声音:纯属媒体过分渲染,不是事实。同样是有关师德的媒体报道,正面声音被掩盖了,负面声音却居高临下,这就只是教师的责任吗?

我认为,最典型的师德问题是人性问题。人性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光辉伟大的,比如说善良、博爱、无私、同情心、怜悯、勇敢、刚毅、正直等等,所以社会上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民教师。为了学生,他们辜负了自己的家庭;为了乡村孩子的梦想,他们扎根农村;为了挚爱的教育事业,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负面是邪恶的,比如说自私、贪婪、残暴、冷酷、麻木、懦弱、自相残杀等等,所以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教师强奸学生等令人发指的恶行。鉴于人具有两面性,师德问题可谓与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为此,社会要加强人性的正面引导,从而提高教师的个人魅力。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影响人生。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师地位,肯定教师职业,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犹如锦上添花,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工作。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不能只限于召开教师表彰大会,营造有利于教师职业的社会舆论是至关重要的。媒体在曝光令人发指的教师行为后,再大力宣传教师的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才能给予教师有力的保障。教师得到了尊重,学校才能安静,教师才能安心,学校教育工作才能长足发展,进而铸就辉煌。

责任编辑 颜雪梅

猜你喜欢

尊师重教教师职业营造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尊师重教,每天都是教师节
美丽可持续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洗水soft fabric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