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葛根对眼底出血疗效观察
2013-12-22董丽华
董丽华
眼底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也是多种眼部及全身病变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严重者会影响患者视力[1]。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多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止血治疗,但患者视力往往恢复不理想,甚至出现不可逆性损害[2]。本院对收治的眼底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注射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眼底出血患者82例(82眼),其中男45例,女37例,平均年龄49.8±7.1岁(22~72岁),病程2~39d,平均9.5d。其中左眼44例、右眼38例。出血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1例,高血压视网膜病变2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疾病15例,黄斑变性7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B超和三面镜检查,并排除恶性肿瘤和视网膜脱落导致的出血性疾病。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41例,两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病因和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稳定血糖,补充维生素C和肌苷等,并给予血栓通400mg+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观察组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50ml静滴。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3各疗程,疗程间隔1周。
1.3 指标观察与疗效判定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以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低于0.1时,按光感(0.02)、手动(0.04)和指数(0.06)判定[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眼底出血灶全部吸收,视力恢复至发病前水平或用视力达 1.0 以上;有效:眼底出血灶范围缩小50%以上,视力提高2行以上;无效:眼底出血未控制,或出血灶继续扩大或增多,视力恶化[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2.2 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
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0.2%,显著高于对照组73.1%(P<0.05),见表2。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3 讨论
眼底出血是多种疾病的临床特征之一,其中以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以及眼部血管栓塞最为常见,若治疗不及时,常会导致患者因恢复不佳引发视力不可逆性损伤。
目前,治疗眼底出血的药物种类较多,且尚无统一的诊疗方案,多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止血治疗,但患者视力往往恢复不理想。葛根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单体异黄酮,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和增加血管弹性的作用[3]。葛根素已广泛应用于眼底各类病变的治疗中,并获得较好的效果,蔡琴华等[4]报道表明葛根素具有较好的脉络膜血流改善作用,改善视网膜缺血状态,降低缺血性损伤。全奎东等[5]认为葛根素在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基础上,还能改善神经轴浆流运输和降低眼压,达到加速视网膜水肿和片状出血的吸收。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葛根素注射液能显著提高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且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0.2%,这与国内研究结论较为一致[3]。提示眼底出血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眼底动脉血栓形成,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葛根素不仅可以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眼底动脉血液流速,抑制血栓形成,同时还可建立侧枝循环增加血液供应,加速出血和细胞水肿的吸收,此外其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有效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抑制自由基对其损伤,患者恢复。
总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眼底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视力,且安全,值得推广。
[1] 岳丽.银杏达莫治疗眼底出血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12-1413.
[2] 苏莉,刘永民,刘永红,等.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联合血栓通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1,30(11):673-674.
[3] 贾程之.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7):51-52.
[4] 蔡琴华,沈伟,夏蔚,等.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695-696.
[5] 全奎东,汪宁宁,贺春萍.葛根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