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宁市城市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3-12-21刘恩林马立荣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4期
关键词:南宁市南宁面积

刘恩林, 马立荣, 普 罗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拉萨 850000)

南宁市城市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刘恩林1, 马立荣1, 普 罗2

(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2.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拉萨 850000)

采用3S技术,利用2009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结合相关基础资料初步获取湿地信息,再通过外业调查核实,掌握了南宁城市湿地资源分布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南宁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南宁城市湿地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城市湿地; 分布现状; 保护对策; 南宁

城市湿地是指城市区域之内的海岸与河口、河岸、浅水湖泊、水源保护区、自然和人工池塘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及其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3]。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类对湿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城市湿地面积骤减、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本文以南宁市城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对城市湿地的调查结果分析南宁城市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对城市湿地保护的经验提出南宁城市湿地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1 研究区概况

南宁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107°19′27″—107°37′04″E,22°12′24″—24°02′06″N之间,东与贵港市接壤,南与钦州市、防城港市毗邻,西和崇左市、百色市交界,北和来宾市河池市相连。市域范围总面积22106.13km2,其中城区范围面积6559.0km2,包括兴宁区、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等6城区,下辖4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南宁市地处西江水系的郁江流域和红水河流域,水系发达,湿地资源丰富,市民傍江而居,湿地文化深厚。

2 调查方法

采用3S技术,利用2009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建立解译标志进行人机交互判读,结合其它相关基础资料初步获取湿地信息,使用GPS与1∶1万地形图对已区划图斑进行外业调查核实并修正,利用GIS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对调查成果进行管理。

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南宁市湿地资源状况,对南宁城市湿地的调查除按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全国湿地资源综合调查技术规程(试行)》(2010)的标准执行外,对面积(>3~<8)hm2的可区划湿地图斑也进行了调查。

3 城市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根据对南宁市城市湿地的实地调查,南宁市城市湿地总面积21041.09hm2。

3.1 湿地类型

按照《全国湿地资源综合调查技术规程(试行)》(2010)的标准,南宁市城市湿地面积为20622.11hm2,其中:河流湿地9121.27hm2,占44.23 %;湖泊湿地8.06hm2,占0.04 %,全部为永久性淡水湖;人工湿地面积11492.78hm2,占55.73%。详见表1。

南宁市面积(>3~<8 )hm2的城市湿地面积为418.98hm2,其中:河流湿地96.92hm2,占23.13 %,河流湿地中永久性河流面积93.07hm2;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面积3.85hm2;人工湿地面积322.06hm2,占76.87%。详见表1。

3.2 湿地的分布

南宁市六城区均有湿地分布,其中良庆区湿地面积最大,共有湿地面积6344.59hm2,占南宁城市湿地总面积的30.15%。其次分别是:西乡塘区湿地总面积4212.54hm2,占20.02 %;江南区湿地总面积3725.74hm2,占17.71 %;青秀区湿地总面积3285.59hm2,占15.62 %;邕宁区湿地总面积2012.32hm2,占9.56 %;兴宁区湿地总面积1460.31hm2,占6.94%。详见表1。

3.3 湿地变化

2013年初外业期间对室内判读区划的湿地图斑进行逐一调查核实后,得出2009年—2012年南宁市城市湿地近年来因建设占用与新增的面积。南宁城区因城市建设占用湿地面积1 160.65hm2,以占用人工湿地为主,面积为1002.29hm2,为湿地占用总面积的86.36%;占用湖泊湿地面积158.36hm2,为湿地占用总面积的13.64%。占用的人工湿地主要为水产养殖场,面积941.67hm2,占总面积的81.13%。

南宁市通过“中国水城”项目建设,城区近年新增湿地面积166.33 hm2,主要为人工湿地,面积161.15hm2,占新增湿地总面积的96.89%;新增永久性河流主要是城区河道拓宽改造,面积5.18hm2,占3.11%。

表1 南宁市城市湿地面积统计表 hm2

续表1 南宁市城市湿地面积统计表 hm2

4 面临的主要问题

南宁市城市湿地不仅是重要的生态景观、物种基因库,而且还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如:水资源、动植物资源、调节城市气候、防洪泄洪、降解和净化污染物等。但是随着南宁城市的发展,城市湿地正不断遭到破坏,城市生态安全和人居环境正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威胁。

4.1 城市化导致湿地面积减少

南宁市随着经济发展和房地产的开发,建成区的扩大,城市建筑和工地替代了大量的城市湿地,本次调查发现,仅2009年—2012年间南宁市城市湿地就因建设开发被占用了1160.65hm2的湿地,虽然“中国水城”项目建设增加人工湿地面积161.15hm2,但是远远小于被侵占的湿地面积。

4.2 湿地水质污染不容乐观

2012年10月发布的《南宁市水资源公报(2011年)》显示,南宁市区三津、陈村、西郊、中尧、河南、清水泉6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38 %。其中邕江地表水源水质总体良好,主要指标达标率为100 %。而清水泉地下水源地水质受总大肠菌群影响指标超标。

而另一方面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仍有大量的生活污水通过城市内河排入邕江造成局部水域污染,2011年开展监测的18条主要城市内河,除八尺江属中度污染外,其余的马巢河、可利江、凤凰江、心圩江、竹排冲、朝阳溪、二坑、亭子冲、水塘江、那平江、良庆河、楞塘冲、石埠河、石灵河、西明江、四塘江、大岸冲等17条内河均属重度污染。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挥发酚和化学需氧量[4]。

4.3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

水体污染以及对湿地的不合理利用和过度利用导致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和生态功能退化。南宁市城区多条河道完成了河岸、河床硬质化工程,在河流治理中由于只注重防洪和经济效益,造成湿地被防护堤隔离,天然河湖水系原本相互贯通的流域被割裂,进而造成水路不畅,阻断了水体与陆地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水生生物与河岸植被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形成面源污染,这些都影响到湿地生物的生境。河流治理采用的工程措施,改变或阻断了鱼类洄游的通道,栖息于河床、河岸和河心洲的物种的生境发生改变,对湿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另外,渔业生产存在对野生鱼类过度捕捞现象,渔获品种和数量减少、低龄化、小型化,总体质量日趋降低,土著鱼类受到严重威胁;水产养殖业由于追求高产量、高效益,渔用饲料、药品、肥料等在养殖区域的大量投放,产生了富含有机、无机物质和生物、药物残留的废水,最终进入城市湿地水体,大大超过了城市湿地自净能力,造成湿地水质恶化,破坏原生生物的生境,同时养殖也带来了福寿螺、空心莲子草等外来物种,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使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剧烈变化,进而加剧生物种类的消失[5]。

4.4 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善

我国开展湿地研究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特别是对城市湿地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南宁市对于城市湿地还没有建立起较完整的监测体系,城市湿地功能效益的评价体系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和土地用途改变缺乏评价机制。另外,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要素、城市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前沿技术几乎没有开展。

4.5 湿地保护意识薄弱

南宁市城市湿地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设施和宣传教育活动,造成人们对城市湿地生态价值、复合功能和不可替代性认识不够,导致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4.6 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仍存在湿地多头管理,相互协调不够的问题,与湿地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之间还未建立有效的联动协调机制;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需有自治区或南宁市的城市湿地保护管理条例对城市湿地实施有效保护;三是城市湿地资金投入不够,城市湿地保护需要较高的机会成本,除建设“中国水城”规划的城市湿地项目外,其它城市湿地仍需追加建设资金;四是技术力量薄弱,在湿地管理队伍中,学历普遍偏低,缺乏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及高效的管理水平,湿地管理能力总体较差。

5 城市湿地保护对策

5.1 科学合理规划城区土地利用

以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为契机,采取前瞻性的理念和科学的措施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对现有的各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及风险分析,以维护城市湿地的生态安全[6]。保证城市有序、协调发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通过空间发展的合理组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实现“水畅、水清、岸绿、景美”,铸造从“绿城”到“水城”的美丽南宁、生态南宁。

5.2 严格控制城市湿地污染

城市湿地不是排污场,用科学的方法对水污染物的排放源头进行治理,加强对污染行业的监管整治力度,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工农业及日常生活中的污水产生量,增加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禁止未经处理和不达标的污水直接进入城市湿地[7],合理回收循环利用废水资源。

5.3 恢复与重建受损湿地

根据城市湿地的类型与特点,有针对性采取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及手段,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措施,对城市湿地进行恢复与重建,达到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恢复湿地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的湿地恢复与重建目标[8]。

5.4 加强科研提高群众保护意识

湿地科学研究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国外湿地研究是从湖沼学和沼泽学开始的,到了19世纪90年代才将湿地与城市结合在一起,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注重城市湿地环境的建设和恢复研究,把湿地景观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9]。南宁需要加强城市湿地的基础研究,建立城市湿地监控机制和城市湿地功能效益的评价体系,对城市湿地进行长期动态监控,及时掌握湿地变化情况,对城市湿地进行动态分析评价,为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目前公众对城市湿地保护意识普遍不足,要加大城市湿地保护宣传力度,以城市湿地为载体,在人们享受城市湿地提供的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思,主动投入到城市湿地保护行动中来。

5.5 健全完善政策法规

国家及各行政主管部门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鸟类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目前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考核指标中,对湿地指标的涉及较少,湿地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关注度仍较低[10],城市湿地保护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政府部门的强制性措施,因此,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城市湿地保护的相关法律和管理条例,达到依法保护的目的。

6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从一个发展落后于全国的民族区域首府到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繁华都市,从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小城到如今区域经济的核心城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城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十佳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城市变化有目共睹。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加强对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从而进一步促进南宁市城市健康发展。

[1] 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26(4):555-560.

[2] 张靖冉.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12,38(33):6-7.

[3] 曹娓,马珂,王渊.城市湿地的功能及城市发展对其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724-7725.

[4] 南宁市水利局.南宁水资源公报:2011年 [Z].2012.

[5] 张步翀,李凤民,黄高宝.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12-15.

[6] 曹鹏飞.浅谈城市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原因及其恢复与保护[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1):176-179.

[7] 翟承江,韩久同.保护城市湿地的实践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01-2502.

[8] 李春晖,郑小康,牛少凤,等.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271-279.

[9] 张靖冉.国内外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12,38(33):6-7.

[10] 周之灿,恭映璧,张天绚.近60年长沙城市湿地变化及保护对策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2(12):31-37.

PresentSituationandProtectionStrategyofUrbanWetlandinNanning

LIU Enlin1, MA Lirong1, PU Luo2

(1.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14, Hunan, China;2.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Lhasa 850000, Tibet, China)

Base On the 3S technology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 of CBERS-1 CCD in 2009, the preliminary wetland information in Nanning was collected, combined with related base data. Then the wetland distribution status in Nanning and its existing main problems were mastered by further field surveying and verification. Finally, the conservation strategy and recommendation to protect urban wetland in Nanning were put forward.

urban wetland; distribution status; protection strategy; Nanning

2013-03-26

2013-10-11

刘恩林(1980-),男,天津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X37

B

1003-6075(2013)04-0034-05

猜你喜欢

南宁市南宁面积
数读南宁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Sam’s Family
眷恋南宁
关 公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巧用面积求坐标