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2013-12-21王生华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4期
关键词:沙藏变温苗高

王生华

(福建省三明市岩前林业工作站, 福建 三明 365005)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生华

(福建省三明市岩前林业工作站, 福建 三明 365005)

介绍了福建山樱花种子采集和处理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沙藏或冷藏的种子次年春播种的发芽率分别达94.5%和90.03%,变温沙藏的种子当年夏季播种的发芽率达83.8%,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当年播种的苗木,以变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大,分别达0.49cm和24.47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小;采种次年播种的,以常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最大,分别达0.90cm和77.65cm。

福建山樱花;催芽方法;播种期;发芽率;幼苗

福建山樱花(Cerasuscampanulata)属蔷薇科李亚科樱属落叶乔木,与日本樱花(C.yedoensis)、垂枝大叶早樱(C.subhirtellavar.pendula)和高盆樱(C.cerasoides)合称樱花四大观赏品种,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是中国野生樱中的姣姣者,是园林绿化中的珍贵乡土树种[1]。目前对福建山樱花的群落学[2-3]、组织培养[4-5]、扦插育苗[6-7]和形态特征[8]等方面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在播种育苗方面尚少见报道。有性繁殖可获得杂交优势,并有可能产生新的观赏品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杂交育种仍将是生物改良的主要途径[9]。同时,相比无性繁殖,播种育苗更为简便快捷。福建山樱花野生资源日渐稀少[2],采种期短,有明显的大小年结实特性,果实成熟时又易成为鸟食,采种较困难。研究福建山樱花采种方法及播种育苗技术,对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福建山樱花这一优良园林树种资源,改良樱属植物的观赏价值,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对福建山樱花结实习性的多年观察和育苗实践经验,开展播种育苗实验,研究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其规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三明市岩前林业站苗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1500~1800mm,年平均气温19.4℃。育苗地为多年苗圃地,土壤肥沃,水肥条件充裕。苗床宽100cm,高25cm。采种母树为苗圃内栽种的福建山樱花实生绿化大苗,树龄8年,树高6~8m,胸径8~10cm,处于盛花期。

1.2 种子采集

根据多年观察,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实生福建山樱花始花的树龄最小为5年,花期2—3 月,果期为4—5月,成年树的结实量大小年现象明显。福建山樱花先花后叶,偶见花、叶同时绽放。花脱落后7天见果2mm左右,青绿色,2月中旬即可见种壳和乳胚,3月中旬种壳变硬,果径5~8mm,4月上旬果径增至8~10mm,4月中旬部分果皮逐渐变淡转黄,胚珠发育基本完成。至4月中下旬完全成熟时,果呈鲜红色,肉质酸甜,常被鸟类啄食一空,少见种子完全变红而自然脱落的。因此当种皮由绿转黄稍微带红时(约在4月20日左右)即应采收。采收的果实放置在阴凉、通风的房间内2~5d,以完成种子后熟。果皮完全变红后,洗去肉质种皮,漂净晾干。本次试验采种时间为2011年4月。

1.3 试验设计

催芽(贮藏)方法有3种,即常温沙藏、变温沙藏和冷藏。常温沙藏采用湿沙层积贮藏,沙和种子比例为3∶1,放在美植袋内置于通风室内贮藏,贮藏期内适时喷水以保持适宜的含水量,并翻动2~5次;变温沙藏是先经4℃低温冷藏60d后,再在常温下沙藏,方法与常温沙藏同;冷藏为在4℃低温下贮藏至播种。播种期3个水平,即采即播、当年夏播(当年8月20日播种)和次年春播(次年1月20日播种)。如此共有7种催芽方法+播种期组合,即:A即采即播、B常温沙藏+当年夏播、C变温沙藏+当年夏播、D冷藏+当年夏播、E常温沙藏+次年春播、F变温沙藏+次年春播和G冷藏+次年春播。每种组合3个重复,每个重复播种100颗,播种方式为点播,株行距为8cm×8cm,覆土厚1~2cm,然后覆盖稻草。即采即播和8月份播种的,应搭建遮荫棚进行遮荫。每种组合、重复均采用相同的常规育苗管理措施。育苗时间为2011年5月和8月及2012年春。

1.4 数据调查与处理

当年播种的9月30日调查发芽率,次年播种的播后1个月调查发芽率,播种当年12月30日逐株调查苗高和地径。发芽率在7个组合间对比分析,苗高和地径按播种年度分别分析。数据统一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在各种组合中,变温沙藏+次年春播的发芽率最高,达94.5%,其次是冷藏+次年春播,发芽率也达到90.03%。采种当年进行播种的,变温沙藏+当年夏播的发芽率达83.8%,冷藏+当年夏播的发芽率79.13 %,都能获得满意的发芽率。

从表2可知,在0.05检验水平下,播种期的P值=0.0002<0.05,催芽方法的P值=0.0000<0.05,而催芽方法×播种期的P值=0.8915>0.05,因此,播种期和催芽方法对福建山樱花发芽率影响显著,而催芽方法×播种期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催芽方法和播种期的观测效能均在0.99以上,说明二者的检验效能都很大,不必增加样本数量。从效应量值大小看,催芽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要比播种期更大。

2.2 不同催芽方法当年播种对福建山樱花苗木生长的影响

表1 各组合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情况一览表

表2 影响发芽率各目标效应检验

表1结果显示,在采种当年即播种育苗的4个(即A,B,C和D)组合中,变温沙藏+当年夏播的地径和苗高均为最大,分别达0.49cm和24.47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均为最小,分别是最大值的85.71%和79.44%,而冷藏+当年夏播的地径虽比常温沙藏+当年夏播略大,但常温沙藏+当年夏播的苗高比冷藏+当年夏播的略大,且二者相差不大。即采即播的播种时间要比其它3个组合早3个月,但生长量并未相应增加,是因为福建山樱花种子需要后熟催芽,虽早播但并未早发芽。

从表3知,在0.05检验水平下,对地径生长而言催芽方法的P值=0.0158<0.05,对苗高生长而言催芽方法的P值=0.0000<0.05,因此,催芽方法对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显著。地径和苗高的观测效能分别为0.7794和0.9993,说明二者的检验效能都很大。

表3 当年播种苗木各目标效应检验

2.3 不同催芽方法次年播种对福建山樱花苗木生长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在采种次年播种育苗的3个 (即E、F和G) 组合中,地径和苗高的变化趋势相同,均以常温沙藏+次年春播为最大,地径和苗高分别达0.90cm和77.65cm,变温沙藏+次年春播居中,冷藏+次年春播为最小,分别是最大值的93.33%和90.30%。在采种次年春播,虽然常温沙藏的发芽率较变温沙藏和冷藏低,但地径和苗高的生长要更快一些。

从表4知,在0.05检验水平下,对地径生长而言催芽方法的P值=0.0568>0.05,采种次年播种时催芽方法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显著。对苗高生长而言催芽方法的P值=0.0086<0.05,采种次年播种时催芽方法对苗高生长影响显著。地径和苗高的观测效能分别为0.5631和0.8021,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可能需增加样本数量作进一步的研究。

表4 次年播种苗木各目标效应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1) 福建山樱花种实应在果皮由绿转黄稍微带红时及时采收,采收的果实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下完成后熟。若采收不及时,易被鸟类啄食,小鸟在啄食果实时,不仅啄食肉质果皮,还啄开种壳,少见种子完全变红而自然脱落的,这可能是福建山樱花自然更新差的原因。处理好的种子宜沙藏或冷藏。

2) 采种当年播种的,可采用先经4℃低温冷藏60d再在常温下沙藏至8月份进行播种,发芽率可达83.8%,地径和苗高生长良好,分别可达0.49cm和24.47cm。采种次年播种的,可采用先经4℃低温冷藏60d再在常温下沙藏至来年春季进行播种,发芽率最高,可达94.5%,地径和苗高生长较好,分别可达0.87cm和76.50cm。

3) 常温条件下沙藏至第2年春季进行播种,发芽率也能达到77.47%,地径和苗高生长最好,分别可达0.90cm和77.65cm。

4) 由于福建山樱花结实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因此,在结实大年采到较多种子时,可以先将种子在4℃低温冷藏60d后,再在常温下沙藏,当年8月进行播种育苗,并保留部分种子沙藏至次年春播种,从而达到平衡大小年结实对育苗的影响。

[1] 吕月良,陈璋,施季森.福建山樱花研究现状、开发前景与育种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1):115-119.

[2] 许克福,王贤荣,曰道良,等.钟花樱野生群落的生态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111-114.

[3] 吕月良,施季森,陈璋,等.福建山樱花群落学特征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29-33.

[4] 王光萍,黄敏仁.福建山樱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2):73-76.

[5] 吕月良,陈璋,施季森,等.福建山樱花不定芽诱导和植株再生规模化繁殖试验[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3):105-108.

[6] 王振师,周丽华,曾雷.绯寒樱的扦插繁殖[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3):82-84.

[7] 吕月良,陈璋,施季森.福建山樱花扦插繁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2):1-6.

[8] 陈璋.福建山樱花形态多样性分化的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4):411-415.

[9]李周岐,王章荣.林木杂交育种研究新进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1,16(4):93-96.

InfluencesonGerminationRateandSeedlingGrowthofCerasuscampanulatabyDifferentPregerminationMethodsandSowingTime

ZHAN Zhaoning

(Yanqian Forestry Working Station in Sanming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Sanming 365005,Fujian,China)

It introduced the seed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Cerasuscampanulata,and researched the influences on germination rate and seedling growth ofCerasuscampanulataby different pregermination methods and Sowing Tim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germination rates of sowing seed in the next spring when the seeds kept variable temperature sand storage or cold storage were 94.5% and 90.03% respectively,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sowing seed reached 83.8% in this summer when the seeds kept variable temperature sand storage,and obtained a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The three former methods were satisfied germination rates. Seedlings collected and sown in the same year, the maximum of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by variable temperature sand storage were 0.49cm and 24.47cm respectively,the minimum of the values if seedlings sowed instantly after their collection. Seedlings sown in the next year, the maximum of growth were the treatment by normal temperature with sand storage, the values of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were 0.90cm and 77.65cm.

Cerasuscampanulata;sowing propagation;pregermination methods;sowing time;germination rate;seedling

2013-10-14

王生华(1970-),男,福建永春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种苗繁育和森林培育技术研究与推广。

S723.1+31

A

1003-6075(2013)04-0064-04

猜你喜欢

沙藏变温苗高
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基于NSGA-II算法的变温热源内可逆简单MCBC的性能优化
八棱海棠种子沙藏时间对发芽的影响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沙藏处理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氯乙烯生产中变温吸附脱水工艺的使用及改进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
毛梾沙藏催芽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